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复习计划及试题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五个单元的新知识和1—6年级总复习六部分。其中总复习部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3个领域,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过程。它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为了更好的搞好总复习工作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目的: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掌握上的缺陷。即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复习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⑴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⑵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⑶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⑷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⑸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⑺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⑻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⑼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⑽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⑿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⒀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⒁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⒂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数的运算。 ⑴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⑵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⑶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⑷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⑸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⑹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⑺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⑻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代数初步 :⑴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⑵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aχ±b=c,aχ±bχ=c)。⑷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⑸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⑹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⑼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⑴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⑷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⑸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⑺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图形与测量。 ⑴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⑷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⑸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⑺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 60°,90°角。⑻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⑼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⑽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分米 、厘米 、升 、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 、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⑿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⒀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图形与变换。 ⑴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⑷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⑸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⑹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 ⑴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⑵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⑶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⑷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⑸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⑹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⑺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⑼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⑽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⑿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⒀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⒁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⒂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⒃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⑴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⑵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⑶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⑸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⑹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⑺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⑻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2、可能性。⑴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⑵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⑷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⑸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⑹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⑺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实践活动。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4、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如列表、画图、猜想与尝试、从特例中开始寻找规律等)。5、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从4月下旬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到六月下旬初结束。共计85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       先把六年级下册的新知部分整体复习一遍,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做一个总结,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20课时)

(二)       进入总复习整理阶段。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整理复习1—6年级的数学知识。

  1、数与代数(25课时)(注:加*的是重点。)

*(1)、数的认识(包括数的整理)(6)   * (2)、数的运算(7)

*(3)、代数初步(5)                      (4)、机动(2)

  2、空间与图形(20课时)

(1)、图形的认识(6)                  (2)、图形与测量(4)

*(3)、图形与变换(3)                  *(4)、图形与位置(2)

(5)、机动(5)

3、统计与概率(10课时)

*4、解决问题的策略(10课时)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4、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对差生的转化,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学生互助、家长督促等。统合采用多种有利的因素,以期得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5、发挥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教师也在愉快中教,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了。

6、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复习措施:

(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教师要系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否则就把握不住目标,熟悉教材,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了解每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了解各册之间同一领域知识间的关系。熟悉教材,要求老师对每领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渗彻的了解,并把其结构图理清楚。

(二)、真正体现主体。

  “巩固与应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做题,让学生说题。练习的讲评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讲思路,让学生说方法。

(三)、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通过总复习,形成知识体系。同一类知识的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教学时它们是分散的,总复习时就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建立知识结构。

(四)、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任何一样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技能要靠训练的,因此除了做必要的基础练习外,还要进行一些变式性的、综合性的练习。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要多做题、多练习。练习不是重复,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要抓住三种形式: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这样的线索去组织练习。要训练,就要有材料、这些,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实材料,切实搞好最后的总复习。复习要注重三个环节:提取——整理——应用。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就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

学困生是个相对概念,每个班都有学困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帮助工作,小学教育是普及教育,只有注重学困生的帮助才能说“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要帮其树立起学习信心,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重复,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花时间、花精力,要长期坚持,要在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上体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六)、发展提高,思维为先。

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通过复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实践证明拟好或选好复习题是重要一环。要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典型性”,要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思。达到会解,巧解的境界。

(七)、注重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

总复习除了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整理、巩固、应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再次经历重要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经历综合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八)、科学安排复习内容,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总复习时每一个领域的复习都要先按教材安排的归类内容进行复习,完成每一个归类的复习内容后,接着进行教材中的巩固练习,再用配套的《练习册》中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然后使用相应的总复习检测卷进行检测,讲评反馈后换下一个领域内容的复习,如此完成四个领域内容的复习后,最后才进行综合检测,以确保复习效果最优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试卷免费大全,点击下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4-22 13:40:5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一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4-21 16:00:51 | 只看该作者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4-25 17:09:19 | 只看该作者
sdsd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3: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