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6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口语交际课《小熊请客》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执教:天津南开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靳家彦
            班级:杭州育才小学二(2)班    记录:金 火 媛
      师:小朋友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都坐正,好!今天老爷爷给你们上课,看哪个小朋友最精神。上课!
      生:(起立,问好)。
      师:真可爱!请坐。下午上课啊特别困难,特别是4点钟以后上课就更困难,小朋友们等了两个多小时,现在才上课,更是难上加难,你们觉得难吗?
      生:难(不难)——
      师:有的小朋友说不难,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生:强)。真聪明!我今天给你们上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欢迎吗?
      生:欢迎。
      师:怎么表示欢迎我?
      生:(拍手)。
      师:啊,掌声!要特别热烈,我听谁拍得响,重拍,预备——拍!
      生:(开心地用力地鼓掌)。
      师:真棒,停。大家都欢迎我来上课,可是我不知道你们怎么上课呀!我先看看你们怎么举手,我一说举手,小手就——“唰”地举起来,行吗?
      生:行!
      师:看谁举得快,预备——举手!
      生:(举手)。
      师:真棒!像一排小树。放下。没有声音,举手。
      生:(第二次举手)。
      师:放下。还有声音,第三次要一点声音也没有,放下要特别小心,举手——
      生:(第三次举手)
      师:好了。拍手不像刚才那样拍,就拍三下,我听齐不齐。胳膊肘不放桌面上,要抬起一点。预备——拍!
      生:(拍手三下)
      师:能拍齐点吗?再拍。
      生:(再拍手三下)
      师:真棒!你们也会举手也会拍手。下面我说一句话,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对,你就拍手三下;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就举手纠正,听清了吗?
      生:听清了。
      师:现在我开始说,注意听。
          我是天津来的靳老师。
      生:(啪!啪!啪!)
      师:你们是育才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同学。
      生:(啪!啪!啪!)
      师:你们很喜欢我来上课。
      生:(啪!啪!啪!)
      师:我也很喜欢你们。
      生:(啪!啪!啪!)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喜欢我是你们的心理活动,我喜欢你们是我的心理活动。从哪儿看出我喜欢你们?
      生1:因为你也拍了手。
      师:因为我自己也欢迎我自己。说“手”,再说一遍——对了,比刚才好听,这就是普通话。
      生2:因为你笑了。
      师:我笑了,说明我心里喜欢你们,还有吗?
      生3:因为你刚才说 我们可爱。
      师:对,还有谁要说吗?
      生4:如果你给我们上课,你就觉得我们好,如果你不给我们上课,你就觉得我们不好。
      师:哎哟,那可不一定。我不给你们上课也觉得你们好,我没给别的班上课,我也喜欢他们。所有的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对吗?
      师:我们再来说一次,看谁反应快。
          (重复刚才所说内容,但速度加快了。话锋一转——)
          我是你们班主任。
      生:(有的拍手了,有的没拍。大家开心地笑。)
      师:还真有人拍手。我说的对吗?
      生:错!
      师:怎么了?
      生1:因为你是给我们上课,不是我们的班主任。
      师:你们的班主任是谁?
      生:蒋老师。
      师:你大声说。我们的班主任是谁(生:蒋老师),不是谁(靳老师),靳老师干什么来了(上课来了)。
      师:你说全了。
      生:我们的班主任是蒋老师,不是靳老师,靳老师是来给我们上课的。
      师:你看,你们用上了“是……不是……”,这个词特别难用,但你们用在你们的话当中时是那么自然,就一点都不为难了。咱们一起来说这句话行吗?
      生:行!
      师:我们的班主任是——预备说——
      生:我们的班主任是蒋老师,不是靳老师,靳老师是来给我们上课的。
      师:多棒!说的多清楚,是谁不是谁,然后说为什么不是谁,就这样说。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你们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告诉我,说清楚。
      生1:我最喜欢的是小老鼠。
      生2:我最喜欢的是大骆驼。
      生3:我最喜欢的是小兔子。
      ……
      生7:我喜欢小乌龟,因为小乌龟慢慢爬的样子很可爱。
      师:真的,小乌龟很可爱。
      生8:我喜欢小猴子,因为小猴子一天到晚荡来荡去,我也喜欢荡秋千。
      生9:我喜欢海豹。
      生10:我也喜欢小狗,因为小狗跑来跑去很可爱。
      师:家里养狗了吗?
      生:养了。
      师:养了一只什么狗?生:贵宾犬。
      师:真棒!
      生11:我也喜欢小狗,虽然我家里没有贵宾犬,但我也喜欢贵宾犬,因为贵宾犬很有礼貌。
      师:对了,贵宾犬很有礼貌。
      生12:我喜欢海里的蓝鲸。
      生13:我喜欢马,因为它可以给人们带来骑。
      师:让人们骑,可以给人们拉车。对吗?重说这句话。
      生:马可以给人们拉车,还可以让人们骑。
      师:这样语言就通顺了。
      师:好了。同学们,你们知道靳老师喜欢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我带来了一样小动物,是我最喜欢的。谁认识,马上举手。什么?说。(师举小兔子图片)
      生:小兔子。
      师:因为小兔子的耳朵长长的(师把音拖长)——会说吗?
      生:因为——
      师:不要因为了。
      生: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
      师:有节奏地说。
      生: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
      师:真不错!你看,小白兔的耳朵这么长。(师贴图片于黑板上)再来说一遍。
      生: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
      师:(做动作)把两只手放在头上,摇着来说。
      生:(把两只手立于头上摇着说)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
      师:拍着手说。
      生:(生拍手,开心地说)小白兔的耳朵长长的。
      师;小白兔的眼睛白白的。
      生:不对,红红的。
      师:怎么?错了?
      生:因为小白兔的眼睛是红的,不是白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我见过小白兔。
      师:你见过的小白兔的眼睛就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而靳家彦导读式教学可以说是上述这种科学化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化和延伸。靳老师把它分为这样的四步:①诱导预读,它属于认识性阅读阶段。期间教师主要是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预读欲望,把预习的过程变成学会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过程。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全貌、记下初读的体会并发现问题。②引导细读,它属于理解性阅读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由总到分,由浅入深地理解语句的含义,把握课文的思路,同时加强朗读的训练。③指导议读,它属于评价性阅读阶段。期间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议中心、谈结构、论项目、说学法”,使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④辅导练习,它属于创造性阅读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练读、学写、促进阅读的深化与吸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可见,靳家彦语文导读式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种严谨的结构无疑体现了其教学艺术风格至高的科学性。
                  靳家彦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途径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以往的语文教学也强调思品教育如同“穿靴戴帽”、“架空说教”、“外添内补”,极不协调。而靳家彦在教学中则本着“潜心会本文”、“遵路识斯真”、“词语悟其神”的初衷,深刻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把功夫下在指导学生读懂本文上,引导学生“循文求义”,提高他们自觉吸收思想品德营养的能力,使学知与思想品德的塑造浑然成为一体。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完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突出的感觉?
                  生:作者写得太美了。
                  师:是写得太美了吗?
                  生:桂林的风景太美了,作者又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师:对,是桂林风景美,作者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了。可以说风景美如画,使我们没有去过桂林的人,读完以后好象已经见到了。这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生:如临其境。
                  师:对。你们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那么美丽的景色,又用这么美的语言写了来,表达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表达了他热爱桂林山水的感情。
                  师:仅仅是热爱桂林山水吗?
                  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一看到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觉得我们的祖国太美了。
                  师:你们呢?
                  生:我们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了。
                  这里,靳老师提出的6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美——风景美——语言美——热爱桂林——热爱祖国——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思想迅速升华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知识传授与品德教育的和谐美。
                  在结合课文内容融合德育的同时,靳家彦老师还特别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恰当地施以某些与文章无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虽然这些德育内容与课文内容相距甚远,但由于靳家彦老师对此处理得适时适宜,因此使得某些思想教育进行得如水到渠成般的自然,而无一丝做作之感。例如,在讲授《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靳老师邀请同学依据课文描述,在黑板上画出原先很像样的小村庄,当请一位小同学去画“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时,这位同学胆怯地摇摇头,表示自己画不好,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
                  师:“不画不行。你越是怕,我越是让你画。”
                  (靳老师拉着他的手起上讲台,递给他一支蓝色的粉笔。)
                  师:“你一定能画好。”
                  (这位同学在恰当的地方画了几条蓝色的曲线来表示河水)
                  师:“这些曲曲弯弯的是什么?”
                  生:“水的波纹。”
                  师:“想象得真好!你这不是画得很好吗?刚才怎么不敢上来呢?”
                  (靳老师把这位同学带回座位。)
                  师:“只要你敢做,你就会越做越好。今天你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就是要——”
                  全体学生:“有胆量。”
                  师:“好极了!下次再叫你来,敢不敢?”
                  生:(点头)“敢!”
                  面对上课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不与教师合作的偶发事件,靳家彦老师没有回避,他不是去叫另外的同学去画(当时很多同学都踊跃举手愿意画画),而是因势利导针对这个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机设计了课文无关的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遇事敢于挺身而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勇于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这个穿插于知识教学中的微型德育过程进行得流畅而自然,几乎没有占据什么时间,却达到了不仅教育了那个同学,而且引起全班同学共鸣的良好教育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来渗透德育思想,还是随机针对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设计实施小型的思想品德教育,靳家彦老师都能使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成为统一的整体,这充分体现了靳家彦教学设计的又一艺术风格——和谐性。
                  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它能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好的导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一般认为,一节课总要经历起始——高潮——结局这样的在个阶段,而导课往往被认为是教学伊始的主要任务,因此,大多数教师都持有这样一个观念,即上课时,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靳家彦导读式教学则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导”从始至终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四个主要阶段的设计之中,也就是说,导读式教学总体上应包括四次导课,而因为每一次成功的导课后都会出现一次新高潮,所以,这种教学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时时刻刻地吸引住,使他们学习起来乐此不疲。例如在教授《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依据导课教学模式中四个阶段的主要任务,靳家彦成功地进行了四次导读,如下:
                  第一阶段的“导”:
                  (板书课题材时故意丢掉“这样”一词,由同学指出后重新写好,并请同学齐读。)
                  师:“我把课题补充完整后,你们就应产生问题了。什么问题?”
                  生:“这个小村庄是什么样的?”
                  生:“有哪样一个小村庄?”
                  生:“这个小村庄有多么美?”
                  师;“好!这个小村庄有多么美或者有多么不好?这是我们大家提出的第一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目标——有怎样一个小村庄?我们先解决这个目标,明确吗?”
                  生;“明确!”
                  师:“怎么解决呢?”
                  生:“读课文。”
                  师:“好!我们自己读书,自读、自悟、自得,看看能不能解决。大家读课文时,有两个要求:第一,把课文很流畅、很正确的读下来;第二,遇到生字、生词或者不懂的句子可以查工具书,可以问老师,也可以与同学讨论。一边读、一边思考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读多少遍呢?越多越好,直到你达到正确、流畅地读,理解了内容就可以停焉。不齐读,读的时候可以拿笔画一画,看年哪懂、哪不懂,哪重要、哪不重要,学得活一点!”
                  第二阶段的“导”:
                  师:“第一个目标我们达到了。有怎样一个小村庄?就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开始很像样,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你们应该产生第二问题了。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这个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师:“提得好!我们第一目标达到了,第二问题产生了,怎么解决?”
                  生:“继续读书。”
                  师:“好!这次读书大家可以做批注,可以研究。我们就是要自己读、自己悟、自己得。”
                  第三阶段的“导”:
                  师:“好了,我们吸取了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这时,我们就产生么三个问题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生:“应该有环保意识。”
                  生:“ 要热爱大自然。”
                  生:“不要胡乱砍树。”
                  师:“不不砍树吗?”
                  生:“要保护大自然,不要胡乱砍树,还应多多种树。”
                  师:“多多种树!同学们,去年夏天你们还记得吗?巨大的洪水把长江两岸,还有松花江、嫩江地区淹没了。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解放军、干部、人民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冒着那么大的危险,才把98年的洪水战胜了。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上游的人——”
                  生:“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干什么?”
                  生(全体):“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师:“还有别的什么?”
                  生:“不污染空气和水。”
                  生:“不制造噪音。”
                  师:“说得好!我们一条条地说。…… ……”
                  第四阶段的“导”:
                  师:“你们敢不敢回去查一查,看哪有污染环境的地方?”
                  生(全体):“敢!”
                  师:“查完了干什么?”
                  生(全体):“制止。”
                  师:“还有吗?”
                  生(全体):“制止。”
                  师:“还有吗?”
                  生(全体):“保护。”
                  师:“怎么保护?”
                  生(全体):“动员他们,劝阻他们。”
                  师:“你们只停留在别人不干,你自己呢?”
                  生(全体):“我也不干,应该保护环境。”
                  师:“对!你看见塑料袋应该——”
                  生(全体):“捡起来。”
                  师:“看见烟头应该——”
                  生(全体):“捡起来。”
                  师:“看见小朋友摇树应该——”
                  生(全体):“劝阻。”
                  师:“你们解决不了的,可以写封信反映一下。敢不敢?”
                  生(全体):“敢!”
                  师:“好!你们回家亲自做一件环保的事情,然后把它记下来。记下来原来这个地方什么样,后来变成什么样?不要由很像样变成不像样,而要由——”
                  生(全体):“不像样变成很像样。”
                  师:“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四次导课都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通过自读达到各级教学目标,而毫无牵制之感。从教学现场看,靳老师每次巧妙的导课都有效地推进了更深、更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每个阶段的自读时间里,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带着一定的问题进行阅读,然后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甚佳,可以说,80分钟无间断的示范课高潮迭起。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这正是靳家彦教学设计艺术高潮迭起性的体现。
                  三、独特的教学表达方式
                  在其独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导读式教学实践的摸索,靳家彦在教学表达方式上体现了其“情趣盎然”的特点,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靳家彦多次谈到,语文教学应当有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情是纽带,要把教材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应该有趣,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不断体现成功的乐趣,培养高尚的志趣。“以情励学,以趣激学”是靳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由于表达方式可分为语言表达和辅助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表达,其中语言表达可分为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板书);非语言表达可分为实物演示表达和教态表达(表情和手势),因此,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些方面来探讨靳家彦教学表达方式总体上展现出的艺术风格——情趣盎然性。
                  (一)语言表达
                  靳家彦特别善于是运用规范艺术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的教学语言表达,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板书,都既准确简练、鲜明生动,又富于启发性、具有激励性。
                  就靳老师的口头语言来说,在具有一般教学语言要求的规范性、主导性、文雅性、启发性、灵活性、生动性和示范性的同时,还突出展现了其感情色彩的浓厚性,具有着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科学艺术型的教学风格。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表现为靳老师能结合课文内容富于感情地进行示范、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内涵,更主要地表现为他的课始终给人一种亲切感,令所有学生都乐于上靳老师的语文课。
                  靳老师说:“我从来不呵斥学生,从来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挫伤。课上总处于一种如作春风,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气氛之中。”对于学生的每次回答,他总能给予及时反馈,不但点头说好,还常常补充一句:“你读书很认真,大家应当向你学习。”靳老师的课堂上还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学生读错字后,靳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让其他同学帮助他纠正错误,然后又让他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般这个同学的领读是正确而认真的。此时,靳老师总是说:“你不但更正了错误,而且能带全班学得正确,你也能当小老师。为什么能当老师呢?因为有人帮助你。”于是这个同学向帮助他的同学表示了感谢。最后,靳老师又和全体同学一起说道:“这就叫——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如此朴实无华的教学语言缩短了师生距离,不但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发展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就板书来说,靳老师经常会依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出具有差异性的板书,或采取关键语词式板书、或采取逻辑要点式板书、或采取情趣各异的结构造型式板书,绝无雷同。然而,无论怎样的板书,他都能做到设计简法、明朗、直观、形象,充分体现教学意图,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巩固知识,理清全文脉络。
                  一般来看,那种传统的、简单的以授受为主的语文教学因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忽视学生主体使用的真正发挥,因此课上往往采取单一的由教师一手包办、全盘授与的板书形式,加之枯燥无味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僵化而无生机,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厌倦语文课。然而,靳家彦导读式教学突破了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锐意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使课堂面大大改观,不但使板书本身的形式灵活多变,而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能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合作型板书,即由师生讨论或由师生合作书写而成的板书。它使学生分享了教学板书艺术的成功之乐,增进了师生交流,利于协调师生关系,达到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益于师生活动的默契及其合作精神的培养。例如《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板书就是很好的例证。在描述原先很像样的小村庄时,靳老师和同学们以简洁的手法院共同完成了一副生动的图画。同学们积极响应参与板书的热闹声面过后,经过老师短时间有效的指导学习,全班竟然奇迹般轻松地背下了课文第一段的精彩文字。听课教师们无不被靳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可以说这节课的板书充分展现了靳家彦板书艺术的风格——“情趣盎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作文课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张维  
一、课例
                                师:我们刚刚见面,彼此还不认识,下面我要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请你马上说出其中有几个要点?它们都是什么?
                                师:我姓靳,叫靳家彦,是天津南开小学语文老师,今年62岁。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特别高兴。我向你们学习。
                                师:我说完了,现在请你们讲一讲我刚才的这段话有几个要点。
                                生:您叫靳家彦。
                                师:这是第一点。
                                生:您是天津南开小学的语文教师。
                                师:这是第二点。
                                生:您感谢我们。
                                师:这是最后一点。
                                生:您说您今年62岁。
                                师:这是第三点(手势3)。
                                师:最后我说什么: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特别感动这是什么?
                                全体生:是感受(3遍)。
                                师:你们非常准确地听了我所说的话(板书:感受)而且知道我最后一点是谈出我的什么?(指板书:全体学生读“感受”3遍。)
                                师:什么是“感受”?
                                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
                                师:你看“感受”几个字啊?
                                生:两个字。
                                师:我们先看“感”。
                                我们看到的大干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
                                (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内心强烈共鸣,引起我内心情感的波澜。
                                这叫(板书:“受之于心”)。
                                (全体学生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师:这就叫(指板书) “感受” (生:大声读3遍)。
                                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
                                师:好了,现在你们就谈你们的感受。刚才我谈了我看到你们后内心的情感变化,我的心理活动。现在请你们谈你们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我们总要有个话题啊。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实话实说》,最早的主持人是崔永元,后来换了一位女主持叫和晶,最近又换了一位男主持人,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我也不知道,  
                                (生:笑声)不管他叫什么,我们今天也来个实话实说,围绕一个话题:你喜欢作文吗?一定要实话实说。别看那么多老师在听我们讲,没关系,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孩子。你喜欢作文吗?
                                生:我喜欢弹琵琶,心情好时可以疯狂地扫弦,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发泄出来。
                                师:你喜欢弹琵琶,你没有正面回答,喜欢作文么?
                                生l:还行,因为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生活体验丰富就有的可写。
                                师:我领会了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喜欢弹琵琶,我懂了。说得很委婉。
                                生2: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作文。
                                师:什么时候喜欢,什么时候不喜欢?
                                生2:心情好时,800字的作文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好。
                                师:一气呵成,有才。
                                生2:接着说,如果心情特糟糕,300字的作文一边写一边玩。
                                师接着说:心情不好别说写作文了,看谁都不顺眼。是吧?  (在场的学生都笑了。)
                                师:是实话实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这要看心情。
                                生3:我也是心情好就喜欢写作文,因为脑子里有情况。心情不好时,老师讲的作文我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
                                师:你说的比上一个同学又进了一步,不仅是心情好能写,心情不好不能写,而且说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时写得就好。有时老师布置的内容没有词可写,因此心情就不好。道出了一个道理,喜欢写是因为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喜欢写是因为没词,没内容可写。
                                生4:我常常是一开始不喜欢写,觉得写字烦,一会儿写进去了,越写越顺利就喜欢写了。
                                师:真深入进去了,当你已经开始行文了,而且全身心地投入时就愿意写,如果开始写就嫌难,开头就不知道怎么写,会越写越不爱写。
                                师:嫌烦是态度问题。没词写是内容问题。
                                生5:我是因为作文的类型。老师布置想象作文和童话就喜欢写,可以抒发自己的想象,没有限制。如果写一些老师规定的写人一类的作文,不是不愿写,是比较反感。
                                师:喜欢写想象作文,喜欢写抒情的作文,喜欢写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作文,而遵命的、非写不可的,就很勉强很无奈。(立刻引导)
                                其他学生:时间紧;可写的太多,写不过来;得分低失去信心了;没有特点的不会写;感受不深不爱写。
                                师:喜欢写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能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后很痛快;第二,能记录生活。将最美好最难忘的人、事、景、物记录下来;第三,通过写作文提高自己的情操,培养品德。
                                不喜欢写的原因也有三点:第一,没有内容,没词可写;第二,缺少方法。那么多内容不知怎么写;第三,态度问题,嫌麻烦,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就不爱写。
                                我们把喜欢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归纳出来后,还要请同学们思考:你们写作文时一般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畅所欲言):从观察开始、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
                                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  (板书)开始。
                                板书: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
                                (接下来靳老师请学生谈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或人,学生畅所欲言。)
                                有机会在学校听靳家彦老师的一节作文指导课,感受很深。靳老师的课给本人的启示有:  
                                自我介绍——抛开话题;学生竞说——激发兴趣;我说我事——真情流露。
                                二、反思
                                (一)轻松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最敏锐,最活跃。为了使学生处于心理放松的状态,一开始靳老师就进行了自我介绍,与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在倾听的同时找到要点。在自然中入课,在自然中建立起了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创造了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交流的激情。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要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新课程倡导构建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就意味着在教育中师生参与权、话语权的平等,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彼此接纳,相互倾听;彼此理解,相互启发。这是师生平等的核心。但这必须以师生之间的融洽、和睦、相互依赖的心理关系为基础,以教师营造出的轻松、宽容、安全、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基础。教师的角色感觉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变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带给学生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只有在这样暖洋洋的教育空气中,学生才会放开胆量自由地呼吸,抛弃顾虑畅所欲言。
                                (二)巧妙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
                                课上由自我介绍,到“实话实说”,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循着“想说、敢说、会说”的学路发展。在“实话实说”中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是学生很乐意说的话题。选择这样的话题,人人有话可说,因此使学生产生了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教师的话打破了学生“求同舍异”的思维视角,激发起他们力求“与众不同”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激情。
                                在教师简短的话语中,“启发”的作用不可忽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思想:“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欲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既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今天的教育,早已不再是单一的传递知识的过程,它肩负着培养“全人”的责任。而启发则是唤醒受教育者学习激情、思考热情的金钥匙。有时,学生的思维会“受阻”,教师要在适时的启发中重新把他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拉回到主动探究的轨道上来。因为教育并不是要受教育者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去思考。靳老师的课艺术地体现出了“启发”一词的含义,值得我们学习。
                                (三)教师深厚内功驾驭万变的课堂
                                [片段一]
                                生5:我是因为作文的类型,老师布置想象作文和童话就喜欢写,可以抒发自己的想象,没有限制。如果写一些老师规定的写人一类的作文,不是不愿写,是比较反感。
                                师:喜欢写想象作文,喜欢写抒情的作文,喜欢写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作文,而遵命的、非写不可的,就很勉强很无奈。(立刻引导)
                                [片段二]
                                师:喜欢写的原因有三点:第一,能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写后很痛快;第二,能记录生活。将最美好最难忘的人、事、景、物记录下来;第三,通过写作文提高自己的情操,培养品德。
                                不喜欢写的原因也有三点:第一,没有内容,没词可写;第二,缺少方法。那么多内容不知怎么写;第三,态度问题,嫌麻烦,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就不爱写。
                                在[片段一]中,如果没有教师扭转乾坤的几句点拨,学生对于作文的定位可能在情感上就有一定的偏差,她用了“反感”一词。而靳老师的这节课是通过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引导学生喜欢写作文,有真实的表达。面对这个学生的发言,靳老师适时站出来,巧妙地引导,调整学生的情感偏差。针对这个学生的发言,他的点评话语不多,但已经很艺术地把学生“拉”了回来。细微的环节,体现了精彩的教学艺术。
                                [片段二]发生在学生们畅所欲言后,靳老师简短的几点小结,道出了习作的常见问题。这种畅所欲言,不可能是教师在备课时全部能“预设”的。我想:在课堂教学中,确实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但关键是谁配合谁的问题。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的教配合学生的学。教为学服务,而并非学生配合我完成讲课的任务。有些教师环环相扣的链条式教学,不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空,一味让学生紧跟预设的教学环节,岂不是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
                                教育中,课堂如果完全是教师预设的产物,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会被无情地剥夺。他们的主动性又如何体现呢?靳老师的课告诉我们更应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动态的生成。今天的教育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机械操作过程,它应具备“市场经济”的特点,即以学定教。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能力的需要、教育要适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不可能十分完美、滴水不漏,而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允许与教师预设的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这一切,也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期待学生的密切配合,实际上是夸大了“预设”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动态生成”的教育价值。在此,体现出了靳老师的“进”与“退”。“进退”是二门学问,教师的内功直接决定“进退”的火候和尺度。只有在教材的钻研上不懈努力,让自己的基本功更扎实,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进退”的关系。这一点靳老师在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听他以往的公开课上,他也是一再强调教师钻研教材要“深下去”。我想除了“深下去”还要能“浅出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学习行为是个性化的行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每个学生在参与学习、探究合作中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感悟与发现。因此,不应以僵化的标准答案束缚学生,而要使其富有灵性的发现真正成为智慧的火花、有价值的探究。这是教育者必须铭记在心的。
                                人们常说:“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综观靳老师的课,给我的启示很多,如师生关系;教堂的“预设”与“生成”;教师的“进与退”。虽然它们仅仅是教育中的一个点、一个侧面,但从中我们能够透析出教育行为背后内隐的、却是自觉的教育思考、教育智慧和教育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师的一百个建议》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听得入了迷,连笔记也忘了做。课后,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全部心血都倾注给学生了,您的每句话都具有极大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这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
                              诚然,对于每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来说,驾轻就熟,旁征博引,幽默生动,精致厚重的课堂教学境界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唯一途径是语文教师自身的不断修炼,形之于外的就是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前沿的脉动,注重信息的搜集和占有,从而将自身修炼成底蕴厚重的菩提树,修炼成善于感知和张扬,善于采撷和生成的明镜台。

                                 
                              今天,我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的课堂教学《感受》听完课后,那种一节课“准备了一辈子”的感觉油然而生。现结合靳老师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努力开发生本资源,贴近学生

                                 
                              生本资源的开发使课堂更加丰润,充满活力。从生活出发,贴近学生,调动所有学生的记忆,情感储备,使课堂妙语如珠,精彩纷呈,催人泪下,动人心弦。

                                  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课我两忘

                                 
                              听他的课,总觉得他能根据需要,抛掷出一连串精彩语言为教学推波助澜,仿佛是课堂的润滑剂,更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他隽永深情的评议,催化了课堂,点燃了课堂,更深深地掳获了所有学生和在场教师的心。

                                  三、轻松自如的“对话”教学

                                 
                              对话中交流,交流中对话,这一切的情感、技能的生成都显得自然和谐,也成为了课堂有效地资源,更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学习发展的见证。靳老师心如明镜,能观照学生思维轨迹,并呼应他们,适时引爆,使课堂更生精采。
                                 
                                 
                              靳老师的课,让我深深懂得,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它会随着教师自身的修炼而逐渐丰满,面对鲜活的学生,生命的灵动和流转,生命的瞬息万变,生命的不可复制这一切都呼唤我们的不断更新,在不断否定,不断磨合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艺术,才能成为一种美好经历,一种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语文教学感言
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不从“学”的方面去积淀,是舍本逐末。你要教学生读,你首先要会读、多读,有深刻的读书感悟;你要教学生写,你首先要爱写、能写,有独到的写作体验;你要教学生说,你首先要勤说、善说,有高超的口语表达才能;你要教学生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你首先要是一个大写的人。因为教语文说到底是教做人。

   
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如此。一笔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腔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热情,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所有这些,才能构成一位语文教师的神韵。

   
有的老师上课,心里想的是教学流程、步骤、环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甚至几分几秒都有“科学”的设定。我觉得这样做就缺失了教学的灵气,教学的本真。我上课心中有路数,但全力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皱眉,都是他们心声的反映。我就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因势利导,教为学服务,而不是师生被教案牵着走。上课时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的心。

    与时俱进,莫被“传统”束缚头脑;科学发展,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重视“读万卷书,交万名友”。古代有“游学”之举,当代有“留学”之风,我还主张广泛交流。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诗云:为切为磋为琢为磨。都是讲交流的重要与乐趣。霍懋征老师年逾八旬还去西北讲学,传播经验;魏书生老师做了局长还不放弃教学,他们是真正的事业家。

    要在备课上下苦功夫。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制作课件上,而不用在钻研教材与研究学生上,是得不偿失。把功夫用在实处,而不要做虚功。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语文教学的六个要素。这就是:一、以情励学;二、以趣激学;三、调动参与;四、启迪创造;五、注重内化;六、求精求活。

   
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儿童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课堂要有书卷气,要有翰墨香,因为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社会行为。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没有优秀的教师,什么理念、教材、教法、评价都可能会被扭曲、变形、异化。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的成败在于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教学实录:《珍珠鸟》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哪课书,请把课题说一下。
        生:珍珠鸟。
        师:读得多清楚。谁再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读这个课题,脑子里一定闪现出来,这课书要讲一种小动物,是讲什么呀?
        生:鸟。
        师:我们读珍珠鸟,只能这样读,可我们把它放到句子里,就有各种各样的读法。
        生:读: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强调是鸟,他这样读。谁读得和她不同。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她强调的是送我一对。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你强调的是什么。
        生:什么都应该强调。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朋友)
        师:还有别的读法吗?
        生读。
        师:强调的是珍珠鸟,不是翠鸟,不是其他鸟,听老师读。
        师: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生:强调了一对。
        师:词放到句子中,有不同的理解,看你怎么读,如果把它放到。。中,又有不同的理解,同学样一起读这两个句子。
        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好吗?
        生:读真好。
        多个同学读。
        师读。
        齐读。
        所以好,是因为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时候要强调什么。
        生:一对。
        师:一对什么?
        生:珍珠鸟。
        师:现在,自己读几遍,放开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你能用你的气送你的声音吗?
        这样读,师范读。
        生读。
        师:我们把这个句子放到段落里去读,就又有新的体会了,不信,打开书,把第一段读一段,谁读好了,就起立读得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师:我给小鸟做了一个笼子,里面还有一堆干草。她读得我们感受到我对小鸟怎么样?
        生:特别喜欢。
        师:你把喜爱读出来。
        生读。
        师范读。
        师:读书一定要大声地去叫吗?不一定,读书一定要那么激昂那么高亢吗?不一定,你看,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再去读,你的想法,恐怕不是喜爱了,恐怕会读出新的意思,悟出新的道理来。用自己的心去读书。
        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把这个段落放到全文当中去读,就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作者喜爱珍珠鸟,他还有深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读了全文才知道,哦,原来作者要说这个。
        生: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为什么这样理解呢?
        生:如果我写的作业不好,老师就不信赖你以后能写好。
        师:老师一定不会这样,老师会信任你,鼓励你。把最后一段再读读。
        生读。
        全班读。
        师:这小家伙可爱吗?不仅是可爱,还悟出了其他的道理。
        齐读。
        师:第一位同学说,他读出了喜爱,板书。第二位同学,读出了更深的意思,他说是信赖,看老师写赖字。要给右边留地方,所以要写成点。右边是重点,一撇,一个横折点,能写好吗?看看书上。有一个“”字,只看,那叫读帖。把它的笔顺,笔画都看清楚,这叫读懂了帖。星期一我委托你们老师默写词语,默写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信赖。
        师:星期一保证不写错的举手。
        回家不许写一遍十遍的,星期一一定能写对。上课扎扎实实,把基础知识学好。再读这个词。
        师:信赖是什么意思呢?此时不讲,读书看,这个小珍珠鸟,怎么就信赖我了呢?
        这个“我”加个双引号,表示作品中的我,懂了吗?
        生:懂。
        师:小珍珠鸟怎么信赖我的,放声读书。
        找到你认为它信赖我的部分,放开声音读。
        学生自读。
        师:谁来读?它怎么就信赖我了呢?
        生: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一会儿,纠正儿化。
        生继续读。
        师:你怎么说,它就信任我了呢?
        生:起先不信任
        师:如果你是只小珍珠鸟,不靠近我,是为了干什么?
        生:是看看我。
        师:他把自己当作小珍珠鸟,就知道了原因。
        生:指名读这一段。
        师:什么心态?
        生:指名读。
        师:这为什么落到小桌上?而且我连阻挡、戏弄你的意思一点也没有。表示我对这只珍珠鸟的信赖,是爱!没有爱,怎么能体贴入微呀?没有爱,哪来的不伤害呀?请你再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小珍珠鸟很淘气。
        师:淘气吗?
        生:淘气。
        师:你觉得它淘气,作者还喜欢它吗?
        生:因为它即使把灯绳……作者也没有去阻止它。
        师:谁再读这一段。
        生读。
        师:不慌,把这句读好。
        生读。
        师:你有过这个情况吗?怕,还过头来,看看爸爸,看看妈妈,有吗?
        生:有,继续读。
        师:好象要亲吻我一样,信赖我了吗?越来越信赖,有一个过程,你理解的越深刻就越来越知道小珍珠鸟为什么越来越信任他。
        生自由读这一段。放开声音,体会。
        师:读好了吗?这一段小珍珠鸟开始感受到,我并不伤害它,这是它信任我的一个重要原因。还从哪里读出来小珍珠鸟信赖我的原因?
        生读。
        师:你说它梦见什么了?
        生:……它和作者非常友好。
        生:作者带它出去游玩。
        师:还有可能做到什么?
        生:做到洗澡。
        师:这次它竟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谁来读这一段。
        生:指名读。
        师:谁能超过他,比他读的好。你也听听,他哪儿读的比你好,你也争取超过他。
        生:指名读。
        师:把这一段的情趣读出来,是那么有情有趣。再读
        生:指名读。齐读
        师:越读越好,还有人能读到它信赖我的原因吗?
        生读:陪伴
        师:板书:陪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不能混淆
        师:为什么父母再三呼唤它?
        生:它不想回去,想一直陪伴我。
        师:是和我的感情深,还是和父母的感情深?
        生:和我感情深。
        师:“回家吧,吃饭吧”所以它不舍得离开我,引读课文,它原来胖吗?怎么知道?刚一生出来不久,它胖不胖?
        生指名读。
        师:全班跟老师一起读: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整个身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引读。
        生齐读。
        师:你们见过这样的小鸟吗?见过小鸡吗?就是颜色不同,脚什么颜色,后背什么颜色,因此叫它什么鸟?
        生:珍珠鸟。



      第二课时


        师: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把句子放到段落里,把段落放到课文里。现在读全文,三全:全体读,读全文,全体放声站起来读。
        生:全体站起来自由读全文。
        师:这次要把你对我和珍珠鸟所有的体会都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珍珠鸟,课题后喘一口气,感觉到是课题。
        生接读全文。
        师:板书:蔓,这个字读什么?不是蔓延的蔓,说的是茎,所以读WAN,读词,垂蔓,回到句子。
        生齐读。
        师:记住了吗?
        一生继续读。
        师:放到文章里的时候就读垂蔓。
        生继续读。
        师:越读越好,眼看着在进步,眼看着在课堂上学懂。
        生:指名读。
        师:读的真好,读过蓬松之后停顿一下,就读这一句,谁读?
        生读(三位),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生齐读。
        师:接下来谁读?
        生指名读
        师:有一天,谁接下去读?
        生指名接读。
        师:你跟老师一起读。一生跟读:它睡的好熟呀……
        生齐读。
        师:它说发出一声呼唤,是真的在叫吗?
        生:在心底
        师:怕把珍珠鸟吵醒,你感觉如何在心底呼唤呢?
        生齐读
        师: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它是指什么?
        生: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信赖。
        生:这是一种爱,是一种没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师:所以你刚才回答不上来,呵呵。
        生齐读。
        师:所有同学背诵最后一段。
        生齐背。
        师:就照这样背,不用堵起耳朵,一句一句去背。是记忆当中有感悟,感悟当中又有理解,是这样背。
        生自由背。
        师:如果你还没有把握,就去读。一边思考,一边理解,一边记忆,一边感悟。
        生自由背
        师:就用刚才的方法去背。
        生齐背
        师:就这样一段一段的背,我相信,只要给你一定的时间,你一定行。
        师:冯~本来的文章很长: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我们的课文改了,这样就更,再读最后一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我拜访过冯先生,你为什么要写珍珠鸟这一篇呢?有一次,我去~~广场,鸽子在你的肩上,手上,甚至汽车上,做一次免费的旅行,信赖,温馨,我们也需要这样。
        推荐文章:《不经意的背弃》师读。
        结尾是:只是一次不经意的背弃,使小男孩失去了一群最为亲密的朋友。
        请你们填一个词,没有想到的一个词,比较一下,所有这些词中,哪个最为恰当?
        你们体会体会,没有想到、出乎意料哪个词最为贴切?居然,竟然
        老师指导你们造句,在这样的语言环境时,这个词最贴切。难不在词上,而是在整个语言环境中考虑最为贴切,这样的造句才最合适,最舒服。
        师:看书后练习。很多字要我们书写。指读生字。
        生齐读
        师:腻、扭,指导书写,看谁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
        生描红。
        师: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一横,运笔,然后收笔。如果照这样写下去的话,字何愁写不好吗?从今天,抽时间练字,不用写多,只要写美。这也是编课文的叔叔的意图,匠心独具。
        生齐读词语。
        师:我不由自主的为你们叫好,写成一段话。再找一种情况,叫一个好字时,写一段话。不是造句,要创造环境,写一段话。

        板书:
                喜爱   信赖
                  不伤害
                陪伴   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靳家彦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靳家彦教学实录:《珍贵的教科书》师:我们今天来学什么?
        生:珍贵的教科书
        师:有一个多音字(板书:教科书)
        (生读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就是教材。
        师:原来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书》,这题目好吗?
        生:不好
        师:大家来读书,你觉得哪一段写出教科书特别珍贵,待会儿就读哪一段。
        (生自由读全文)
        师:你觉得哪一段写得特别珍贵,读出来听一听。你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第四节)
        师:为什么?
        生: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师:你们真行。
        (生齐读第四节)
        师:你们读得很正确,但这样读叫念字,怎么读呢?听老师读。
        (师慷慨激昂地范读)
        (生再齐读,读得好多了)
        师:我们就这样一边感受,一边读书(板书:感受)
        你有了感受,读出来的书味道就不一样了,就像品茶,一口一口慢慢品,越品越有味道。对身外的东西引起振动,叫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读书最重要的是感受,把  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要把感情读出来。谁愿意来读读
        (生读,读得很好)
        师:读得多好啊,声音响亮,普通话准备。
        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强调“印文件”)
        师:高声读也好,低声读出好,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吗?其他地方再读读。
        生:(读第12节)因为这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对呀,这书浸透了指导员的鲜血,每当我看到这鲜血染红的书时,就会想起指导员说的话,指导员说了什么?
        (师范读,生读)
        师:就这么读,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悟。
        为什么读得这么好,不仅是感受了,而且把心放在里面去读,你们的读已经到了“理解”的层次了。
        师:所以题目不能叫《一捆教科书》,而应该叫《珍贵的教科书》(板书:珍贵的)
        注意“贵”字不加点。
        (生再读课题)
        师:除了那两段,还有吗?
        (生读第11节)
        师:可是在55年前,正在与国民党进行战争,炮火连天的岁月,条件困难吗?
        生:困难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二节)
        师:有哪些困难?有桌椅吗?
        生: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
        师:桌椅问题解决了。有黑板吗?怎么办?
        生: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刷一块。
        师:还没有什么?怎么克服?
        生: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师: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生: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师:但你没读出困难,读来读得困难一点。
        (生读,读得不够好)
        师:你们口渴过吗?那时候最想喝什么?那种希望就叫什么望?
        生:渴望。
        师:再读这句话
        (生读出渴望之情)
        师:这样边读边议也是为了使大家更深刻地感受、理解。
        师:书来了吗?有消息了吗?从哪里开始到哪里?
        一开始盼书,现在去领书。这里非常像电视剧的场面。我们能根据这段文字排电视剧,你们想排吗?
        让摄影的叔叔阿姨拍下来,在温岭电视台一播,演员就是你们,导演就是老师。
        (生组合选择角色排练)
        师:时间是--
        生:1947年春天
        师:谁先出来了?
        生:指导员。
        师:谁能演指导员,老师来看看(选一学生)
        现在他就是你们的--
        生:指导员
        (演指导员的学生上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师:他兴高采烈吗?来,大家帮他排练
        (另一学生说)
        师:现在我就是指导员了,我说完这句话你们就怎么样?
        生:欢呼
        (师说台词)
        生:耶
        师:战争年代哪来的港台调“耶”,应该说--
        (师生再演,学生欢呼时间较短)
        师:时间这么短,不行。
        (师生再演)
        师:对,这就叫作“振奋人心”(板书)
        师:什么叫“兴高采烈”,什么叫“振奋人心”,懂了吗?
        对,就这样读,不用背解释,已经知道了,这叫欣赏
        我请同学们接着演指导员
        (生读第4节)
        师:这时大家更应怎样?
        生:欢呼
        师:还有一个声音在叫,谁来?
        (选好演员,生再合演)
        师:可是书还在印刷所,谁去?
        生:我去
        生:我去
        师:不够积极,不够踊跃,我看谁特别积极就谁去。谁去?
        (学生争着要去)
        师:(板书:争先恐后,生读词)
        这一段就像拍电视剧一样会拍了吗?会表演了吗?对,不仅演得好,还理解了什么叫“兴高采烈”、“振奋人心”、“争先恐后”。
        师:第三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
        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了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师:这捆书被完整无缺地压地指导员身下,所以,看到这捆被鲜血染红的教科书时,我就大声喊--
        谁来把他唤醒
        (生读)(齐读)
        师: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生接读)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生接读)
        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他慢慢地停止了呼吸,慢慢地闭上眼睛,慢慢地以及停止了跳动。
        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拿起笔来,把他没说完的话写在后面。
        (生开始写)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一空要打败国民党,让我们的后代过上好日子。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建设祖国,为祖国出力。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需要你们,为祖国创造一片宏伟蓝图。
        师: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情绪,一齐来读一读。
        (生满怀深情地读第十二节)
        师:这捆教科书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读书不仅要读过去,还要进行评价。怎么评价?
        (师板书:读《  》)
        师:什么意思?
        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写出读后感。
        师:写多少?没有限制。怎么写?没有限制。怎么想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回去好好读,好好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