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咫尺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浅谈学前儿童学习第二语言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胡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深入,人类对信息量的需求在不断加强。这种发展和变化将引发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流动和接触加强,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然而,使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进行相互接触、相互交往成为可能的首要条件,便是语言。而英语又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能学习第二语言──英语。

现代脑科学、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0到6岁不仅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更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那么学习第二语言就要相对困难得多。拉姆齐和赖特等人对接触第二语言的6岁组和13岁组儿童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年幼组儿童中,有68%的孩子的口音被认为“酷似说本族语的人”,而在年龄较大一组中这样的儿童只占7%。

与学龄儿童的外语学习不同,影响学前儿童外语习得的因素有更多,其中家长在学前儿童的第二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张(Chang,-Agnes-Shoo-Cheong,1994)的研究表明,家长在学前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对自己孩子发展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不了解,对幼儿的教育方法不了解,将会形成错误的英语教学观念,最终将导致孩子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孩子将来对英语的掌握,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霍恩(Hoon,-Seng-Seok,1994)的研究也表明,家长对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观点与期望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的质量。

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家长在学前儿童的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三大误区:

1.有的家长担心学习了英语会影响孩子对母语的学习。

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母语是基础,第二语言只是工具,不应在幼儿阶段就开展。

3至6岁是幼儿学习母语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学习第二语言是否会影响到幼儿母语的掌握,这是人们通常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平衡效果”的理论,认为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会导致第一语言发展的速度减慢。教育专家王纬虹也指出,一直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同时获得两种语言,但与说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他的语言发展会迟一些,起初甚至会发生双语混说的现象。在非双语环境中,过早教幼儿学习外语,有碍母语获得。然而多数研究者持反对意见。德国研究者吉泽拉?施密德观察了两组儿童,这两组儿童在平均年龄、智力和家庭社会地位方面基本相似。其中的一组只学习第一语言和其它内容,而另一组则增加学习第二语言。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组儿童都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本族语。日本研究者笕治角田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纯会讲本族语的儿童头脑更加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亦更卓著。温斯勒(Winsler Adam,1997)等人最近的研究也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对3至6岁的幼儿来说,并不影响他们对母语的掌握。

2.有的家长认为参与幼儿的双语学习没有必要

较多家长认为孩子的英语学习主要是教师的工作。他们较少有参与幼儿英语学习的意识。

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家长在孩子学习第二语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舒尔兹(Schwartz.Wendy,1996)的研究指出,家长的参与是幼儿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的关键,家庭提供了生动的、活的语言运用的情景。如果家长能流利地用第二语言交流,能用第二语言与孩子面对面地交谈(face-to-face contact),那么孩子更易习得和运用第二语言。贝奇勒(Bachelor,1991)也指出,一种好的双语教学应是适宜每个儿童的,根据每个儿童语言运用和掌握的情况予以个别教育。如果家长能根据自己孩子掌握第二语言的特点进行语言辅导,则孩子学习双语的效果会更好。因而家长应有意识地参与到幼儿的双语学习中,以利于幼儿更好地在双语情境中发展两种语言。

3.有的家长缺乏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学龄前的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刚刚萌芽,学习过程受无关刺激的影响较大。如,鲜艳的物品、突然的声响、活动的物体等等很容易被幼儿察觉、捕捉。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其着眼点应该放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掌握。幼儿学习英语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幼儿日后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他们的语言发展。因此,家长应运用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幼儿双语学习提供宽松、和谐、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挖掘幼儿学习语言的潜能。

那么,该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呢?我们感到幼儿用儿童应采用自然的方式,创造语言氛围.激发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家长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有意识地参与幼儿的双语学习。

1.自然习得法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2.氛围创设法

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3.游戏兴趣法

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家长们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 can run like a horse ;I can walk like a duck;I can jump like a frog ;I can swim like a fis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荣誉



雅雯



孩子从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具备了获得各种荣誉的基本条件。一朵小红花,一次比赛得奖,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等,作为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荣誉,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

张扬不宜

2000年春的一个周六,笔者应几个文友相约到市委宣传部工作的一位朋友家里聚会。早就听说宣传部这位朋友的女儿比较出众,但更出众的是宣传部这位朋友很会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为女儿营造典型氛围。比如说吧,女儿有一次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学生征文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宣传部的这位朋友便请人为女儿写通讯在市报上刊登,并请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在全市播出,让女儿风光无限,一时成为全市的佳话。

朋友三三两两地到了。不一会儿,宣传部的朋友不知不觉便将话题引到了他女儿的身上。当着大家的面,宣传部的朋友对自己的女儿赞不绝口。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成绩,从听话乖巧到懂事勤奋,不厌其烦,让旁边的人没有插话的余地,末了,便请在场的朋友一一为他的女儿题字,予以鼓励。当时,笔者这个市级作家提起笔时很想把冰心先生的那句“愿你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送给孩子,但想了想,最终还是写了几句鼓励的话。

观点:为了孩子出名,家长托人情,找关系,到处奔波,这不好。孩子有了一点点成绩,便吹上天,这简直是害他,特别是独生子女。古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稍有成绩,家长就到处吹,把孩子的希望也会吹掉的。

贬低不妥

去年秋的一个周日,笔者到市实验小学任教的陈红家里做客。因为笔者的到来,陈红随即又请来了一些往日要好的同学,大家虽在一个城里工作,但平时各忙各的,彼此见面的机会却不多,讲过去,讲现在,同学之间其乐融融。

开饭的时间到了。老实说,当教师的陈红家里条件并不好,但同学相聚,谁也不在乎吃得怎么样。就在大家兴高采烈、边吃边聊的过程中,陈红顺手将他儿子的一张奖状拿过来垫在桌子上,然后将一个火锅放在上面。火锅刚放好,陈红的儿子说:“妈妈,这是我的奖状,你不能拿去垫火锅。”说着便哭了起来。陈红见儿子哭闹,便板着脸说:“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是最低等的,三好学生的奖状才算是奖状,赶明日我写一个还你。”儿子见母亲发了火,便抽抽噎噎地到旁边去了。

听了此话,笔者大吃一惊,怎么能这样随随便便地对待孩子的荣誉呢?笔者小心地从火锅底下抽出奖状,便和陈红讨论起来,陈红的话题马上便转到她的儿子身上,说她如何调皮、不争气等等。笔者很为孩子不平,认为即使孩子表现不好,也不应该当着这么多人指责孩子的缺点,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特别是孩子所得的奖状,不能用成人的荣誉观对待孩子。陈红见我说得有理,最后向孩子道了歉。

观点: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孩子不好,于教育孩子不利,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任何一点荣誉都不能看轻它,要注重以此为契机鼓励孩子争取更大的成绩。

珍惜最佳

前不久,笔者去朋友家里,朋友是一位护土,她的女儿婷婷读小学四年级。

走进婷婷的房间,我一下子便被房间里满墙的奖状吸引住了。婷婷正倚在靠门处的奖状下专心地读书,那真是一幅绝好的画面。我仔细看了看,墙上共有婷婷从读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的奖状,都是朋友为女儿一一贴在墙上的。

单是这些奖状,我就能想象朋友的女儿在学习上该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在其它方面该是如何的全面发展;就单凭这些奖状,我也可以断定婷婷该是如何的优秀。

女儿能获得如此多的奖状已属不易,更难得的是朋友面对笔者竟没有夸耀她女儿半句。于是,我有意识地问:“你怎么会想起把这些奖状都贴在墙上?”

朋友笑了笑,说:“已经取得的成绩,让孩子天天看一看,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习有劲头;另一方面也能无形中提出更高的目标,鼓励孩子去争取更高的成绩,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锻炼意志力。”

“为什么不当众称赞女儿几句呢?”笔者继续问。

朋友神秘地笑了笑,说:“孩子的荣誉宜珍惜。”

我恍然大悟。

观点:孩子的荣誉勿须张扬,也不能贬低,唯宜珍惜。面对孩子已经取得的荣誉,家长要加以肯定,并提出更高的目标,鼓励孩子去争取更大的成绩,让已经取得的荣誉成为向更高荣誉攀登的动力,用荣誉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锻炼意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莫对孩子的心灵“施暴”



金英



我家有子名叫淘淘。刚好《婴儿画报》上有一则故事:有个孩子叫淘淘,顶爱发脾气,最怕穿衣服,光着臭屁屁,拿鞋他就哭,穿衣他就气,积木没搭好,上前用脚踢……我还没念到一半,儿子就大喊大叫:“是我,是我!”其实儿子并不像故事中的淘淘那么讨人嫌。儿子长得聪明漂亮,大大的头,圆圆的眼睛,特别是那只小嘴特甜,见人就叫,叫得邻居的爷爷奶奶脸上绽开了花。可是儿子也有最最让人头痛的时候,那就是在餐桌上,常常让饭菜汤“相互交流”,还把嘴里的饭菜吐到地上、桌子上,甚至是碗里,有时还用勺子、筷子敲饭碗等。种种“劣迹”简直是“罄竹难书”!全家人又是哄劝,又是恐吓,可以说是“恩威并施”,才能让他吃几口饭。吃一顿饭要花一两个小时,把我的耐心几乎耗尽。一次吃饭,他将一只皮球扔到鱼汤里,而全家人还尚未尝一口我的劳动成果,只得将鱼汤倒掉。如此顽劣的孩子,不好好管教怎么得了!我大发脾气,将儿子重重地摔在床上,恶狠狠地说我不要他了。儿子大哭着扑向我,我又把他推倒在床上,儿子大声哭闹,以示抗议。我又把他推到门外,任由他哭闹,也不给开门。当天夜里,儿子被噩梦惊醒,哭闹不止。我想一定是因为白天受到的刺激太大了。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儿子的哭声令我深深地震撼!

一个刚满两岁的孩子,受到来自他最亲近的人的如此大的打击,那是对幼小的心灵最大的伤害!

我想,一定也有许多年轻的妈妈碰到过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其实,两三岁的幼儿并没有是非善恶的标准,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不能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特别是在孩子闯祸之后,采取恐吓打骂的方式对待幼儿,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心灵“施暴”!目前,对孩子的心灵“施暴”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是普遍存在而又尚未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它的危害甚至大于溺爱、娇纵和严厉体罚。

“心灵施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威胁恐吓,比如对不听话的孩子说:“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如果你再哭,大灰狼就来把你吃掉!”“你再胡闹,我就不要你了!”“真烦人,我把你卖了算了!”……幼儿经常受到威吓,容易形成胆小怕事,孤僻不合群的性格,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如恐惧症(怕黑,怕某种动物,怕一个人独处等)或焦虑症(表现为过分敏感多虑,经常为一些小事烦躁不安,焦虑担忧)。

轻视贬低,将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让孩子觉得自惭形秽,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唱会跳,会背唐诗颂儿歌,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于是就骂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说:“你真棒!”少说一些诸如“你怎么什么都不行”之类的话。总是贬低孩子,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做事缺乏自信心。

羞辱指责,当孩子犯错误做错事后用难听的话辱骂孩子。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对父母的敌视,同时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处处与父母对着干。孩子入学后也喜欢和老师对着干。

怀疑猜测,对孩子的话不信任,总是把坏事想到孩子的头上。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而且孩子成年后,也易形成对别人不信任的心理。

强迫支配,违背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物,自己的附属品,严格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使他们绝对服从大人的意愿。常对孩子说“不许那样”,“应该这样”,过分压抑孩子活动容易使他们产生保守心理、怀疑心理和不稳定感,而且抑制了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或许一个个天才就这样被扼杀了!

期望太高,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成人或“神童”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达不到就肆意训斥。父母对孩子的失望经常表现在言谈举止中,这样对孩子易造成消极的影响,孩子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有的家长让幼小的孩子学钢琴,学二胡,学画画,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童真的乐趣全被剥夺了,怎能培养出“特长”!

以上家长的种种表现,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心灵“施暴”,是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

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幼年受过“精神虐待”的孩子,成年后会出现较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及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社会。孩子入学后,性格孤僻内向,敏感易怒,很难与同学相处,在班级中极易成为不受欢迎的儿童。今后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很难做出成绩来。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斯特劳斯与其同事目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受到父母打骂后,心理会受到伤害。他们发现,幼年时心灵受到伤害的孩子爱闹事,脾气暴躁,他们欺负弟妹的情况比一般孩子高出四倍。除了以上表现外,他们往往喜欢与父母及老师作对,爱撒谎和偷东西,“爱搞破坏”而又没有悔意。该调查还发现,孩子的反社会行为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无关。就算他们从别处得到爱与关怀,也不能弥补父母给他们的心灵造成的伤害。

年轻的父母们,用爱心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吧,切莫对孩子的心灵“施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家长应慎用“反比”



蒋美琴



所谓“反比”,即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以他们中的佼佼者为例与之比较,达到激发孩子上进的目的,应该说,适量地运用反比亦不是不可量。但如果用得过量,就很可能产生副作用。因为事实上“过量”是普通存在的,所以应引起警觉。

有些家长在传媒上看到同龄孩子的优秀事迹,特别是介绍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杰出的才华时,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是你的同龄人,可他已经这么优秀了,而你呢,我看你连他的一半都没有。”或者这样说:“你瞧,人家的条件那么差,可学习这样好,你呢,正好相反,条件不知道要比他好多少,可学习却一团糟,不知道你都干了些什么?”话语中,充满着埋怨和责备。

应该说“反比”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让孩子向榜样学习、看齐,但通常效果却不理想。因为这一“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近而产生逆反心理,“像他这样的有几个,全国恐怕也就这么一两个。”“你怎么不去学他,想当年你也不咋样,恐怕连我都不如!”等等。一旦有了这种心态,榜样的意义就不复存在,甚至会产生条件反射,本能地拒绝学习其他。有的孩子说“别烦我”,恐怕就是这种特定情绪的写照,也是“反比”带来的副作用。

在媒体上孩子看到与自己同龄的榜样时,大都会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有的还会暗暗对照自己。这时,如果家长能抓住机会,及时地进行启发和诱导,那么,这个榜样就可能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无穷的力量。

怎样使榜样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力求避免出现副作用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人为地拉大榜样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是要尽量缩短这种距离,让孩子有一种可望而又可及的,觉得可以追上的动机和愿望。比如在电视台的儿童节目里看到一个画画的很好的孩子时,家长不妨这样说:“这画画得真好,不过,我觉得他也不是天生的。如果你认认真真地练上几年,肯定也能达到他这样的水平。”或者说:“孩子,你觉得他的画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待孩子找到答案后再问:“那么,你能不能学习他呢?”反之,恨铁不成钢,带着情绪不适当地运用反比,只能使孩子产生自卑,觉得太遥远,自己根本无法企及,因而索性拒绝学习。

综上所述,家长应慎用反比,学会运用激励机制,让孩子们与榜样看齐,使他们有信心赶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教育超前一定好吗



赵忠心



当前早期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某些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教育,“超早期”进行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候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走路;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提出“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这是一些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我始终坚持,0岁到6岁之间,是儿童身心发展相当迅速阶段,但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中,他更着重于成熟。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形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

他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梯。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期望孩子将来进入小学以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完全是靠人为的力量获得,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即便是有一些优势,也只是一时的优势,很难保持下去。有这样一个研究很说明问题,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从3个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的智商平均高出15点。但是,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上述两个实验告诉我们,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不是一件有益的事。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才”,出高水平的人才。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警惕幼儿形成习得性无助



伍香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幼儿对某个问题作出“我不会”“我不懂”之类的回答。偶然如此,可能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但长期如此,就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这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在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如果幼儿从小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与行为表现,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试想一个遇事就表现出无能为力,对什么都缺乏信心的人怎么会生活得很好呢?一个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停滞不前,并将这些归因于先天的或非自身原因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就呢?因而,在教育中警惕幼儿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形成习得性无助的主要原因是由消极的归因带来的消极期待,它主要源于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幼儿对得失的归因及成人消极自我评价给幼儿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防止幼儿形成习得性无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挫折教育要适度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又怕爱得过头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于是许多父母(包括教师)都赞成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创设一定的困难情境来培养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的愿望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家长认为在孩子做错事时,狠狠地批评就是挫折教育;有的认为,不管对错,多批评少表扬就是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所有需要都一律回绝,认为这就是不娇惯孩子,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受过恶劣批评的孩子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因为害怕再犯错,所以对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产生畏缩退避行为。较少受表扬的孩子会认为不管事情处理得如何,结果都无关紧要,相反做错了还会受到批评,因而会慢慢失去主动性,从而产生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而任何需要(不管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都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一次两次挫折可能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反复体验这类情境就会导致孩子习得这种对生活的无助感,从而丧失对生活的热情。

二、评价要适宜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注重结果性评价,如批评某某小朋友的画跟老师画的不像,某某小朋友折的纸花没有另一个小朋友折的好,而不知道某某小朋友的这幅画对于他本人而言有多么大的进步,没折好纸花的小朋友在折的过程中是多么认真。

现在的幼儿教育不是没有正面评价,相反还很多,但实际上,有些正面评价还不如不评价,有些表扬还不如批评,因为不带情感色彩的评语是无力的,有时还有害。

有的孩子天生就体弱形瘦,成人往往以此为借口来说明孩子学业不良的原因。例如,一位家长在开家长会时一再强调自己孩子精细动作发展得不够是因为他体质差,还当着孩子的面对其他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生下来时就瘦小,又老是生病,所以现在学习上有点跟不上很正常,也不奢望他有个什么成就。在这以后,这位小朋友一遇到困难,就干脆不动手了,教师询问原因,他回答,找妈说了,不会的就不做。显然,这个孩子已经对自己学业不良作出了不正当的归因。因此,成人在对孩子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不要夸大其不利的一面。

三、成人要注意减少消极自我评价

在孩子的眼里,成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自己崇拜的对象。成人有过多消极的自我评价,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如成人劳累了一天,回家后不停地抱怨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工资却又不尽如人意,等等。当过多的抱怨充满家庭氛围时,对幼儿也会造成无形的压力,觉得工作着是可怕的而不是美丽的。

成人消极的自我成就归因也会给幼儿带来不良的影响。如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诉说自己的命运时,一再强调自己没有某某小朋友父亲的机遇好或者说没有好的社会关系、没有他那么多的钱送礼。这样,孩子在幼儿园里稍有被教师忽视或批评的情况时,就会认为不是自己表现不好而是由于没有给教师送礼。

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成人在生活和教育中应积极地加以预防。对于已有无助性表现的幼儿,成人要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如,多营造一些情境,让幼儿体验成功;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旁敲例击搜寻孩子的优点,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子有方-父母心得

家庭教育的误区



广东省中山学院 刘立新



家庭对孩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终身的,家庭教育的取向决定与影响了孩子日后发展的潜力与趋势。

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开始于家庭。家庭环境、家庭价值取向、家庭教育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儿童社会化的趋向。对于这种重要性的认识似乎已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怎样发挥这种重要性,将这种重要性置于何种理念上,此乃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家庭的结构以及成员的组成而言,家庭对孩童的重视是顺理成章的。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力度已大大超出了我们的经济承受程度,中国人有重教育的传统,总想把自己未实现的抱负寄希望于下一代,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之高稳居世界之前列,宁愿节衣缩食也不能亏待对孩子的教育与期望,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智力已成为资本的象征,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更是有增无减,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将技能与智力的训练当作家庭教育全部内涵时,家庭教育就会失去其本来目的,同时也丝毫不利于对受教育者智能与技巧训练期望值的圆满达成。目前的情形正是如此,家庭教育的重心完全倒向技能与智力的训练,忽视了其他方面并且也是最重要方面的人格养成、身心素质养成,“以智害德”、“以智害体”现象比比皆是,更危险的是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母并不认同这种危险,反而乐此不疲争相效仿。

我们认为,人生虽然纷繁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件大事: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考察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幸福有赖于两者的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或只会做人不会做事的人均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也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我们姑且认为上述家庭早期训练一定会成为日后做成事业的基础,充其量也只有人生的一半,况且做人的教育特别是良好人格(包括心理与品行)的养成在人生的早期尤为重要,失却关键期的培养与引导,以后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过早的技巧与智能训练,能否真正达到理想与预定目标不得而知,但这种训练导致儿童过早就厌倦学习、抵制接受新事物的现象却是实实在在的,许多孩童的日常生活是在父母安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紧张与不快乐中度过的,这无形中抑制了孩童潜能的充分发挥。我们许多家长在“教育”的幌子下,孜孜不倦“训练”下一代,严重地摧残了儿童的创造灵感、身心健康,无情地剥夺了孩子本该享有的幸福童年。

比较美国与中国的早期家庭教育,我们很容易从两者的差别中发现出一些问题。美国的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是尽可能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兴趣与欲望,从不制止他们的好奇心,专门的训练是很少有的,学习知识是进学校以后的事,甚至五六岁的小孩连如厕的技能、技巧都不会的情况习以为常,让我们中国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中国儿童很早就开始了训I练,父母会教会他们学习常规,广取知识,不但见多识广,而且成人化趋势明显,因而看起来似乎成熟很快,变得很聪明,很懂事。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日后孩童的发展进程区别也非常明显,中国儿童在知识获取与应试能力方面明显强于美国儿童,而美国儿童在创造性思维与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却明显强于中国儿童。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衡量,当今世界立足的根源在于创造而不是复制,因此,可以认为我们的早期家庭教育明显地失败与落后了一着。

有学者总结过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听话教育”与“知识教育”(也包括特殊技能切除),以“乖孩子”和“有特长”为理想目标,不注重心理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发掘,缺乏“问题意识”,不能想别人没有讲过的,不能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强调接受能力,忽视亲力亲为,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这种教育理念的结局必然是扼杀孩童的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而这两者恰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关键所在。江泽民总书记讲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一种生存能力。当今世界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严重挑战和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对应措施,无不强烈地呼唤着人才的创新精神与独立人格。

回顾自己以往的历程,我们每个人都觉得人生重要的不在于哪个阶段获取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时时处处都能够适应自如,我们所受到的各级各类知识教育到头来总会遗忘殆尽,这是铁的规律,但当我们忘却这些东西却还能知道怎样去获取新东西,怎样去为人处事,创造自身价值的话,这才真正是我们教育的成就,因此正如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以为就是良好的人格与永远的创新精神,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我们家庭教育中绝大多数人恰恰忽视了根本性的东西,而一如既往地去追求那些迟早会被遗忘的东西。因此,改变我们的观念,检讨我们的教育理念已变得十分紧迫与必要。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大谈特谈素质教育,这是党和国家从社会发展进步与持续性的高度审视当前教育理念改变目前教育弊端的必然结局。何谓“素质”,外延内涵都很广,包括身体、心理、道德品行、知识文化等等方面。知识技能的训练只是一个方面,我们不能为了这一个层面而抹杀了整体范围广大的素质内涵。现在看来,这方面的问题还相当普遍与严重,这方面的改革还任重道远。原因之一是许多家庭还认识不到有其他的素质,即使有部分家庭认识到了其他素质,但认为它们的养成是自然而然的,正如一般人所说小孩一长大,自然就懂事了,没有必要去刻意加以引导,而智能、技巧的训练则是实实在在在的,可以看得见成效,因而实施起来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有劲头;原因之二是受升学攀比的压力,每个家庭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他们认为出息的唯一标准是定格在学业的优异与有一门特长,因而这就决定了他们似乎只好去进行这些训练,才是对孩子的重视与负责。

我们并非是说知识与技巧的训练毫无必要,如果这种训练真的对智能的发掘是有益的(很多实质上无益),那自然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认为除了这种单一的早期家庭教育的内容之外,被忽视了的内容广泛的其他方面正是我们所欠缺的。这种家庭教育观念的偏见导致的结局很可能是“成人”方面的教育被忽略了,“成才”方面的教育也会受到相当大的伤害。

江总书记最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提到,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是自然的,但如果教育不当,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整天禁锢于书本,无益儿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不管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一定要改变观念,加强素质培养,这不仅是关系到儿童发展的大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大事。各级学校的教师,家庭中的父母、长辈,一定要抱着对儿童未来与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端正自身的教育理念,将教育从原有的误区中脱离出来,还儿童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给他们一个和谐、轻松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养成他们良好的身体、心理、品行、智能等素质,为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的事业是要靠一代一代人的承接才能完成的,今天的孩童是我们的未来,从他们今天的素质我们可以知道明天的事业。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工程。本着对祖国未来的负责,对孩童幸福的负责,我们再没有理由固守目前这种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尽快脱离这种误区的束缚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胜利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9: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