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1-6-4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在这个会议上,首次明确给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时间表,从今年到2015年,中国将用5年时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要建立起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方向】
事业单位改革不搞“一刀切”
现有事业单位将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也就是说目前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如国有电影制片厂、出版社、报社、体育馆,以后都将变成企业。
改革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会上表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的改革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各地要在中央总体部署下,结合当地实际对事业单位改革做出具体安排。
【改革难点】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界定矛盾
事业单位改革将着力在管理方式、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政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积极探索。
此次改革,经营性事业单位要转成企业,但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差别制待遇,意味着事业单位从业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将缩水近一半。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过去没有全局性的大面积推广,就是事业单位涉及面很宽,涉及的利益格局也很复杂,各行业之间有很大差异,也牵扯到一个单位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甚至受到财政对它投入体制的改革等等,所以说牵动的利益比较多。
在今年7月1日就要实行的《社会保险法》中,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界定都显得前后矛盾。《社会保险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事业单位规定”,就是说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属于同一水平。但是,第十三条又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这一条,事业单位的待遇又和国有企业划等号。
>>新闻背景
改革波及4000万人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由国家机关举办或由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数量超过130万家,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从业者4000多万,拥有超过3000亿国有资产。我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1%以上。汪玉凯说,事业单位占用很多资源,但不能在社会上被充分利用,提供服务的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很难走向社会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最早开始的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福金说,每个事业单位都是政府部门的一个腿,在传统财政体系下,甚至是单位的一个小金库,各种开销往往由事业单位来报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