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讲座材料:阅读兴趣培养与阅读能力提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怀源:各位老师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讲,第二讲的题目是──阅读兴趣培养与阅读能力提升。



当我们问很多作家应该如何去指导学生阅读?很多作家都会给出相同的一句话,相信大家也听过,“阅读还需要什么指导?只要给他书,让他去读,学生自然就学会阅读了”。我们很多老师可能也抱持着相同的观点,认为阅读就是让学生有书读就可以,认为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就会有兴趣。其实我认为不是这样的,阅读不仅要有书,而且需要我们去指导。很多老师也问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也想问老师们,你认为孩子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阅读或者对其他的学习最有兴趣?我想大家会慢慢地找到相同的答案,就是当学生听得懂,学的会,知道的多的时候,他就会对这件事情,会对这个学科的学习感兴趣,对阅读同样如此。学生要具备阅读的兴趣,首先要应该读的懂,能够和文中的人物进行沟通,能够和作者有情感上的交融,能找到相同的感觉,也就是共鸣,这个时候孩子才会对阅读本身产生兴趣。对我们学校体制内的阅读教学而言“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持续”大家思考过没有,其实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能够读懂文章,能够理解文中每一个他感兴趣的词语的意思。学生的慢慢地知道了越多,他就越有感受,就会对阅读产生自己的兴趣。



所以,我们先来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如何让学生增强体验,读懂文章,才能使学生产生能够和文中的人物沟通对话的过程。



下面我出示的这篇文章是我在上一讲里边简单提到的《桥》。大家看这篇文章,很多老师可能也比较熟悉,这篇文章的字数不是很多,但是有他本身的特色,是什么呢?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他用非常简洁的语言,用典型环境当中人物的表现来表达人物的形象。这篇小说我们如果想让学生读得懂的话,就应该明白怎样把学生的体验结合起来。上一讲我已经提到了,我们可以给学生讲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某些人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抱着什么情感,这是对这篇文章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下面我们来看,我们对这篇课文中人物的内心应该怎么理解,怎样贴近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这篇文章根据它的特色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计,老师们自己也可以思考。如果我们把所有描写洪水的大雨的这些自然环境的文字去掉,然后去感受人物的表现,这样读起来就非常地突兀。怎么样才能把人物的内心表达出来,就得通过周围环境的这种剧烈的变化。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碰过最大的雨或最大的山洪或是最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他的内心有没有这种恐惧,他的那种恐惧是源于什么?其实是源于人类自身的对大自然的本质的恐惧。这时候我们就加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中人物的这种情感的对接,就能让学生体验到那一群人的恐惧,才能凸显老汉信仰的坚定与崇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读得懂这篇文章,他就会懂得这个老汉。学生除了知道身边的人有人出于善良,出于信仰来这样做,也能体会到一群逃命的人对于生命的那种渴望,对于自然的那种恐惧,才能更加地体会到双重的更多层的含义,而不是只凸显老汉一个人,这样就建立起一种联系。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还要去了解小说的结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小说的结构呢?我们可以把这篇故事读给学生听,在某些点上我们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下面的情节是什么。尤其是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情况下,我们给他去读。比如说我们在“人们跌跌撞撞的向那桥拥去”在这里停下来,下面会发生什么事,让学生去猜测。然后我们还可以从“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在这里下面会发生什么事儿。我们还可以从“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它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停下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儿,还是不发生呢?后面出现了一位老太太,她就是这位老人的丈夫,她来祭奠他的丈夫和他的儿子,就是那个年轻人。这样我们也是让学生懂得故事结构的推进,学生就真正地能够读懂这篇文章,就会建立自己的阅读兴趣,他在碰到类似的文章或者是下一篇的文章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试着去推测,试着去感受人物的内心,那就是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自己的内心的追问来理解文中的人物,这样就架立起读者与文章的作者沟通的桥梁。这就是我们如何加深体验,让学生去读懂一篇课文,所以不管这篇文章的年代离这个我们现实有多远,我们都能够和作者进行对话。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阅读教学中要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词语教学。大家在新课标实施以后,对词语的教学,可以不客气地说是在削弱了。我们有些词语是让学生自己去查,自己去感受,或者自己去讨论,甚至是有些老师就不再进行词语的教学了。其实词语的教学是我们汉语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词语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自己背过意思,或者说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或者是查出字典里边词语的简单的意思。当然词语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但是还要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在里面。



词语教学第一方面应该是发现词语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看斯霞老师《我们爱老师》的这个案例中他对“关心”这个词是怎样来引导学生来一步一步地理解的。比如说“关心”是什么意思,这个是我们平时词语教学中比较容易问到的话,但是斯霞老师在后面又追问了一句“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这就不一样了,这就一下子搭了一座桥梁,这个桥就把“关心”这个词从课本当中直接拽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学生就会想到在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那知道关心的意思以外,他也知道了关心有哪些行为,可以作出哪些事情来。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斯霞老师这个案例非常简单,但是给我们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很多词其实是和我们的内心结合在一起的,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所结合在一起的。我觉得通过这些结合在一起才是词语的现实意义。



第二,进入词语营造的意境。我们看霍懋征老师在执教《月光曲》时有一个片断,他问“清幽”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但是老师是怎么说的,他说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屋,但是在月光下像批上了一层银纱,显得幽静、美,这才是清幽啊!你看霍老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又尽情的描述,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清静而优美的环境当中,让他们通过老师的描述来理解我碰到某种情境的时候,这种情境才叫清幽,而不是清静。再看看他的其它片断,老师说“什么叫微波粼粼?”学生说形容海中波浪不大,这个意思是通的,但是老师说“微波是小的波浪,但是被月光一照,粼粼怎么样?”学生就反馈出来,不光是波浪大小的问题,还要像粼一样闪闪发光。接着老师又对这个词语进行了描绘“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怎么样?撒遍了磷光。”就把学生带入到海面波光粼粼的意境之中,并且是微波,小小、动态的。这就是词语营造的情境,一定要让学生走入这种情境。



我们再来看,我们要发觉词语的表现力,我们看袁榕老师执教《狼和小羊的》的时候,老师说“这个时候狼不想再争辩了,龇个牙逼近小羊。想想这个时候狼是一副怎样的神情?它有哪些行动?”学生就进行想象,老师接着说“狼逼近小羊大声嚷”,“嚷”是什么意思?学生来解释,“嚷”就是大声喊,老师说,我们把“嚷”字换成“喊”字行不行?学生说行。但是这里为什么用“嚷”不用“喊”呢?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里面包含着无理取闹,“嚷”就是故意用那种声高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那点龌龊的想法。老师就通过对学生的这种比较,让他比较“嚷”和“喊”的用词的不同来理解词语的表现力。表现什么?表现人物的内心,表现作者的情感都在这里面,所以说要来了解词语的表现力。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通过词语教学来掌握词语的解释方法。大家可以看左先生在执教《伟大的友谊》的时候,有一个片段,片断当中老师说“同学们注意,这个‘汇’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就是“寄”的意思,左老师又说“有一封信请你寄一寄的话,能不能说有封信请你汇一汇?”学生一听,对啊,不能用这个词啊。同学说“汇”是“送”的意思,老师又说了“这支笔你送给我,能不能说你汇给我?”。学生又体会,对啊,“送”也不对。“汇”是什么呢?“汇”是寄钱到某个地方去,学生最后理解了。老师说“汇”有“寄”的意思,我们平时是这么说的,爸妈每个月都要寄钱给奶奶和外婆,但是书面语言“寄钱”,一般都用“汇款”或“汇钱”。大家想一想,左老师在这里面渗透的解释方法是什么?学生用相同意思的词语来代替“汇”字的时候,左老师会用一个词,用一个生活的情景来问他“你说这样的代替,究竟准确不准确?”最后学生体会到“汇”有一个专用的领域,就是“汇款”或者“汇钱”,这样学生就掌握了词语的一定的解释方法。



我们再来看片断二,左老师执教的时候,他说“厌恶”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厌恶”是恼恨的意思,还有的学生说是令人憎恨讨厌的意思,还有说是对某一些事物或某一些人感到十分反感。老师就说“你背了词语手册上的话,你能不能自己来说?”大家注意,学生会去描述或是记住字典或是一些教辅的资料,老师碰到这个的时候,怎么样来教给他解释词语的方法?就是非常有效的一句话,就是左老师的这句话“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可以说对人产生反感,老师又说可以一个字一个字解释。他启示学生,我们把“厌”和“恶”拆开来,“厌”是什么?是讨厌;“恶”就是反感,厌恶就是讨厌加反感。他比学生单独说的反感,说的憎恨更丰富更完善。拆字就是解释词语的一种方法,两个字的词语我们把它拆开来解释,这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词语解释的方法。其实通过这样的拆解,学生对词语的解释有了更多的切身的体验,在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他可能会有意识地去用。比如下一次他碰到其他词语的时候,他会想一想,老师上一次是让我那样解释的,那我再来拆开来试一试,看能不能解释出这个词语的完整的意思。其实解释出词语的意思本身可能并不重要,大家想一想什么最重要?思维最重要。老师让学生去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一是调动了他过去的语言积累,二是让学生去思考,我应该怎样准确地描述出这个词的意思,我怎样通过原有的词语来表达这个词语的。学生在头脑中就要不断地检索,不断地去找一些词语来表述这个准确的意思。其实这样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在词语教学当中,让学生的思维也动起来。



我们下面再来看一看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候的一个片断,学生说“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我感觉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这个时候老师就板书出这个“奔”字的两个读音,一个是bēn,一个是bèn,奔跑的奔,一个是奔向远方的奔。老师说奔(一声)和奔(四声)有什么区别吗?你们查过字典吗?学生就开始想了。这个也是老师把问题抛出来促使学生去想,bēn和bèn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有的学生就得出来了,说bèn是有目的的,有目标的,有方向的;bēn是无目的的,无目标,无方向的。老师这个时候就表扬了,文字是不是有温度的?从奔(四声)字体现出嫦娥奔月中的“奔”应该是怎么读,是嫦娥向着月亮去。老师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词语需要解释的时候,他得到什么样的方法?他得到同样一个字,同样一个词读音不同的时候,他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体会到一种心情表达的时候,应该用不同的词语的这种不同的意思。比如说“爸爸直奔医院”,这个奔(四声)是向着医院直接就过去。老师又通过举例“嫦娥奔月”,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奔”字基本的含义,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就可以看到词语教学可以多方面多方位甚至是多角度的来进行。



刚才我们举这些例子除了薛法根老师的以外,其他的相对现代的教学而言,可以说是年代比较久远的,那都是斯霞、霍懋征、袁瑢这些老师执教的课例。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再反观那些课例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这些老一辈的教育家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真的把教书与育人完美地结合起来,哪怕是在词语教学这个小小的方面。学生真正的能够体会到一个词语包含的那种情感,那种温度的时候,他怎么不喜欢阅读呢?他怎么能不喜欢咬文嚼字呢?怎么不会深刻体悟这个词的本身的意蕴呢?所以说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当中生动起来。词语就像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老师们一定要握住这把钥匙,那样我们就可以开启学生学习语言之门。学生握住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自己走进文字的大门,进入无限的广阔的语言空间。词语教学有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解释词语发现词语构成的规律,有意识地积累词语,运用词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当中不能只是让学生查字典,知道词语的意思,不能只是让学生把词语抄写在本子上,在考试的时候会写就可以了,应该有更多的更广泛的天地。



在词语教学当中,以上两点就从两个方面来告诉大家如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地有兴趣地学生才能喜欢阅读,只有爱上阅读的孩子才能够在阅读方面有深远的目标,将来有比较好的发展。只是有兴趣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阅读教学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没有阅读能力,学生也不会有阅读兴趣。



第三个方面我们就谈一谈阅读教学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对于阅读能力有这样的一些描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课程标准中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位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各学段可以有侧重,但是不能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是课标的描述。还有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这又是两个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评判这个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是课程标准从六个方面理解、欣赏、感受、评价还有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前四个是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后两个更倾向于学生阅读的过程。除了课程标准的描述以外,我们再来看几个观点。一是祝新华先生把阅读分为六个层次: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二是李俞明司长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人的核心能力就是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信息。我们提取这个信息,就可以看出阅读从语言学的角度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收集、加工、创造这三项能力。在国际阅读能力测试当中,考察的内容又大概分为四个方面: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其实这些观点综合起来以后我们会发现它有一些交汇的地方,就是有一些是相同的。有一些在描述上可能是不同的,但是通过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知道阅读能力是真实存在的。你不信咱们来看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能力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说明。第一,阅读能力从方式上说有默读、朗读、诵读、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词语描绘上有词语理解、联系、体验、感受、积累、复述、体会、把握、了解、辩别、推想、领悟、揣摩、体味。大家都在不厌其烦地来解读阅读能力,就说明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巢宗祺教授是怎样看待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巢宗祺:课标中关于阅读能力里面提到过,有默读、朗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这些方法就是从阅读的方式上来说的。这些阅读方式各有各的用,各有各的功能。



语文大量阅读当中运用的最多的恐怕是默读了,所以我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默读能力。有的人小时候没有培养好,长大以后甚至到老了,他还是读什么东西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来。他不会默读,所以影响速度,有的时候,效果也不好。



朗读的作用一个是练习大脑的发音器官或者是视觉器官,眼睛到大脑再到发音器官一个联动的机制。同时也练发音的活动。朗读的情感的投入,语音的发音的正确都在当中得到锻炼。



诵读这个概念,是在古代经常强调这样的。其实诵读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来讲,诵读可能是包含着朗读、背诵,朗读、朗诵等等,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诵读的作用,我在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的时候就谈到过了,诵读有哪些作用呢?我们课程改革特别重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精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把语文文字运用的精妙的地方给指点出来,引导学生去读这是精读。这要下功夫。实际上有时候我们可能是关键的地方要下功夫仔细看,一般的地方眼睛一扫就过去了,这是阅读要做的事儿,而浏览就是快速地从里面提取信息。



又有人提到课程标准里面有些通过阅读要达到的一些目标,比如说理解、联系、体验、感受等等。这些其实多数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不同的表现。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表现,有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表现。有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提到什么是理解啊,什么是领悟啊,甚至什么是了解啊,这里都差不多,将来我们要做这个工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一个约定,什么是理解?什么是了解?过去我们好几个学科在考试方面,考试说明都归做一个大体的解释。按照这样的想法,“了解”是知道的比较多,“理解”是要了解这个意思,然后用我们的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解释,我们在这方面当然还没有做一个严格的鉴定。有几个地方我们要做一个比较,比如说理解和感受。“感受”是通过感觉器官去接受信息、感受信息,“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提高的,道理上,从理性的认识上能够把握的。在这基础上还有一些感受、体悟、体味、领悟。领悟是一个总体的综合的把握,而体悟体会是要通过感受器官去感受信息,然后获得自己的品位。这些词语在目前的课程标准还没有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做这样一个界定一个分析还需要一个研究的过程。而且这个是需要大家约定的,我们希望在这个方面做深入的研究。现在我们要关心的是什么呢?就是从哪些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李怀源:刚才我们听了课标修订者巢教授对于阅读能力的观点和看法,或者说对课标的一些认识和解读。阅读能力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的,是不是我们每天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把12个学期所有的课文都教完了,我们的学生就想当然地具备了课标当中所描述的这些阅读的能力了呢,其实不是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课文和语文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更提倡的是用课文去教语文。对于教课文和教阅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怎样才能把课文教好,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们来看一看,台湾小语会长赵镜中教授是怎么样来看待的。



赵镜中:政府开始做这样的一个教改,到了2006年他们又参加了台湾也参加了其它地方的教研,结果香港第二名,新加坡第四名,台湾第22名。我自己在教育部工作,在做阅读教学这块儿,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我们知道教课文不等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虽然知道但是我们怎么去讲,怎么跟老师谈没有用,因为整个社会氛围还没到那个地方。讲没有用,去考吧,考出来的成绩就不理想。



我们看一下这是国际间对阅读能力的鉴定。我看过大陆的课纲,你们现在应该叫做课标,我觉得大陆的课标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不是在这边就故意说好话,我现在正在做这样的比较研究。因为台湾大概在2002年公布了最新的课纲,之后接下来8年内要推出新的课纲,我们单位就负责要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国际比较研究。我手上都拿着各国的课纲在对照,我们确实看到了大陆课标里面听说读写各年段的能力安排,各方面我觉得是蛮清楚的,不繁琐。台湾新的课纲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能力为导向,我们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唯一的问题是能力导向是有分段能力指标来牵线的。我们把语文的能力在国民教育界分成三六九,三年级六年级跟九年级。第一阶段,小孩子应该在三年级达到这些能力,就是所谓的最低标。问题是到第一阶段这三年,他达到的听、说、读、写、注音、符号六项,每一项洋洋洒洒列了数十条的分段指标。所以到三年级我们的孩子要达到一百二三十条能力指标,太繁琐了。老师在执行上有困难,可是你看国际间,他们对阅读能力就是这几条就够了,就清楚地标识出国际间认为一个公民应具有的阅读素养就这些,学生能够理解并能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



很重视运用、理解和利用,不是只有接受。能够从阅读中学习,所以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先知。当然语文的相关知识技能,一些词汇、篇章、结构这些概念也是知识。但是除了语文知识之外,阅读可以学习科学,阅读可以学习社会,阅读可以学习艺术人文。孩子要通过阅读来学习,然后参与学校中,社会中的社区活动。阅读应该是有一种乐趣,就这么简单,不管他是小学中学大学都一样。那语文的知识结构是不是像数学或者科学知识结构有系统呢?一般来讲是没有的,不是很早就推进了所谓的集中事实大量阅读嘛。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累积了相当的量,台湾累积知识的常态分布,一到六年级的识字量基本上都差不多,而且这个都不重要,不是说你哪个字你一定要先认识,不然你就不能学了。所以语文课的特色不像科学和数学,它需要有它的结构性,2006年国际间对阅读能力是这样子鉴定的。反过来我们自己教学的现场,我们写出来的教学目标是不是会导向这些,还是其实没有导向这些。在台湾我们看出来,我们没有导向这些,所以我们去参加比赛,我们的成绩单就不好。而他们会考试嘛,需要测验,他们刚才的那五项,把素养转化成具体的指标,然后由指标去命题,才能够检测孩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要测的主要不是文学故事体,他要测说明文。所以我们阅读最大的一部分就是说明文,也是生活里面最大的一块儿。我们需要阅读是因为我们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资讯,解决我们的生活。文学的阅读其实多半是陶冶心情,但是文学是介入文化的非常好的桥,文学又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所以在语文教学里摆脱不了文学,这个是没有话讲的。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只教文学,更重要是教一些实用性的文章,然后会写这样一些测验。他的题目是这样出来的,出来题目之后,他会做一些问卷。因为考试不见得的准,他还要做一些现场的访谈问卷,所以我们基本上相信这样一个国际组织的调查是公正的,是客观的,是有效的。



我们再来看,我们出来的成绩是怎么样的。例如他考了一篇这样的说明文:美国第一位宇航员回来后写了一本自传,描述他自己在太空中的生活经历。这样的一篇文章当然不是硬的科学性的文章,它是自传体的文章,所以里面还是有一些文学,但是包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他就会出这么一大段文字,这个女太空人谈她怎么样到太空。好象是去年吧,我们的第一位太空人离仓太空漫步。其中就写到她在太空中怎么穿太空衣,穿了太空衣之后才能出去。然后你注意到他除了说明了之外还有这种方块,这是说明性文章的特色,它不是都是叙述的,还有一些不同的,你看会有一些表格来帮助说明的。他们的题目是怎么出的:“为什么太空人需要准备几个小时才可以出太空仓,举出两个理由。”其实这个还不算太难,直接可以从文章中找到。可能文章里面有好几个理由,他只要你找到两个就好。“为什么隔壁仓里需要有第三个太空人”?这个问题还是可以从文章里找到,是可以直接提取的。“为什么作者提到太空人走进太空前会再一次抓抓鼻子”?这个问题文章就没有提到,必须读者做一些联系,做出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当他穿上套圈的宇航衣的时候,他再也没有机会触摸到自己的身体了,也许我们不会有这种经验,因为你随时都可以抓都可以摸得到。但是当你到太空里面穿上太空衣的时候,你就感受不到自己真实的皮肤了,所以他们习惯戴上头套的那一刹那抓抓鼻子。



李怀源:刚才通过赵镜中先生的介绍大家应该感受得到教课文不是教阅读的全部,它只是教阅读的一小部分。我们说除了教课文以外,还要让学生去读很多其他的读物,或者是相同类型的文章,或者是一本一本的书。但是教课文本身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目前的情况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应该先教好课文才能够再完成其他的阅读相同类型的文章,或者是一本一本的书。如果我们连课文这一篇一篇的短的东西都没有教好,那学生学习那些长文章的时候,需要那一本一本书的时候肯定是有问题的。怎样才能把一篇一篇的课文教好,其实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人对于问题的一些设计,我们就可以知道教课文不只是去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我们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做。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美国语文》当中关于阅读的一些提示。我所列出来的这些就是直接摘取美国课本每一篇课文后面直接列出来的题,没有经过任何的改动。我们来体会一下,美国语文的课文后面这些问题对于阅读的指向,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这是我所看到的这部《美国语文》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是以美国的历史为线索,选取一些美国历史时期的文章来让学生学习,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是哥伦布写的一篇文章,在后面的阅读理解的问题里我列出这样几个方面,大家可以看,有阅读理解,有思考,有评价,有应用。



我们首先来看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有三个问题。一、哥伦布看到景色之后的反映是什么?这个要到课文当中去找。二、根据哥伦布的叙述,为什么当他和船员们到达那些房屋的时候里面空无一人?这个时候光到课文里面去找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是让我们根据哥伦布的叙述去想房屋里面为什么是空无一人。这个是学生凭借文章当中的那些细节自己去推想,去猜测,这个理解就已经是在整理信息重整信息的基础上再去理解了。三、哥伦布打算在这个岛上停留多长时间?文中没有给出详细的直接的说明,这个要让学生自己去想,要去文中找相应的信息来证实自己的推断。这些是关于阅读理解的,也就是说只有学生理解了,才能够有回答这些问题的权利。



第二再看思考,它列出了解释、评价和应用这样的三个角度。第一,你怎么判断岛上的美景给哥伦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课文中找证据。它括号列出来要证据支持,这就需要学生再细读这篇课文去找一条一条的证据,直到把所有的证据都找出来。第二,思考哥伦布选择送回西班牙的样本最大的初衷是什么?光靠这篇文章是不能分析出哥伦布把好的样本送回去是干什么的,要结合哥伦布航海的历史。哥伦布出来就是为了发现财富,他把样本送回去告诉西班牙的女王,我在这里发现了财富,你要不断地支持我发现更多的财富,这是要学生去分析的。第三,根据哥伦布的叙述,第一次与当地人的相遇是怎样进行的。要概括哥伦布是怎么和当地人相遇的时候进行交流的,这就是解释。要凭借文本的信息,生活的经验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释这些问题。



第三个角度是评价。如果哥伦布写作的目的是请求进一步的支持,他在证明自己探险活动的价值方面做的如何。这个就已经不是对文本本身的解读了,就要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判断哥伦布价值方面做的好还是不好,通过叙述我们来评价。



第四个角度是应用。如果这篇叙述是由一名船员写的将会有怎样的不同?假设换一个角度,不是船长写的,不是哥伦布写的,而是一个船员写的,会有怎样的不同。学生怎样才能把这个问题圆满地来解决,他去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第五个,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观察船员活动的美洲当地人写的,将会有怎样的不同?你再去假设这个由当地人看到的这么一群人来到了他们的土地上,他应该从哪个角度上去写,应该怎样去重组这篇文章。这样就会发生角度的不同。这个时候的阅读就已经不是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了,而是站在写作的角度。我们换位去想从这些人的角度应该怎样去写这样一篇文章。



一共是九个问题,当然这是中学语文教材,但是我们从当中这些角度可以看到美国语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让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还有很多重要的能力。甚至我们刚才谈到的重整信息的能力、解释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伸展的能力都在里面包括了。



我们在来看《独立宣言》当中对这些问题的设计。我们可以只看括号里面的。比如说解释里面有分析,有推理,有联系。在扩展里面又谈到了表演艺术连线。他说“《独立宣言》如果作为一篇演讲会同样有效吗?解释理由?”如果是有效,他怎么样?如果是无效,那又是怎么样?这个时候就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了。大家都知道美国都靠竞选演说才能够竞选总统,这个问题就把《独立宣言》拉到生活中,如果它是一篇演讲会怎么样?因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肯定也要用到演讲。比如说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他的理由,这就是阅读。



在《美国的危机》这篇课文当中,在括号里面有归类,有证据支持,还有评价。在《普利茅斯农场》这篇课文中,在括号里面列出来有归类,有分析,有综合。通过这些大家可以看到美国的语文重视的不是文本意义的挖掘和解读,而是对于学生作为阅读个体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从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通过一些多角度来实施。其实台湾是很早学习外国的,包括美国先进的阅读经验。当然他们也有一些做法,也有一些成功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学习。但是可能也会在这个问题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碰到一些问题也是我们将来会碰到的问题。所以下面我们还是看一看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关于“阅读能力应该怎么来教”的一些观点、看法和做法。



赵教授:教课文与教阅读这两个之间怎么去区别,可能各位老师没有很清楚的答案,但是要看老师的关注点是不是有一个对照。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时候我是要做课文教学,有些时候我是要关注孩子的能力。



给大家看一个故事吧,应该让大家比较轻松一点。我来读读这个故事。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里面都做了哪些事情?



《谁的脚踏车》这个是我的脚踏车。这是谁的脚踏车?老师说毛毛虫。毛毛虫有几只脚,这个踏板够吗?这个谁的脚踏车?老师继续猜测,老师猜测的判准是什么,我们开始观察,我们开始注意细节,我们开始连接生活经验。这是我们的脚踏车,这是谁的脚踏车?注意这个车子特征,它有一些很特别地方。这些东西跟我的生活经验会有产生连接,我们是一个阅读者,会很自然的做这些反映。它的特别的地方是轮子很厚,前面有一个水桶,后面还有一个耙子什么的,什么动物需要这样的车?这是谁的脚踏车?相对起来很小,重要的是它没有把手,然后前面有一盏灯,什么样的动物需要这样的脚踏车?土拨鼠扒洞在地底下暗无天日,睡觉需要掌灯照着,然后打到哪儿算到哪儿,不需要这个把手。这么小,这是谁的脚踏车?蚂蚁?蚂蚁有几只脚?它的脚放在哪里啊?它连踏板都没有,也没有把手,蜗牛?蚯蚓?很像。它是一种菜虫叫尺蠖,它的行迹是一伸一缩,一伸一缩,所以你看他根本不需要踏板,他就用自己身体的伸缩就可以前进。您在读这个的时候没有读任何文字对不对,所以老师比较容易还原到很原始的像孩子一样第一次阅读的那种经验。我们如何去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去读懂他,去推论去判断。我们都在做,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其实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们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所以老师说是“蚂蚁”,但是想想又不对,“蜗牛”也不对。



阅读不是我们以往所说的练字识字的一个过程,阅读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由读者去建构意义。我刚才讲了课堂课文教学,我比较忧心的是课文教学的过程里面是老师帮学生建构意义,虽然也在建构意义,但是是老师帮学生建构意义。有时候孩子确实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自己能够面对作品自己去建构意义,而且最好是他建构出来的意义是符合一般大众的一种共同的观点。另外他在建构意义的过程里他又能获得更多的创意,这个是最好的阅读者。《这是谁的脚踏车》特别的地方在这儿,谁需要一天到晚地背着一个树啊,很怕热的动物背着,是吗?不是,是怕变色的动物,它是一只变色的蜥蜴,他背着树的话至少可以让自己永远是绿色的,他不用随处变颜色。《这是谁脚踏车》一样,它没有踏板,没有把手,但是大了很多倍。但是你看相对起来,其实我们成人在阅读的时候和孩子一样,我们用好多的线索帮自己读懂,我们越能利用线索就越是一个好的阅读者。这是谁的脚踏车?可能是鸵鸟的。鸵鸟是跑得最快的鸟,所以他根本不需要踏板什么的,他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沉重身体的有一个地方坐一下就可以了,他自己跑起来就很快了。特别的地方是他的把手特别地长,可能是长颈鹿,长颈鹿是脖子长,不是把手长。可能是袋鼠的。这是谁的脚踏车?这个没什么的特别的,这个是我的了。故事的结尾,小蜗牛,你的脚踏车呢?刚才有人提到蜗牛?那请问各位老师您觉得蜗牛给他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脚踏车最适合它?



李怀源:刚才,通过赵镜中先生比较有趣的演示了这样一个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教阅读的时候会使人去思考。阅读本身的意义不在于去获取多少知识,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获得发展,情感得到熏陶,同时获得语言、文字、学习各方面的基本经验。所以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两方面结合在一起的。有了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自己自愿地阅读,并且老师给他一些方向的引领的话,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升。其实学生阅读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正确地去引导,而不是抱持着我们固有的观念与方法。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地提升。



我们看一下本讲的作业。



第一,设计一个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课文的教学片断。第二,你现在是如何认识词语教学的?设计一个词语教学的教学片断。第三,在平时的教学中,你培养了学生哪方面的阅读能力,举例说明。



推荐大家读一篇文章,两本书。第一篇文章是祝新华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当中的运用》这篇文章网上有,在《小学语文》的2008年的第四期也已经刊出了。一本书是吴忠豪的《外国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书是张健鹏,胡足青翻译过来的《美国语文》,一共是上下两本,是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



希望老师们通过这样的阅读,对阅读能力的层级了解的更多一些,了解阅读能力的层级不是我们人为的要把阅读能力分成很多条目来,而是让我们感受到阅读能力应该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目标。我们在进行不同课文的阅读教学的时候,自己要有所选择。起码我们每一位老师心中要有一个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不只是阅读教学的全部,阅读教学还应该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有更多的更加完备的其他方面的认识。所以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去补充自己关于阅读这个理论的欠缺。好,这一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4: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