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4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6: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狐假虎威》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江苏如东 蔡蔚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
                                当脑中不断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

                                一、尊重赢得尊重
                                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学生赢得的是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尊重学生的教师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所以学生们都打心里喜欢于老师,喜欢他的课,喜欢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尊重”也使得于永正老师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尊重”的长者。

                                二、幽默的语言——课堂的“佐料”
                                如果将一堂语文课比作一碗方便面,那么幽默的语言就如方便面的“佐料”,给整堂语文课加入了无穷的滋味。
                                我们不妨从一个课堂片段中来领略于老师作为“幽默语言大师”的魅力。
                                《狐假虎威》片断:
                                  师:是的。“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老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
                                 想一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
                                 (学生朗读第二节)
                                 于老师的“课堂幽默”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而且还一点点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从于老师身上感染到的幽默气质。

                                三、讲台——另一种“舞台”
                                于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使老师和学生扮演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从而在表演中获取更直接、更深刻的知识。
                                《草》是白居易的名作之一,赞美了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学过课文之后,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检查环节。用戏剧语言形容的话,即第一幕“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妈妈”,主要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第二幕“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哥哥”,以“哥哥”记错作者为“李白”,来检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第三幕最有趣,“于老师扮演某学生的奶奶”,并事先提醒学生”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由这样的奶奶提出“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呢?”和“一岁一窟窿”的误解,从而检查学生对诗歌诗句和主题的理解。并在最后以“奶奶像你这么大时候,哪有钱上学呀”的感慨形成今昔对比。

                                四、粉笔——描绘五彩课堂”
                                有人说,语文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应该有诗人的气质。于老师不仅有演员的素养、诗人的气质,还具有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如在教学<壁虎)和<翠鸟)时,根据书中的描述一步一步用粉笔勾勒壁虎和翠鸟的外形,这就比指着挂图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更形象,也比多媒体来得亲切,因为学生感受到的是于老师的整个创作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活生生的。
                                传统的语文课上,学生只是“守”在位置上听老师传授知识。而在于老师的课上,却能经常置身于精心设计的戏剧表演,这样直观形象的课不仅可以让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而且还能让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更深刻、更难忘的印象。
                                于老师用他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细节让课堂如此美丽——听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有感
                                  非常幸运地,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到省城南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现代与经典”语文阅读教学观摩会。几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均堪称“经典”。特别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感受多多,回味无穷。究其原因,正是关注细节,让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此美丽。
                                关于“预习”
                                [课堂实录]
                                :在上课之前,哪些同学已读过课文了?(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很好!我非常赞成老师没教就预习课文的做法。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母亲很轻。
                                师:最重的时候是多少?
                                生1:89斤。
                                生2:作者是非常孝顺的儿子。
                                生3:母爱很伟大。
                                师:看来大家对母爱有了了解。
                                 生4:母亲很伟大,这么轻的体重能挑那么重的担子。
                                师:唔,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通过预习,生字认得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
                                   感受:
                                众所周知,预习是一种好习惯,是语文课的前奏。前奏起得好,语文课就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可是,很多教师却一边鼓励学生预习,一边在上课时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知道来对待,或者问学生:“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形同虚设,毫无实效。其实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在预习时已疏通了课文,脑海里烙下了主要内容的印记。于老师以学生已有的认知高度为起点,开门见山,既尊重了学生的预习成果,又使课堂结构紧凑。

                                关于“停顿”
                                [课堂实录]
                                (一个学生读得很正确,但很匆忙)
                                师:请大家注意,读书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没有想象。
                                (师示范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得抑扬顿挫)
                                 (学生读)
                                师:好极了!你们的表情和声音,都让我感动。备课时,我读了好多遍。请听我朗读全文,特别是停顿,怎样给听的人留下想象、思考的时间。
                                (声情并茂地范读,读到文章的结尾处,于老师哽咽了,学生们热泪盈眶,听课的教师嘘唏不已,礼堂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动情地)同学们,过去,有人把读书叫作“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也可以“煮”呢?原来,是讲书读得多了,才能读出韵味来,读出感情来。刚才,我一边读,一边想象,有时,我仿佛就站在病床前;有时,我仿佛就是病人的儿子;有时,我仿佛就是生病的母亲……读书时,该慢的、低的,就一定要慢下来。读书要有变化,快慢的变化,高低的变化……记住: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再来练读课文。
                                    
                                感受:朗读是一门艺术,入情入境的朗读,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精神的震撼。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如形,“口诵”如影。只有口到心到,才能读出意蕴,读有所获。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感悟与思考,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关于“重担”
                                “重担”是文中的一个重要的词,它折射出的是母亲的艰辛,教学时,于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课堂实录]
                                师: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字,另一只则看到字的背面。也就是说,我们要读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现在,当我们用一只眼睛看重担,那就是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当我用“两只眼睛”读“重担”,仅仅是挑的担子吗?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觉得是家庭的重担。
                                 生2:我觉得是生活的重担。
                                师:家庭的重担,生活的重担!还有不同的理解吗?重担仅仅是挑的东西吗?
                                生3:还有抚养子女的辛苦。
                                师:除了子女还有谁?
                                生:还有老人!
                                师:对,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担子都压在母亲肩上。吃的,穿的,花的……都要母亲来提供。“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悉心地照料。“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操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儿女即将远行的时候,母亲的牵挂……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这样理解“重担”,就是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定要学会读书!

                                感受: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学会思考。正像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于老师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我们如果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斯霞语)于老师研读课文之透彻,引导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关于“细节”
                                (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读)
                                师:看起来平凡的动作,普通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人。再一起来读。
                                (生齐读:护士把旧床单拿走……)
                                :看于老师写两个字——“细节”,这就是细节,最让人感动、难忘的,不是大海的广阔,不是高山的险峻,而是小草的茵茵,溪流的潺潺……母亲、儿子以及护士,都是通过无数的细节感动我们的。
                                师:你们看,护士夸奖母亲,她却“笑了笑”,不让人家说,而且说“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就是细节!伟大就在细节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1:母爱是无私的,不应该用语言来表达。
                                生2:我觉得她很谦虚。
                                生3:母亲平凡而又伟大。
                                生4:母亲不想让儿子感到心疼。
                                生5:她没有把这些事当成是丰功伟绩,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生6:为了儿女能茁壮成长,母亲心甘情愿。
                                师:是啊,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同学们,这就是透过细节用心去体会母亲的无私。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我觉得,准确地说,应该是母亲的胸怀!
                                 感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
                                于老师的语文课,因细节而闪烁着一种流动生成的变化之美。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
  作者:周晓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有幸聆听于永正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了豁然开朗之感。于老师执教的课堂是朴素的,因为他让学生尽情地读、思、感、悟;于老师的课堂上,语文是灵动的,因为学生学习语文是一种快乐,不仅爱语文,而且不自觉地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领到生活中。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答:好。并书写课题。)
                        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读一读课题。(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生读课题,速度较快,声音洪亮。)
                        师:轻一些,慢一些。第一次抱母亲。(生再读课题。)
                        师:再轻些。第一次抱母亲。(生第三次读课题。)
                        师:再慢些。第一次抱母亲。(生第四次读课题。)
                        赏析:课题,文眼也,亦是感知课文的第一道门槛。于老师的课题朗读训练,没有繁琐多余的分析,自然而又扎实,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大声而又快速地读完课题时,于老师引导学生慢些,再慢些,轻些,再轻些。朗读和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作者对母亲的爱在学生读课题中喷涌而出。
                        片段二
                        师:你以为妈有多重?这都是一种责怪,而不是责备,责备太重了;也不是抱怨、埋怨,埋怨又太轻,少了一份对母亲的关心、着急,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想不想听于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这一段)这是责怪的语气,而不是责备的,也不是抱怨的。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好吗?
                            (生练读这一段)
                           
                        师:刚才他读的唯一不足的地方是母亲说的话。小朋友们想一想,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谁愿意把母亲的话再读一读?
                            (生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范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读出无力的语气)要体会,要想到她是个病人,这样想才能读好。刚才于老师说了,怎么样“煮书”,(手指黑板上的“煮”字)要注意这个字,读书要思考。在这里,要想,她是个病人,而且病得很厉害,(再次范读:“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一起来读,好吗?
                            生:(齐读)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最重的时候”要强调,儿子说有一百多斤,可我这一生啊,最重的时候才89斤。一起读。
                            生:(齐读)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越读越好了。
                           
                        赏析:于永正老师曾说,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形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朗读训练是由关键词入手,以生活经验为媒介,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体验到文本的深层含义。为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话,于老师以“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当角色,体会情感来读母亲的话,在学生还有些欠缺时,他又提出“要体会,要想到她是个病人,这样想才能读好”,并辅以范读。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教师、文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课堂的确可称为朴实、扎实、真实。
                            片段三
                           
                        师:母亲的胸怀是最宽广的。你想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游子吟》吗?(生齐答:学过。)你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掌声。(全班同学鼓掌)是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就是他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得再多,也难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记住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
                            (生在书上写,师在黑板上写。写完以后,师又将末尾的句号改为叹号。)
                           
                        师:同学们坐好。此时此刻我第一句话要说的是这一句诗,我第二段话要说的,想不想知道?(师拿出一个笔记本)想不想听于老师读第二段话?(生齐答:想。)谢谢大家。
                           
                        师:(读自己写的读后感)《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别人的年迈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去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
                            (于老师读完,台上台下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赏析:语文的重要特点就是一个“情”字,于老师特别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在升华这篇课文的思想时,他避免了机械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他以自己对《第一次抱母亲》真切、感人的体验引领学生,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展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试想,在这种境界里,学生的心灵怎不会为之一颤,文本的深层含义学生又怎不会刻骨铭心,久久难忘呢?
                        (作者单位:万年县六零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个看法我是早就有了的,而且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以前只是觉得大家都明白,无须多说,所以没写。近来听了不少课,又读了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才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一说。因为这个结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还是让实践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一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的高考成绩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名叫“语文实验室计划”。“计划”规定:高中的每星期的六节语文课,两节由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一位教高一的语文老师大不以为然,悄悄推开教室门,对读书的学生说:“别听李校长那一套,不讲怎么行呢?”于是又讲起来。此事被李校长知道了,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出一张语文试卷,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结果,李的儿子考了83分,侄女考了84分,均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0点几)。李校长笑问:“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老师们默然。
                                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时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多读,居然就成了!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二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没有典型意义,高中生具有自学能力,当然可以这样做了。好,我们再举一个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个普通班的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的中学老师们经常抱怨说,中学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小学老师没有教好。小学老师当然不认账——你们怎么把责任推到我们小学老师身上来了?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呢?
                                1997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它学生排名也很靠前!而且,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杨巧云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她拿出保留的一部分同学写的日记给邓治安主任看。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有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关羽》,让邓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但他胸无全局,以至于把刘备的事业葬送了。日记中,学生把关羽哪里忠义,哪里胸无全局,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在这个班里,日记只是一种形式。许多日记有题目,实际上是“作文”。我对邓老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她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彩!”邓老师接着说:“全区3000名小学生统考,前17名都是她班的学生,这叫大放异彩!”
                                杨老师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读到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无学可上了,只好回家务农。书包里装的一本从学校借来的《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他不知读了多少遍,以至于许多回目都能背下来了。他一边务农,一边继续找书读。其间读了《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名著。有的似懂非懂。17岁那年,他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取了镇上办的中学。教国文的丁约斋老师说冯读的书比别人多,悟性好,说他肯定是“书香门第”。冯先生说,他是真正的“稻香门第”,甚至是“饥寒门第”。丁老师对冯其庸十分器重,这使冯很受鼓舞。冯先生说,丁老师有三句话深深地影响着他。一句是:“读书要早,著书要晚。”冯先生后来虽然又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但读书仍不间断。第二句是:“读书要从识字开始。”第三句是:“写好了文章自己要多看几遍。”
                                冯其庸先生说:“我现在快八十岁了,回过头来想想,丁老师的这几句话,仍旧是对的。我现在无论是读书和写作,总是不敢忘记这几句话。而且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自己的古文学得功夫太差,自己写好的文章更要多看几遍,五到十遍才敢放手!”
                                丁约斋老师怎样教语文的?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冯先生的例子,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
                                四
                                《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升入小学五年级,教他语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剧演员。这位“门外汉”,不会讲解,但会朗读。这不奇怪,因为他文化底蕴深厚,能说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又是演员,感情丰富且又善于表达。山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这么纯正的普通话,第一次听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读!李振村被徐老师的朗读感动得泪流满面。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这位老师还经常朗读课本以外的优美文章给学生们听。下雨了,教描写下雨的诗;下雪了,教描写下雪的诗。学了,就叫背。李振村痴迷语文了。徐老师看李振村作文写得好,说:“一个未来的作家将在我们村里诞生!”并偷偷送了几包书给李振村读。那年头,像茅盾的《林家铺子》、茹志娟的《百合花》都不准看的。徐老师在李振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梦想、憧憬和向往。激情和梦想,带着少年李振村一头扎进书堆里而不能自拔。在那个文化荒漠的时代,他竟读了五十多部长篇小说,包括我国古典四大名著。1981年高考,李振村数学虽然只考了40多分,但语文成绩优异,被山东大学中文系录取。现在,他真的成了作家,人刚到中年,便著作等身。由于长期和语文教学打交道,他还成了一个语文教育家。
                                李振村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里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就凭这几句话,看李振村先生是不是语文教育家?)
                                徐老师没学过教育心理学,没学过语文教学法,更没学过课程标准,但他知道激励,知道读书的重要,还知道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呀,下雨天教写下雨的诗,下雪天教写下雪的诗,还有比这更“情境”的吗?梦想和憧憬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发动机。让学生充满幻想,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这是徐老师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和一位作家的宝贵经验。细想一下,做到这一点难吗?——不难。
                                五
                                说说高林生吧。
                                高林生和李希贵先生一样,现在也是大名鼎鼎、蜚声全国的教育专家了。高林生是我的学弟,在徐州师范学校读书时,他比我低一级。后来,他当了我们鼓楼区文教局的副局长,我才忽然发现他比我高,便不敢直呼其名了。现在他下台了,我觉得他又和我一样了,便又叫他高林生了。
                                林生考入师范时才15岁,是个穿大裤衩的孩子。一天到晚手拿竹板或月牙板(说山东快书用的铜板),说着、唱着过。长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长篇快板书《奇袭白虎团》,他说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数、理、化成绩勉强过得去,数学偶尔还考不及格,但语文成绩优秀,可是即使上他比较喜欢的语文课,也很少专心听讲。干什么呢?偷看课外书。因为——用他的话来说——课本中的那些古文、古诗,小时候就会背了,课本中的现代文,看一遍就差不多记住了,所以就不想听老师说了。这倒也是,谁叫他过目不忘呢!然而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位居榜首,有时也得过二三名,那也相当于榜眼、探花。这就应了李希贵先生的那句话:“我们(指老师)讲的,有用吗?”
                                说到背古文,那得从他父亲说起。高林生家学渊源。其父是中央大学的高材生,通古文、谙音律。解放后,在徐州第一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一部《论语》,一部《史记》都烂在他的肚子里。高林生幼承家学,在父亲的管教下,《古文观止》中的多数篇目都背下来了,而且至今不忘。高林生说,他父亲教他的方法很简单,给你一本带注释的《古文观止》,给你一本字典,学去吧!读懂个七八分,就背诵。那才叫真正的“自主探究”呢!背不下来,不给饭吃,有时还打人。林生说:“我小时候贪玩,坐不住。老爹不得已才打几下。但戒尺对我确有震慑作用。”我打趣说:“看来光有要求不行,还得有得力措施。‘不打不成才’,这话至少对你适用。”高林生嘿嘿一笑,说:“这叫因材施教!开始是老爹逼着读书,后来尝到了甜头,对读书有了兴趣,不叫读也读了。”这是真话。林生现在家里四壁皆书,可谓坐拥书城。他的学问真是自己读出来的。对不愿读书的学生(其实多数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读书的),采取点强硬措施(当然不是体罚),一旦尝到了甜头,有了兴趣,养成了习惯,不就成了吗?高林生的父亲不就是这样教语文的吗?
                                必要的管教是少不了的,该严的还要严。孩子毕竟是孩子。
                                六
                                谈到习惯,不由想起了我自己的学生时代。
                                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了小学的。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到了四年级,张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到了五、六年级,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中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写一篇大楷,写四行小楷。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著都有画书。看了画书,便想看原著。我读的第一本是《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遇到“诗曰”,“有诗赞之曰”就跳过去。记得
                                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得不好”!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后来又读了《水浒传》,一者喜欢书中的人物,二者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读初中一年级时,受到李老师的启迪和激励,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竟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又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成了读书读报的习惯的奴隶。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怎样教语文?我的老师告诉我: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七
                                我正是从我的老师那里,从我在实践中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思索学会了教语文的。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另一方面,要有责任心。作为老师,对学生要负责。例如识字、写字,必须读正确,写正确,写规范;不放过一个读错、写错的学生。写字时,每个学生都要认真“描红、仿影、临帖”,不可“想当然”地写。例如读书,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决不放过。至于读得有感情,则因人而异了。再如读课外书,背古诗文,必须认真落实。只要老师认真、顶真,多数学生还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当然也要因人而异。
                                还有一点,老师要善待学生。老实说,我并无多大能耐,读书没有张庆和和高林生多,但我特别喜欢学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能想到每个学生的心眼里去,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生不断地感动着我,我也要求自己不断地感动着学生。我深知,教材中的人文性远不如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
                                八
                                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到了山东龙口市实验小学。我想以龙口实小的宝贵经验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或者说作为本文的归纳吧。龙口实小的孙宝书校长搞了一个“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他的办法比我简单得多,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我们去考察了,也听了课。老师们的课上得并不比我们好多少,教学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考察过龙口实验小学后说:“别小看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这是教语文、也是学语文的规律啊!”
                                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近几日,接连到一所中学听语文课,很有些感触。特别是针对该校一名老师的《春酒》一课,就当前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感想。
                  这位老师的课,从课题引入,到字词认读,到文章品读,最后到扩展练习。整个环节(或过程)进行得比较自然而顺利。但就课文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读,却把握的不够到位。
                  先把这节课做简要的呈现:老师在梳理并认读了生字、生词之后,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读课文。被指定的一组学生不加停顿、语气急促地鱼贯而读。在这组学生朗读的十几分钟内,由于没有适当的停顿,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都没有感受到美的享受;而教师呢?只是总体评点,指出了上述朗读的的不足:读速太快,不能读懂文义云云。紧接着,又让学生快速阅读,之后,做品读分析。一节课在这样紧张的“初读”、“速读”和“品读”中结束了。
                  评课的时候,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充分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很少,特别是针对老师指令一组学生在急促中朗读课文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纷纷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认为学生既没有情感体验,又没有品味理解,纯属走过场。授课老师也承认说,当初就想打断学生,又怕耽误了时间,或影响了整体性,就只好先让学生读完,然后再一并评点。殊不知,因为没有及时制止并做针对性辅导,几乎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学生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呢?我引导参与听课的老师就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流利的读做了重点研讨。并结合对这节课的评议,我适时将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于永正先生的阅读教学观和授课实例介绍给大家。
                  《人民教育》2007年第九期刊登了于永正先生执教的两节课堂教学实录,名为《有一种爱无法泯灭——<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还刊登有于先生谈阅读教学的一篇文章《我的坚持与忧郁》。
                  评课前夕,我仔细拜读了这两节课堂实录,还有于先生的这篇文章。评课中,我引领大家走近于永正先生,对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做深入的学习领会。
                  读于先生的文章,我们深感他对语文阅读实践的至高重视。让我们先来领略他对阅读的深刻理解吧。在于先生看来,“语文学习首先得多读多背,这样,课文中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都不会有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感训练就有了,语言的内化也就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
                  于先生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好多人把阅读课上成了理解课。这是个误区,”他进一步解释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再创造。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
                  “语文味在哪里?在朗读里。
                  更多的“语文味儿”在文本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老师要具有“看到纸的背面“的能力,即能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老师品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品读、鉴赏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从何而来?只能从在老师引导下所经历的阅读过程中来。”
                  于先生言为心声,内含着他至深至诚的理解。而且,他的语文教学实践的正是他的思想。
                  纵观教学实录《第一次抱母亲》,全课宣扬的就是于先生的语文教学观。这里,不妨将实录也做简单呈现。
                  于先生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共有两节课,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辅导学生认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指导学生识记并写字。
                  从上述环节来看,我们的语文老师的课也基本是这样上的。而区别在于,于先生这两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由正确流利地读,到仔细的品味地读,再到引发学生感悟理解的读。真正做到了把书“煮”烂了给学生,最终“点燃了”学生心中感悟的“火焰”。
                  对照于先生的阅读教学实践和他的阅读教学思想,我们再来观照有些教师的日常阅读教学,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对阅读教学的指导,往往认识肤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罢了。关于读,一些老师往往不捕捉细节,忽视了及时地指导跟进,把“读”仅仅当作了完成教学的一个环节,也仅此而已。表现的就是为读而读,没有给予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更谈不上个性化阅读了。而于永正先生呢?指导阅读是细致入微的。比如在正确、流利朗读这个环节中,一名学生刚刚起读的时候,于先生就第一次果敢地打断学生说“停下了,读课题”;结果学生再次读起的时候,由于句与句之间没有停顿,他又打断这位学生说“读课文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还说,“读书一定要思考,还要想象。”之后,于先生范读了这段文字。于先生范读完后,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句话读完了要停,停顿的时间就是给自己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余地。”经过于先生的指点与示范,学生一下子就得到了心灵的体会,朗读即刻达到了正确和流利。
                  于先生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得多么深刻,对朗读的指导多么到位!通过于先生的一指导一示范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一些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来;或者过于迁就学生,患得患失。担心随意打断是不尊重学生吧,其实质是延误了指导和训练的时机。一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缘何肤浅,关键在于对课程标准学习思考的肤浅度。其结果是,总是将阅读中一个转瞬即逝的指导步骤不能给以足够的重视,学生也总是不能够美美的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对语言的感觉,就没有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领会改革精神,学习钻研名家之法,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让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底,让课堂里有朗朗的读书声,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于永正评《再见了,亲人》
老师们,评课,特别是当场评课是很难的一件事。《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我宁愿上课也不愿评课。但是,既然给我这样一个任务,我就要努力将它做好。在今天评课的过程中,也讲一讲我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我首先要说的是,听了张伟的课,特别是听了学生的朗读,内心里面为上海小学生的朗读感到由衷地感叹,由衷地高兴。所以,我想起一句话,什么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我说,课堂因为学生精彩而精彩。学生的精彩哪来?是因为老师的精彩,有了老师的精彩,才有学生的精彩,有了学生的精彩,老师就会更精彩,所以古人说教学相长。
    具体地说,张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下面一些体会:
    一、一个老师要上好课,首先要把握好教材,把握好与教材有关的知识。
    我所说的教师的精彩,就是要以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材处理得精彩而精彩。张伟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这节课时,有三点独道之处:
(1)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张老师善于发现哪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呢?
    第一,
他开始就问了个问题,从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代表人物身上发现什么共同的性别特点吗?当时,我的眼前为之一亮。是啊,她们都是女的,但是为什么送别的人群中女的多呢?没有青壮年男子呢?哦,我恍然大悟。这时,张老师非常自然地水到渠成地介绍了时代背景,这是我没有发现的,没有想到的。多么自然,水到渠成。这个背景从这里入手,真是太巧妙了。
    第二,
当讲到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的时候,课文总体任务完成了。张老师问了个问题,难道仅仅是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吗?那么,我们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而且紧接着让学生从课文当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这里真是太妙了,这一招比刚才那一招还妙。我在教这课时,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到书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那么,要通过字面读出文字里包含的东西,这是高层次的读书。那么,通过字里行间看一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再细看拚了三天三夜的拚,想像当时战争的惨烈场面,更想像出志愿军战士付出的血与生命的代价,那惨烈的战争场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张老师是个善于发现的人。
    第三,
课的最后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说亲人仅仅是战争年代有吗?那和平时期呢?所以,听张老师的课我最想说的第一点感受,就是张老师是个非常善于发现的人。我们经常说,把发现留给学生,要想让学生发现,老师必须首先发现。老师发现了,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果老师都没有发现,又怎么能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呢?
(2)学生朗读得精彩。
   
这使我想起了9月2日有一位谈永康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语文老师要读占鳌头》。我很感谢这个专题。老师要多读书,读占鳌头,在语文课上,学生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张老师的课就告诉我们,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我们学语文,首先要把握好语言的工具性,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前不久,我们学习新课标以后,我们确实又走了些弯路。现在,专家又呼吁了,资深的专家,真正的专家说:传授知识,仍然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当然,我们研究怎么传授,知识是不可可缺的,只是传授的方法可以研究。有的需要讲,张老师不讲130万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不讲有14万志战士牺牲在了朝鲜国土上,学生怎么会知道呢?老师要备课,备课时要查有关的资料,当讲之处一定要讲,不讲学生不知道。老师们,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学语文,首先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它的工具性,工具性怎么才叫掌握?一个是读,一个是背。上海吴忠豪教授,著名的专家,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他说: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语文就是这样,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大量地读,大量地背,还要写,还要用,读写结合,就能够学好语文。其实学习语文八个字就可以概括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是被山东龙口的经验证明了的,被各地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了的。
   
所以,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我带过两轮学生,第二轮带的学生就很有经验了。去年暑假师生聚会,我们师生太有感情了。他们告诉我,当时小学48人,有41人考上大学,其只有五人大专,其它都是本科。学生优秀的成绩哪来的?小学六年、中学六年,12年老师功不可没,但小学六年是打基础的。一学生对我说,回想教过的老师,于老师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老师很厉害。一位学生能与别人对背《三字经》,问道是谁教他的,他说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于老师教我的。
我教这些孩子的时候,教他们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我教他们背《三字经》、《百家姓》等,记忆是要锻炼的。我班小学升初中参加统考,很多孩子写的作文引用的古文的名言,很多改作文的老师看不懂。我说,这就是文化。我带孩子们玩都要玩出品味来,我带他们去春游,看到的那些盈联都让他们抄下来,背下来,不懂的我就去请教专家。所以,处处是教育的资源,要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人,有品味的人。
   
通过今天张老师的课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也坚信读占鳌头。书读好了,语言内化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一位刚刚考上北大的学生写信给在校的校友,告诉他们,要想学好语文,上课不要听老师讲。上课不要听老师讲,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我在想,如果这封信寄到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我们的编辑会不会看中,对这句话,我不是完全赞同,但他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第一,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老师的讲,老师的讲的作用是要根据课文的需要,但不要过高地估计讲的作用,因为语文能力说到底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第二,不要过高地估计语文课堂的作用,因为吕书湘、张志公先生都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真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功夫在课外,在大量的课外阅读。请我们记住课标的话,老师在课上是组织者、引导者,这是我们在课堂中的定位。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去读,培养他们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爱读书,爱他们的课本,要读字当头,不仅读好课本,还要读好课外书。老师们要记住课标中的话: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能力,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本书。课标这句话,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斯霞老师经常对我说,她教学的时候,第一是要多认字,这是终身受益的,第二就是多读书,多读课外书,第三就是要把课文讲好。越是大家,越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越是平庸的学者,才越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话,读他的文章,看了半天不知所云,越读越糊涂。
    看了张伟老师的课,给我一个启发,一定要让学生把书读好,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要激趣,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真正得益要靠课外。
    读好了,一切都在其中了,我给大家范读一段。我觉得课堂是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三者对话,适当时候,老师也可以范读。
    (于老师范读课文写大娘一段。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房子,已经炸平了。)
   
在房子后面,书上没有逗号,而我在朗读时,在处理这句时,在房子后面加了逗号停顿。这就需要研究,备课备什么。在如《只捡儿童多处行》中的一段,一个小姑娘害羞地摆弄着扭扣忸妮地说:好看,应该这样读。(范读,我们正在花下,......‘好看',......笑着、推着跑开了。)老师们,真正地把课文读好,不要写教案(全场笑声、掌声),但我不知你们的校长会不会同意。这是最好的备课。语文老师的备课很多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有的老师备课在黑板上练习写生字,校长看得见吗?有的老师一遍一遍地练习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在家里做饭时还一遍一遍地读,校长看得见吗?聪明的校长,高明的校长,应该提倡隐性的、看不见的备课,不要单看教案,教案是会唬人的。我当初写教案就是为了应付检查,上课时连看都不看。劳民伤财的事,少做。
(3)张老师的课非常简洁。
    郑板桥有句话: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好作文。当然,读书是有学问的,不能傻读。过去,有人把读书叫煮书,意思是第一要把课文读熟。老师们,没人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为什么不行?现在提倡人文精神,好多老师连话都不敢说了,有人听课专门把老师表扬孩子的话给记下来,反而把老师们束缚住了,老师也不敢批评了,也不敢惩罚了。老师们,有些专家的话,不要听的(众人鼓掌)。有的人,说我们又没有宽容,又没有同情心,又没有人文的精神,说了我们一大堆的不是,我说,你来,你到小学来。我不要你长期这样,就来一个礼拜,五天下来,你要不体罚学生才怪(众笑、鼓掌)。他们不知道我们小学老师的甘苦啊!在他们的想像中,小孩子那么可爱,都是天使啊!是吗?不见得。孩子是很关键的。为什么老在一线的,当初的老式的教育家写的文章我们感觉那么亲切?比如玛卡连柯,比如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学院派理论家们那么尖刻,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小学老师。老师们,真正当过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教育家都体罚过学生。我在广西做报告时,一位老师递条子上来,问:于老师,你讲得那么好,请问你体罚过学生吗?我说,我体罚过,而且不只一次(众笑,鼓掌)。马卡连柯那么大的教育家都体罚过学生,而且把它写出书来。我也曾把我体罚学生的事写了出来。所以,老师们,只要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到底怎么办,怎么办效果好,就是好办法。当然,我不主张体罚孩子,我40岁以后觉悟了,修炼成佛了(众笑)。我非常爱孩子,现在对体罚孩子的事看不惯。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从自己的经历中反思自己哪些是对的、错的。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逐渐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老师们,听了张伟的课,我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要不断思考,走自己的路多学习、多读书,多看报,多实践,多思考,思考出智慧。今天,广西《小学教学参考》有一篇文章,大标题就是《崇拜思考》。
   
有一个物理学家,一天深夜看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走进去一看,是他的学生。科学家问:你晚上干什么?学生答:老师,我在做实验。问:白天你在干什么?答:我白天也在做实验。科学家大怒:我问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你什么时候用来思考?我还看到一个英国作家写的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他说:我看到水壶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瓦特看到水壶开了,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造出了一台蒸气机。老师们,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就有一点差别,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平凡的人光忙碌了,最终一事无成。
    老师们,看了张伟的课,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我就谈以上三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 于永正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说写训练实验开拓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对我们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很好的指导价值。读他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常被他独出心裁的设计所折服。于老师用他无穷无尽的智慧,把每一个口语交际都设计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细细品读,均如一道道大餐,让人回味无穷。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一个个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浮出纸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
      一、重情境创设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克服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没有目的、对象的弊端。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使训练具有实践意义,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而于老师的创设情境之巧却常常让人拍手叫好。于老师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等方法进行说写训练。这种在一定环境中的说写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大激发学生言语交际的积极性。正如杨再隋老师所说:“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致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生,妙笔生花。”
      案例一:
      在《当解说员,写通讯报道》的说写训练中,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黑板上挂着“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横幅会标。同学们好奇地看着。)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看看是哪两个队参赛的,各有几名队员参加,裁判员是谁,比赛结果如何。
      (3名戴兔子头饰,3名戴猴子头饰和1名戴大象头饰的同学上场。大象为裁判。两队将进行比赛。)
      师:谁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生:今天参加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是兔子队和猴子队,每队有三名队员,裁判员是大象。比赛结果,兔子队获胜。
      师:说得不错——我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刚才是练习,不是正式比赛。告诉大家,正式比赛的时候,动物王国小蜜蜂电视台现场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说员,想请我们来担任……
      然后引导解说员介绍双方队员,介绍比赛情况……
      案例二:
      这是于老师创设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交际情境:
      (上课铃响,于老师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
      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告诉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谢谢小朋友。我再把这个通知说一遍。(说完,走出了教室。)
      (于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纷纷举手。)
      二、重随机批改
      听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读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于老师堂堂使用随机面批的方式评点学生的说话和习作。
      学生说得好,用词用得准,于老师就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好在哪里;学生用词不当,于老师就随时指出学生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学生选用准确的词语。更让人佩服的是:“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话怎么说才得体,词怎么用才准确,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于老师对这两种情况下出现的语言现象都能准确无误地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我想: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时改,收益面大,见效益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认真推敲用词的良好习惯。
      常常感叹于老师捕捉学生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那么强,暗暗佩服于老师扎扎实实的语言基本功。每每听到此,仿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不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
      案例一:
      师:还有人这样写字。(老师的眼睛离本子很近很近。)
      生:这位小朋友离本子太近了。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离本子很近。
      师:近到什么程度?谁来形容一下?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都快碰到本子上去了。
      师:“碰”字用得好,很形象。
      生:眼睛都快跟本子亲嘴了。
      师:你说得真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4: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