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关于公开课的讨论之一

背景说明:5月26日晚8点至10点,应福建教育杂志社钟建林老师的邀请,我在与100多位网友进行了网上交流,首先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之后回答了网友们提出的有关公开课的问题。下面我就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以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有网友问:到底公开课是把问题暴露给别人看,还是千方百计的掩饰。比如对学困生的处理,让他回答问题可能影响教学程序的正常进行。不让吧,可能他这节课在他眼中如过眼云烟。

答:不敢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得课堂教学一路凯歌高奏,给人感觉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但是真正做题时却错误不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其后果不堪设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公开课上应该不怕学生出错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锦上添花!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提问时要特别关注,估计它们能够答对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把机会留给这些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功感,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网友问:公开课是侧重教师教的情况,还是侧重学生的学?是侧重教师教学的过程,还是侧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完美的好,还是暴露的问题多些好?如何才能使公开课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呢?

答:从“以学论教”的角度来看,公开课应该侧重学生的学,一节课真正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老师的精彩!特别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而有问题的课不见得不成功。我认为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应该做到“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动态生成”。有些课看起来很热闹,上得很生动,但不能让学生心动。

有网友问:如果是借班上公开课,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实际与原定的计划不符,该如何灵活处理?事前要如何进行准备?

答:及时调整老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适应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应教师。无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的最好技巧是无技巧。

有网友问:听过许多公开课,但是有很多的课老师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就不知所措,有些生成资源就浪费掉,有些人说这需要教师的机智,教师的机智是一种素质,平时该怎么培养和锻炼?

答:这涉及到如何看待“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非预设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活力。

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追求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充分追求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超越预定目标的理想。

有网友问:我们这儿经常把数学公开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课,这时,学生已经非常疲累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答:这是很现实的情况,第四节上课的效果肯定不如上午第一、二、三节学生的注意力好。教师可以在课前做个小游戏,或者进行简短的谈话,先活跃一下气氛,消除学生的困倦感。

有网友问:公开课为什么有时会完不成教学任务?

答:现在课堂放开了,学生开放了,学习方式改变了,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如何落到实处?怎样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首先,是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着、组织者的作用发挥不够,不能很好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不错,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活动可以不控制。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其次,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解决不了,只有让学生长时间地讨论。结果耽误了教学的时间。

还有就是将自主探究不自觉地模式化,也是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的重要原因。在一节课上不要把所有的教学方法都一一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关于公开课的讨论之二

背景说明:5月26日晚8点至10点,应福建教育杂志社钟建林老师的邀请,我在与100多位网友进行了网上交流,首先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之后回答了网友们提出的有关公开课的问题。下面我就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以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下面是一位网友的帖子:

公开课是最不扎实----转自黑龙江省教育论坛(zhengwei)

根据一份网上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开课后的老师,说过这样的真心话:

公开课是最不扎实的课。上完一堂公开课后,往往要再补上一堂课。呜呼,果真如此,公开课尚有何存在的意义?公开课价值何在?公开课是否改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产生这种后果的根源何在? 是我们不敢暴露课堂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课堂,这种定位是否该重新审视?公开课,再问你一次:你是否只像那t型台上迈着台步的模特身上的衣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吗?

答:这是一个重量级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造成公开课不扎实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教师没有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不敢暴露课堂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结果造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消化不良。

第二,教师把公开课当成了“做秀课”,表演成分太多,失去了真实性。只是想吸引更多的眼球,说白了就是此类教师的表演欲望太强。

第三,为了迎合某些评委的口味,故意制造一些“表面繁华”,结果造成教学的严重失真。

当然,公开课、示范课的完美要追求,必要的包装还是必要的。但真实有效性更要追求,否则推广价值不大。

有网友问:现在的公开课教师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大量的实物,花很多精力,请问这实用吗?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教师来听公开课是想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平时能用到的东西。

答: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我的一篇文章《走出课程改革的误区》中提到过。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观摩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听课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痕迹;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造成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的讲课老师手足无措,致使课件只能成为一种点缀,甚至成为累赘。

以上事实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的网友问:如果是借班上公开课,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实际与原定的计划不符,该如何灵活处理?事前要如何进行准备?(人教论坛网友liu752?)

答:一般来讲,到外边讲公开课受到场地的限制,学生人数一般不会太多。一般在30—40人之间。教师在课前准备学具时应该留出一些富余。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提前看一下讲课的场地,根据当时的会场桌椅布置准备学具。一般到外边讲课提前都不接触学生,所以教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自己的课堂有适当的预期,不要指望一上来就出彩。

有的网友问:公开课中的小组讨论,比较适合小班授课,那么对于班额比较大的班级,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讨论呢?(人教论坛网友春苗)
    答:的确,班额小有利于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大班额的班级来讲,组织得好,也可以有效地开展小组讨论。

与其他课堂教学方法相比较,课堂讨论是一种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方法。

当前课堂讨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

每次小组讨论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观众的位置。

2、学生讨论不充分、不深入。

“形式主义”“走过场”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3、小组讨论的组织效率低。

小组讨论时,由于教师的控制力低,以致于小组中暂时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针对数学课堂讨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好讨论的目的。

2、选择好讨论的内容。

3、把握好讨论的形式。

4、确定好讨论的规模。

5、指导好讨论的方法。

总之,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防止走过场。讨论不但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小组讨论应该视作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比较有效地形式。

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关于公开课的讨论之三

背景说明:5月26日晚8点至10点,应福建教育杂志社钟建林老师的邀请,我在与100多位网友进行了网上交流,首先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之后回答了网友们提出的有关公开课的问题。下面我就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以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有的网友问:教师来听公开课是想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平时能用到的东西,可现在的公开课教师准备了精美的课件,大量的实物,花很多精力,请问这实用吗?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人教论坛重庆顺心?)

答:公开课既然是让别人学习、借鉴的,就应该与常态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有所区别。否则,就没有上公开课的必要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在公开课上适当地使用一些课件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值得提倡的。

我们知道,计算机作为电教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人意义上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切不可做表面文章,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以至出现“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的现象。
    有的网友问:常见到上公开课时,开课老师总把学生按四人一组或者六人一组或者八人一组,把桌子围成八仙桌的样子让学生坐在四周,这样的坐位更有利学生讨论吗?学生上课注意力能得到集中吗? (人教论坛plum910 )

答: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解决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充分参与的问题。把学生按四人一组或者六人一组或者八人一组,把桌子围成八仙桌的样子让学生坐在四周这种座法有利于学生交流,这种座法一般只有在公开课上才能见到。平时我们老师是很少用的。如果这样座的话,学生在听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面向老师,需要小组合作时再把身子转过去。我平时上公开课很少这样安排,其实学生讨论时,四个人一组最好组织,前面的两个人只要把身子转过去就行了。

假如在一节课上,班上有七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至少8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合作学习,你还能对老师说“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分好异质小组、好好倾听每个小组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保证合作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补充、争辩,实现思想的交锋”吗?这其实很不现实。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摆“花架子”、“走过场”,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只是某些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而已,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想在中国落脚,就必须本土化。在希腊神话里,安泰勇猛无敌,但他的脚一旦离开了大地,就容易受致命之伤。同样的,割裂本土经验和文化的教育改革,也将变得很脆弱。每一个实践新课程的人或许都应该牢记这一点。

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希望大家踏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话题《小学青年教师》曾经组织过一次专题讨论,有兴趣的老师不妨看一看。

有网友问:公开课如何备学生,记得一次听课过程中,一位年轻的老师讲单数和双数,在讲课开始时她才她才感觉到孩子连100以内的数还没有学完,但是他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教案,而是采取了带着学生走的课堂教学的方法。课程过半后,在学生的问题中我们发现97这个数,学生还是分不清是单数还是双数,另外,我也站在讲课老师的角度考虑,老师如果当时改变教案的话,对其又是一个挑战,此时的老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其实,这个老师出现的问题提前是可以避免的。在讲课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起点。如果有些必须的知识还没有讲,不妨课前补一补。万一出现了上述情况,一种方法就是像上面这位老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拿出一点时间讲一讲必备的知识,以便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还有一种就是改变自己的教案,把数变小一点,其实,单数、双数的知识利用50以内的数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我今年三月份在桂林讲课时,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当时讲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用的是北师大的教材,可当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发现学生还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怎么办?我当时的做法是启发学生:你们能不能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变成我们学过的知识呢?结果学生想到了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变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的和。

有网友问:公开课时通常学生和老师都会紧张,怎样想办法克服?

答:对于刚开始讲公开课的青年老师来讲,紧张是很正常的。对于讲课老师来说克服紧张的方法很多,比如: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课前与学生谈话分心法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克服紧张的方法也很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课前跟学生有一个简短的谈话,谈话内容可以是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比如:猜老师的年龄、做相反的游戏、向老师提问题、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给你们上课?”“你们猜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等等。

下面是我最欣赏的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课前精彩的师生对白,相信读后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我,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人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智慧多。

生:你的牙齿有点凸出来。

生:眼睛小小的。

生:脖子很长。

师:脖子长好啊!天鹅的脖子多长,那是高雅!(众笑)

生:你有点驼背。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众大笑)

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经过这样的简短谈话之后,学生还会紧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5-15 1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学术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2: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