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咫尺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帮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静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习惯受益终身。”我在8岁女儿身上,体会到了这句话可算是至理名言。作为家长;我在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时候,发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有助于他们有序地生活和学习,把家庭同幼儿园的作息制度衔接起来,更有助于他们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我女儿所在的光华路幼儿园非常注重家园合作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也经常和老师在一起商量孩子节假日作息时间的安排。

首先;我主动向老师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并与孩子一起协商节假日生活制度的安排。比如;早晨起床时;在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差距不太大的前提下,我们允许孩子睡会儿懒觉。

其次,在制定作息时间时,我们注意将节假日活动内容的安排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比如;我把幼儿园的早操音乐录制下来,在假期坚持让孩子按时做操。

在充分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我把孩子的作息时间制成表格,贴在了较明显的地方。每天,孩子做完一件事时,自己在表格上画一个小标记或贴一张小贴画,作为对自己的奖励。在帮助孩子执行时;全家人在对孩子的要求上尽量保持一致,并始终坚持。

现在;我的女儿已上小学二年级了,她很重视在家时的作息安排。每次放假,她都能独立地制定出比较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地学习和生活。

我对孩子这种习惯的培养已初步获得成功;她正将时间观念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9岁的儿子竟然不会剥鸡蛋皮

两周前的一天傍晚,我到火车站送妻子出差,临出门前,妻子为即将放学的儿子煮熟了五个鸡蛋放在了餐桌上,又给他留了一张纸条,让他放学回来后饿了就先吃鸡蛋,然后等我从火车站回来后再给他做晚饭。

我到火车站送妻子上车后再返回家已是晚上8点多钟,我匆忙地赶到家进门一看,9岁的儿子毛毛正坐在沙发上哭。

“怎么了毛毛,是不是一个人在家害怕了?”我忙问儿子。

“不是害怕,是肚子太饿了。”儿子十分委屈地说道。

“你没看见餐桌上的鸡蛋和纸条吗?”我不解地问。

“看到了,可我不会剥鸡蛋皮!”儿子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哭得更委屈了。

儿子一语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这时我才突然醒悟般地意识到了自己和妻子的粗心,我们都忘记了儿子不会剥鸡蛋皮了,让儿子饿了一个晚上的肚子。

我一边剥鸡蛋皮,一边看着狼吞虎咽般吃着鸡蛋的儿子,我突然感到十分悲哀,9岁的儿子竟然还不会剥鸡蛋皮,这个可笑的笑话让我怎么也笑不出来。晚上躺在床上,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真为儿子担心,都9岁了,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一旦我和妻子都不在他的身边他可怎么活下去?继续这样娇生惯养下去,他长大了,走上社会后,遇到困难又如何能以积极的心态凭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又如何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认为不能再对儿子这样溺爱下去了,长此以往,会害了儿子的。

为儿子策划了一场“家庭生存”训练

我认为,儿子之所以养成了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般的生活习惯,是我们“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弊端造成的。从儿子一出生,我们只重视儿子的智力教育,从来不让他接受一点点体力劳动。儿子所有的一切吃喝拉撒睡全都由我们父母负责,使儿子没有学会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以至于上学后不会值日,每当他做值日生时,都由我和妻子代劳。

想想这样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怎样对儿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把他真正培养成一个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呢?我不得不下床,翻出那些一直尘封在书柜底下的家教书籍,开始了认认真真的学习。其实,这些家教书籍还是在妻子怀孕时买的,当时买书只是出于一种即将为人父母的兴奋,可买回来后就一直没看,我们只是凭着做父母的主观想法去教育孩子,直到看了这些书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家庭教育有这么多学问,而过去我们是多么的失误。

我对着这些书整整学习研究了一个晚上。在快天亮的时候我做出一个决定:我要为儿子策划一场“家庭生存”训练,通过一定的劳动训练,培养他的吃苦耐劳、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责任感。而且我觉得最近一个月妻子出差不在家,正是进行这场“家庭生存”训练的好机会,免得妻子在家心疼儿子,阻挠正常“训练”。

整个训练方案想好之后,我比往日提前两个小时叫醒了儿子,我没有像往日一样先帮他穿衣服,而是先和他讲道理:“儿子,从今天开始,爸爸教你自己穿衣服,洗脸,还要教你自己学着做饭、做家务,好不好?”可是,儿子死活不肯自己穿衣服。

“要是爸爸和妈妈都出差了你可怎么办?你就不吃饭、不穿衣服了吗?你长大了,考到外地去上大学也要我和妈妈每天到学校陪你,去帮你穿衣服、给你洗澡吗?”我假装生气地一把掀掉了儿子的小被,板起脸来反问道。

“长大了我自然就会穿衣服了,什么都自然会干了,现在我不是小孩子嘛,需要你和妈妈照顾我。妈妈刚出差走了一天,你就懒得照顾我,什么都让我自己干,妈妈回来后我一定向她告你的状。”儿子竟理直气壮地威胁起我这个“妻管严”。

“你自己的事情要开始自己学着做──这是妈妈临走前和我共同决定的。”我在消除儿子心中的“靠山”。

“那,那,我还太小,我学不会做家务,再说别的小朋友在家也什么都不干,为什么让我什么都干?”儿子有些吱唔,但还在找种种理由逃避“家庭生存”训练。

“你都9岁了,也不小了,在德国,6~10岁的小朋友要帮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在美国,1岁多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的。”我开始用昨晚从书上看到的例子说服儿子。

你说的全是外国小朋友,我是中国人,和他们不一样!”没想到儿子如此顽固地和我玩起了“舌战”。

“什么外国人、中国人,只要认真学习,都一样能学会,快起来!”我叭地一声照着儿子的屁股轻轻地抽了一下,“今天你要是不学着穿衣服,我就把你光着身子抱到学校的课堂上,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笑话你!”

见我动怒了,儿子不再狡辩了,一骨碌爬起来,呆呆地看着我。

“到底学不学穿衣服?不学我可真把你光着身子抱到学校去了。”我在吓唬着儿子。

儿子有些慌了神,一边不情愿地点着头,一边无奈地去拿自己的衣服。

我终于胜利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地教儿子穿脱了五次衣服,最后一次,儿子自己很整齐地穿好了衣服。

接下来我又教儿子洗脸、挤牙膏,刷牙、收拾书包,虽然儿子满脸的不情愿,但没办法,在我的软硬兼施的教育下,他还是很认真地学会了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我的好儿子今天早上表现得不错,想吃什么?”我不失时机地表扬着儿子,鼓励他自立的信心。

“想吃鸡蛋糕!”儿子脸上这时才露出了笑容。

“好,爸爸现在就教你用微波炉做鸡蛋糕,让你第一次尝尝自己亲手做的喷香的鸡蛋糕。”我顺着儿子的话题说道。

“啊!?”儿子一脸无奈地被我拉到了厨房。

我先给儿子演示,几分钟后,我从微波炉里端出了一碗金黄喷香的鸡蛋糕,儿子急忙拿起勺子冲上前来要吃,被我一下子拦住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快自己去做。”

儿子没办法,第一次扎起围裙做起了鸡蛋糕,我在一旁耐心地进行指导。十几分钟后,儿子终于从微波炉里端出了一碗金黄喷香的鸡蛋糕,那一刻,儿子惊喜得不得了,早餐上,我和儿子都兴奋地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鸡蛋糕,特别是儿子,竟然吃得一点都没剩。

诱教儿子自立

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我对儿子说:“儿子,咱们进行一次非常非常有意思,也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家庭游戏好不好?”

“好啊,那是什么游戏?”儿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游戏,但答应得很痛快。

“这个游戏叫‘家庭生存’训练,爸爸先在三周内教会你一切基本的家庭生活自理技能,然后在爸爸不再帮助你的情况下,让你自己完全独立地生活一周,怎么样?”我用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目光看着儿子。

“如果我同意,你要先答应带我去吃两次麦当劳。”儿子又开始和我讨价还价。

“好吧,只要你同意,而且认真参加训练,我可以带你去吃四次麦当劳!”我在激发儿子的积极性。

“好,我同意!”儿子十分兴奋地答应了。

从当天晚上开始,我正式对儿子进行“家庭生存”训练,我为儿子准备了一本“家庭生存训练指南”,里面用儿子认识的汉字和拼音共同写着做各项事情的方法和步骤,基本包括了儿子在家中独立生存所能涉及的全部生活内容。然后我开始按照“家庭生存训练指南”上的内容一项项教儿子掌握。在四顿麦当劳的“诱惑”下及我的不断鼓励下,儿子很耐心地学习着:铺被子、脱衣服、洗澡……

第一周训练过去了,儿子进步非常大,在闹钟的提示下,他基本上自己能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了;第二周里,儿子学会了用电饭煲做饭,用微波炉做鸡蛋糕,热牛奶、热馒头和面包及洗碗;在第三周里,我又教会了儿子自己洗澡,洗简单的衣物、收拾屋子和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严肃紧张的三周“家庭生存”训练过去了,儿子的进步和变化让我每天上班都乐得合不拢嘴。为了鼓励儿子进行以下一周完全独立的家庭生活,我带他去吃了一顿麦当劳,以资鼓励。其实经过前三周训练,儿子接下来的一周完全独立生活已不成问题。周一的一大早,儿子比我起得还早,等我起来时,我惊喜地发现儿子竟然做好了早餐:用微波炉热好了牛奶和面包。而且还为我准备好了洗脸水、刷牙水并在牙刷上挤好了牙膏。

“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这些生活问题再也不用爸爸妈妈操心了,我们的儿子已经是一个真正自立的男子汉了,等妈妈回来了,我一定要好好表扬你。”我激动地抱起儿子。

“别忘了带我去吃麦当劳。”儿子用胖乎乎的小手捏着我的鼻子,撒娇地说道。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儿子每天几乎承包了全部家务,把屋子收拾得非常整齐,还不让我坐沙发上看电视,怕我把沙发弄乱了,于是我每天晚上只好坐在地板上看电视。讲究卫生的儿子又嫌弃起我的汗脚、鞋垫和袜子,每天晚上我一下班,便逼我去洗脚、洗袜子和鞋垫,儿子洗碗也特别积极,有时他先吃完饭,便上来抢下我还没吃完的饭碗拿去刷了,弄得我哭笑不得。总之,这一切都是好现象,我的心里很高兴。

“家庭生存”训练胜利结束

为期四周的“家庭生存”训练胜利结束了。出差一月的妻子也要回来了,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和儿子保守着我们的“训练”秘密。妻子回来那天也是晚上,我去车站接她,儿子自告奋勇在家准备晚饭。等我和妻子进门时,发现儿子把屋子收拾得非常整洁,地板擦得一尘不染,透着亮光,儿子正扎着小围裙在厨房忙活着,妻子简直被眼前家中的一切弄得惊呆了,这时儿子扑到妻子的怀里,“妈妈,我能独立生活了,我已经为你烧好了洗澡水,你先去洗个澡,我去做饭,咱们晚饭是大米饭、鸡蛋糕。”儿子乖乖地说着。

“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妻子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回头看我。

“儿子已经能自立了,这是真的。”我一本正经地告诉妻子。

晚餐时,妻子一边听着我对“家庭生存”训练的讲述,一边品尝着儿子做的喷香的米饭和鸡蛋糕,她竟激动得哭了。

当天晚上,我和妻子在小别胜新婚的甜蜜床上达成了一致的家教意见:以后决不再溺爱孩子,要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和生活责任感。因为在未来的社会,合格的人才不但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协调能力、操作能力和顽强的意志。所以,我们决定从此对儿子继续进行一定的劳动训练,培养他的动手能力、自立能力、生活责任感,并在劳动中培养他与别人的协调能力和战胜各种困难的顽强意志。同时,我和妻子决定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办到的事,我们首先做到,当孩子行动的表率和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父母啊,莫呵护出一个玻璃心的孩子!



颜丽



今天四岁的儿子飞飞从托儿所回到家,就告诉奶奶说,托儿所的教师说他“笨”。奶奶听了又急又气:“飞飞不笨的,谁敢说我们飞飞笨。”天天教飞飞背唐诗的舅公也叫起来:“我们飞飞背诗背得多快。笨?!”飞飞的奶奶竟把这件事当作一桩天大的事情,并让我第二天去找老师说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这天午睡时,孩子们照例自己脱衣服,飞飞因为穿了一件高领的毛衣,领子紧,飞飞脱到一半脸埋在衣领下,一半脸露在外头,就怎么也脱不下来了,阿姨边帮他边数落道:飞飞是世界上最笨的小孩。其实,这句话对于四岁的飞飞来说,懵懵懂懂的,并不觉得世界上最笨的小孩有多可怕。可婆婆让我去找老师,去了吧,怕同托儿所搞坏了关系,不去吧,又担心孩子会因之而心灵受挫。到底去不去呢?

回想自己第一次记忆深刻的让人说笨,是小学二年级那年的寒假,去爆炒米花,“膨”一声之后,一小罐米变成了一大袋爆米花,爆爆米花的老头拎起袋子倒米花的时候让我“护牢锅子”,他说到第三遍我还没明白的时候,他不耐烦了,嘴里嘀咕:小姑娘这么笨。听得我脸红一阵白一阵,赶紧捧了锅子跑回家,同谁也没敢说,“爆爆米花的老头说我笨”,心里忐忑着恐惧着。那一日的惶惶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渐渐觉得,许多的迷惑惶恐是只有在独自吞咽中才能真正战胜的。有一位大学同学令我印象深刻,因为有一次她发电影票,几个要好的想坐在一块儿,同她去换票,换着换着她糊涂了,等着她一块儿出去的好友急了,一句“你怎么那么笨”脱口而出,不曾想,二十来岁的她,脸立刻红了,眼泪跟着落下来。把说者和周围的几个同学倒吓坏了,不知道她是从没让人说过“笨”,还是真的让人无意中戳到痛处了。大四上半学期她竟退学了,最直接的原因似乎是为了一场我们那时候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恋爱,另外与同寝室的女生们闹的不愉快也有关系。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她是个不错的女孩,然而每当她遭遇了些人际上的、学业上的不顺利之后,她的母亲必定出现,反正大学里的老师同学都认识她的母亲。后来知道,她在初中高中都因为她那个无微不至的母亲而相当出名。没有老师同学会对她说一句过火的话,人们怕她的眼泪,怕她母亲出来保护她。她享受到了最细最无私的母爱,避免了许多小小的不快,也丧失了更多人性的真味。大学是住读的,母亲的羽翼不能时时呵护,周围的人和事也略微复杂。看到原来无忧无虑的女儿,变得闷闷不乐,那个无微不至的母亲开始跑学校,找老师。听到一声戏言般的“笨”就流泪的女儿,在能干的母亲保护了几十年之后在处事上还真的笨起来。大学里的老师没那么管事,大学里的女生经过十来年的教育,对老师的话也未必那么服帖。女儿退学那天,她母亲来帮她整理东西,管寝室的老太太对着她们母女远去的背影抹眼睛,嘴里叨叨着“可惜可惜”。

其实,许多事情就可惜在过多过滥过细的“爱”之下。一颗太小心呵护的心是易碎的,孩子的心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敏感,关爱出一个玻璃心的孩子是只能到童话里去过一辈子的,生活可不是童话。有时候,天真的孩子并未意识到伤害,敏感的大人却先为他讨起公道来。

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对于怕孩子吃苦的父母,有同样的道理。你呵护得了孩子一时,你可左右得了他未来的人生?

我最终没有去找老师,但是晚上睡觉之前我教会了儿子脱他那件毛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女儿小小的“养成”教育



毛瑛



女儿小小已经14岁了,现就读于陕西师大附中,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女儿在灯下夜读的样子,心里暖融融的。

许多家长特别推崇幼儿的启蒙教育,但究竟什么是启蒙教育,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通过女儿的成长过程,从中悟出了启蒙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养成”,是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小小是1岁半上的幼儿园,记得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她看见了那么多的小朋友,非常好奇(虽然那时她不会讲话,但她走路较早,大概十个月时,就走得很好了),于是就跑到坐在痰盂上的小朋友面前,换个的摸他们的脸,可能她想辨认一下,这些小朋友是真人还是玩具吧!

去园里接她时,刚开始她看小朋友一见家长就嚎陶大哭,她也学别人的样子大哭,一边哭还一边看着旁边正在哭的小朋友,让人看了忍俊不尽。开始,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告诉她:“以后接你,你不能哭,因为你的哭代表着不欢迎我们的到来。”她似懂非懂的看着你,但是再接时,她就记住了,再也没有哭过。

其实严格的讲的女儿在小学之前,接受的启蒙教育,全是从她的姥爷、姥姥那里得到的(我在外地读书,把她托付给了父母)。在知识分子家庭的氛围中,在她的潜意识里,生活是与书籍、报刊分不开的,家里最醒目的家具就是一面墙长的书架和每个房间里的书桌。姥爷、姥姥做完家务之后,就是伏案读书写字,在这种环境中,她也自觉不自觉地对大人读的东西发生了兴趣,她爬上书桌东翻翻西翻翻,就发现许多书的左下角都有一个同样的东西,于是有一天当我父亲正要读书时,她拉着我父亲的胳膊,指着书的左下角“嗯嗯”的,于是告诉她这是爷爷的名字。这之后,她每天晚上都要坐在姥爷的对面,翻看姥爷的书,终于有一天她在一本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姥爷的名字,虽然当时她把杂志倒拿着,但在70多人的编委里能找到她姥爷的名字,不知她费了多少心思,这一次更加让我们认识到这孩子很执著。从这时候起,我们就开始给她买连环画书,给她讲故事,让她听故事磁带了,开始是我们给她播放,时间不长,她就自己学会播放和换磁带,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在她上学前,她的磁带和书刊也能摆放一书架了。

在她上小学之前,除了在幼儿园学的知识以外,我们唯一自己做主给她添加的“任务”就是跳舞,这也是因为看到她有强烈的爱好,才决定的。

从小学到现在她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论是考试课还是副课,她都认真对待,作业从小学至今都是家长会上的展览品,姥爷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丝不苟的作风,深深的影响着她的学习和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巧用“交换”立规矩



姬英杰



第一次发现儿子摆放物品有序是在他十五个月的时候。一天中午,我从床前拿过手表给他玩,玩了一会儿,我说,儿子,该睡觉了,便想从他手中拿过表,可儿子不肯给我,而是自己爬到床前,在原来的位置放下了。我当时感到很吃惊。没过几天,儿子的姥姥向我反映:儿子要后窗台上的两个小瓶子玩,玩够了,自己又跷着小脚放了回去。那一刻,我为儿子初步表现出来的整齐有序而高兴。

一前一后发生的这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以后,我便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儿子在这方面的能力。一天,他从柜子里找出一个大盒子,哗啦一下底朝天地把里面的扑克牌全倒了出来,一张一张地摆弄着。等他玩够了的时候,我就想: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自己收拾起来呢?突然,我想起了前些天给他买的“小熊糖豆,我把它拿来放在手里说:“麒麒,快把扑克装到盒里,装完后吃糖豆。”儿子一看我手里的小熊高兴了,马上开始往盒里捡,刚捡了五六张就跑过来,我说:“不行,还没捡完。”儿子就又跑了回去。我看着散乱的牌实在太多,怕儿子产生畏难、急躁的情绪,偷偷地帮他捡了一些。儿子终于完成了任务,美滋滋地来到我跟前。我说:“还不行,再把盒子放回去。”儿子又颠颠地跑回去,吃力地把大盒子抱进了橱子。“大功告成”后,在我的夸奖声中,儿子终于将糖豆吃到了嘴里。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我更加注意了。只要是儿子自己放乱的东西,我都让他自己来收拾。

生活中听许多父母抱怨孩子淘气,经常弄得家里一片狼籍,而后又不辞辛苦地跟在后面拾掇。其实,孩子是无辜的,该抱怨的是那些不动脑筋的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如何对孩子说不



曾炜



──拒绝宝宝方法总整理

常有这样的场面发生:人来人往的大商场里,有小孩子赖在玩具柜台前哭闹,一旁的父母在面子大失之下,不免心烦意乱地“赏”孩子一记巴掌;宾客满堂的时候,孩子却倒地撒泼,一屋子人尴尬之余,父母把孩子拖进了小房间,关起了“禁闭”……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父母的纵容和溺爱往往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日渐叛逆的性格,父母到了拿出威信来拒绝孩子的时候了。

不同年龄的孩子 不同的拒绝招式

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当然也有不同的拒绝招式。

0~2:直截了当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语言功能还不完善,如果父母对他讲比较复杂的道理的话,孩子可能会听不明白。

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应采取的拒绝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体验式。如直接对孩子说“不可以”或是对他摇头。当孩子有危险举动,例如去拿打火机玩的时候,父母就要马上制止,甚至可以给宝宝一点小苦头吃,如取消孩子下午的甜点心等。

2~4:冷处理

2~4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叛逆性十足。对这个时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尽量避免采用强硬的处理手段。

“冷处理”是对付这阶段孩子不错的办法。当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你可以不去理睬他,等事后双方都冷静下来了,再同他讲道理。如果孩子是在公众场合撒泼的话,父母可以先把孩子拖回去,再进行冷处理。这样做对孩子的自尊心起到了保护作用。

4~6:讲道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特征上处于一个过渡期,正从“自我中心”发展到认识周围的环境事物。同时,孩子在语言上的智能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父母这时就可以采取“讲道理”的方式来同孩子沟通了。坦白而简单地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来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注意别对孩子说谎或说得模棱两可。

“冷处理”的方式也同样适用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冷处理之后再晓之以理,最后别忘了给孩子一个爱的表达来抚慰他。

不同气质的孩子 不同的拒绝招式

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脾气,爸爸妈妈也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独特的气质,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拒绝方式。大致有以下的方法。

容易兴奋的宝宝──强制休息片刻法

对过于兴奋、听不进劝的孩子,可以把孩子带到另一个场所,让他脱离使他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看着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有好奇心的宝宝──转移注意力法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这样,孩子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胆小而又依赖的宝宝──轻柔的暗示法

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觉,缠着妈妈,你不妨问他:“妈妈明天还要上班,你觉得妈妈累不累?”“你该怎么做呢?”

好胜心强的宝宝──激将法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让拒绝变成鼓励。如:孩子不愿打针,父母可以说:“奥特曼连怪兽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针。小明呢?”

父母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树立规矩的过程。只有言行一致的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

父母对孩子的拒绝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便纵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对孩子严格一些。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绝不是因为金钱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一个让孩子对周围环境、对行为规则进行认识的教育机会。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树立行为规则,一开始需要父母和外界的不断点拨、刺激;时间长了,在父母的拒绝过程中,孩子便能学会自我控制,提升内省智能,从被动接受外界的教育内化为自律、自觉地自我克制。如:父母一开始便明确规定孩子睡觉前不能吃糖,并一直贯彻执行,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说“不”之前,请先自我反省

当你急急忙忙拒绝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也请省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

有没有以身作则

例如,带着孩子出去用餐,父母自己高声谈笑,却要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好,不要到处乱跑。试想,孩子会听你的吗?

所订的标准是否合理

例如,当孩子提出是否可以不练钢琴时,请先想一下你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了。

有没有尊重孩子

父母的尊重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所以尽量不要当着许多人的面拒绝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多听他人说你的孩子



陈东蕾



自己养着孩子,人家看着你的孩子;养孩子的并不明白自家孩子怎样,疼爱者只说乖,淘气者当人亮丑,无论如何,只看到一面。而他人,却将你的孩子多方位进行过观察,竟能说出一二三点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人看到的不是关在家里,搂在怀里的孩子,而是置身外界、社会环境之中的孩子。在家里,孩子们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舒舒适适、顺顺当当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无需处理什么矛盾,也无需平衡什么问题;而一旦出了家门接触外界,尽管是小孩子的世界,问题也全不是在家里那样了。在家是好孩子的,出了门往往不知所措;而在家里淘气的,当他置身孩子堆时,就有可能成为“孩子王”,很可能是好样的。当然,并不尽然。但只有当孩子走出家门,离开了我们的怀抱才能表现出他们的自我。这个自我一般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完成的,只是我们往往“当局者迷”罢了。

这就有一个问题:自家的孩子还是多听人家说些直言好!

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在他们走入社会之前的预备阶段,我们要培养他们一种健全的人格。其实,孩子们总会表现出他们的弱点和缺点,只是在爱心的光环下难以看清而已,如此,我们只好求助于他人了。问题是我们愿意听他人说自家孩子的“坏话”吗?孩子都是纯真可爱的,没有坏的孩子,只有不健康的教育。

为了孩子,我们真该用心教育,真该听些他人的直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5: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