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 自由自在;②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③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

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读熟是前提,离开这个,勿谈语言的发展。所以薛老师是很重视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好的。读熟还只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层次,准确来讲还不到位。薛老师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只不过薛老师做得了无痕迹,铺设的台阶很适合学生走上去,而且还能别出新

意,有所创造。他先通过默写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联系这四组词语,教师边示范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挂图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实践证明,几位学生的复述不但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如把“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说成了“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显得更为生动。

     二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比如课文写这位少年为了劝说吴王,拿着弹弓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薛老师就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有目的,十分成功。这里不妨抄录一位学生的练笔: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

     ……(学生开始上场表演。)

     四、用语活泼,充满欢乐

     教师的课堂用语非常重要,它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等都紧密联系。在共性之外,特级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又有个性,薛老师的教学用语轻松幽默,他的语文课充满笑声,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来形容他的教学艺术。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某些课堂用语:

     在学生默写完四组词语后,薛老师说:“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此时,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其实第五组词语:“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本来也要默写,只是薛老师这么一强调,学生紧

张的情绪马上得以缓解。本该默写,现在成了“奖励”,奖励是虚的,实是体现薛老师的育人之道:“听写得认真”,才有奖励,才能多默写一些。

     在学生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时,薛老师表扬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

     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薛法根教学实录——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
师:读了课文,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长着红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灰兰色的毛,后背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样子很可爱。
  师:你描述的是成年的珍珠鸟的外形。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长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好肥,好肥……
  师:我们知道了,它好肥。(众大笑)
  生: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你这么一描述,肥得还真惹人喜爱了!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调皮,它一天到晚都坐立不定。
  师:淘气、调皮,这是小鸟、天性!就像你们一样!
  生:我觉得珍珠鸟美丽、活泼、可爱、淘气,好象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让人喜欢。
  师:你把珍珠鸟当孩子看了,你也很可爱!
  生:我觉得珍珠鸟能与人和睦相处,很善良。
  师:鸟也有人一样的感情。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喜欢躲在丛林里,叫声非常好听。它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
  师:这是所有的鸟儿都向往的生活。
  生:我觉得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好象一对对的夫妻一样,分不开。
  师:(惊喜地)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课文中讲朋友送我珍珠鸟的时候是一对,而不是一只。说明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的。
  师:你真会读书、真会思考!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朋友不让珍珠鸟寂寞才送一对一对的,不一定是夫妻。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珍珠鸟的确是一对一对生活的,就像鸳鸯一样。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胆子很大的,它敢在主人的家里飞来飞去,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
  生:……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印象中的珍珠鸟,真好!现在,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珍珠鸟?可以描述一下它的外形、习性,以及给你的感受。能说一段话吗?
  生:(练习后)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漂亮,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背上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雏鸟很肥,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叫声尖细而又娇嫩,可爱极了。小鸟胆子很大,常常调皮地在主人的屋子里飞来飞去,甚至还会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我们都很喜欢珍珠鸟。
  师:你实际上描述了鸟的外形、鸣叫、习性以及我对鸟的喜欢之情。真好!
  生:我印象中的珍珠鸟是一对一对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俩声了一个孩子,也是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整个婶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细腻的绒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
  师:你摸过?
  生:没有,但我从作者的抚摩中感受到的。(众赞叹)
  师:这就叫感悟!
  生:大珍珠鸟很胆小,常常躲在笼子里,不敢出来。
  师:它出得来吗?(众大笑)
  生:它不敢大声鸣叫。小鸟却胆子很大,敢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而且还敢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谁不喜欢这样又美丽又淘气,又活泼又机灵的,像小孩子一样的鸟呢?
  师:本来不喜欢的,听你这么精彩地一说,谁还敢说不喜欢呢?(众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子很大的鸟。是这样的吗?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听出珍珠鸟的胆子吗?“我把它(指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生:我听出来珍珠鸟的胆子其实并不大。它只有躲进幽深的丛林才会感到安全。
  师:一定是幽深的丛林吗?
  生:像幽深的丛林一样的地方也行吧。
  师:课文中描述的是一丛繁茂的吊兰的垂蔓,就像幽深的丛林一样。
  生:我也觉得珍珠鸟胆子小。一丛吊兰的垂蔓要蒙盖在鸟笼上,它才会感到安全。
  生:我从主人对珍珠鸟这么小心的照料中也可以看出,珍珠鸟胆子小。只有胆子小的人才需要人的照顾。
  师:这就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读出言外之意、体会到言中之情。这段话,既暗含了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包含着作者对鸟的喜欢。现在我们再来朗读这段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读得也会更有滋味。
  生:齐读。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四自然段,读一读,一共写了几句话?
  生:(读后)一共写了五句话。
  师:谁愿意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地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写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在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句话表现了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教师板书:胆子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再来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下面几句话,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
  生:(边读边体会。)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读第二句话)我从“竟然”这个词语看出,珍珠鸟的胆子又变大了,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珍珠鸟的胆子比刚才还要大,因为现在它敢俯下身子和作者的茶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尽管大了,可是还是很小心的,是一点点挨近的,不是一下子挨近的。
  师:它还有戒心!
  生:我从珍珠鸟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珍珠鸟其实是在观察我的反应,如果我要抓它或者伤害他,就马上飞走;如果没有什么动静,就喝茶了。
  生:我从它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看出来珍珠鸟就像一个想做坏事的小孩子,又想做又害怕主人的样子。
  师:你做过坏事吗?
  生:没有!(众笑)
  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它从没有做过这样大胆的事情,所以还是很谨慎、很小心。
  生:我觉得小鸟真的很可爱、很好玩。
  师:作者也是这么想的!(众笑)(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四句)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珍珠鸟已经对人产生了好感,与人和睦相处了。(教师板书:大)
  生:(读第五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珍珠鸟的胆子更大了,居然敢啄作者的手指了。
  师:产生身体的接触了!
  生:我知道珍珠鸟不怕人了。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了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众大笑)
  生:我觉得先是作者喜欢珍珠鸟,不伤害它,珍珠鸟才会胆子这么大,才会对主人这么友好的。
  师: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哪来的鸟胆呢?(众笑)(教师板书:大)
  师:你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想一想,你还会有新的发现,读得也更有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生:我还发现了珍珠鸟与我越来越亲密了。
  生:我还发现作者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生: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师:真好!看来,我们同学已经真正读懂了。现在,就这样地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薛法根课堂实录:《九色鹿》

     师:哪些同学已经在课前读过这个故事了?
     生:我读过两遍课文。
     师:你真是一个自觉的孩子。
     生:我读过五遍课文,并且将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都查了字典。
     师: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最可贵的是养成了查阅字典的好习惯。
     生:我读了四遍课文,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你连课文的主要内容都已经思考过了,真了不起!边读边思考,这是终身有益的好习惯。
     ……
     师:(陆续出示四组词语)课文中的这些谁已经会读了?
     生:(教师指名3位同学一组一组地朗读,都读对了)
     师: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自学认读这些词语了,那就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指着第四组词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描写调达的。
     生:都是写一个人品质很坏的。
     生:都讲这个人没有良心。
     生:这样的人就是灵魂很肮脏的人。
     师:(在这三个词语下面书写“灵魂肮脏”)这里的“灵魂肮脏”的“肮脏”和“环境肮脏”的“肮脏”有什么不同?
     生:“灵魂肮脏”是说一个人的品德不好;“环境肮脏”是说这个地方不清洁、不干净。
     生:“灵魂肮脏”就是小人,很卑鄙的小人。
     师:对!同学们对这三个词语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和体会,的确,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调达!那么,调达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的事?做了什么背信弃义的事?做了什么恩将仇报的事?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借用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描述一下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让别人一听,就明白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内容练习讲述这些词语的具体意思。)
     师:谁愿意来讲述?
     生: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九色鹿,就想用九色鹿的皮毛做件衣服,国王就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调达就进宫告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没有听明白。调达怎么被九色鹿救起的事没有讲,后面的内容就不清楚了。
     师:对呀!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完整,才能把词语的意思讲清楚。想一想,调达在被九色鹿救起后的表现?看到皇榜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再来说一说,行吗?
     生:调达被九色鹿从河里救起,发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当他看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时候,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向国王告密。
     师:这就叫——(生齐答)见利忘义!老师指的是他的进步!(众笑)谢谢你,说得多具体,多清楚啊!
     生:调达看到张贴的皇榜,知道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就一心想发财,顾不得对九色鹿发过的誓言,进宫告密,还带着国王的军队前去捕捉九色鹿,滥杀无辜。
     师:你说得好!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丢弃了应该有的道义。这就叫——背信弃义!
     生:九色鹿从汹涌的波涛中将落水的调达救了上来,调达本应该知恩图报才对。谁知道他当着九色鹿的面郑重起誓,说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可是,一见到国王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就把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出卖了,进宫向国王告密,妄想发财。而且还真的带着国王的军队包围了九色鹿,想置九色鹿于死地。这就叫恩将仇报。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这就叫“会讲”!你这么一讲,恩将仇报的意思就清楚明白了。谁还能这样讲述?
     ……
     师:刚才我们借助对词语的理解,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千百年来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就是因为故事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了善良与正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讲这个民间故事。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读好这篇课文。假如由前后四个同学合作朗读这个故事,你们认为可以怎么分工朗读?
     生:(小组讨论分工)
     师:哪一组同学已经有分工了?
     生:我们一组这样分工:一个人读九色鹿的话,一个人读调达的话,一个人读王妃的话,一个人读叙述的话。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工?
     生:我们是按照人物的说话来分工的。
     师:这叫分角色朗读!你们在朗读时一定要将人物说话时不同的神态、语气表现出来,要读得有声有色才好!
     生:我们不这样分工,我们一个人读第1小节,一个人读2到5小节,一个人读6到7小节,一个人读8到9小节。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我们把这个故事分成了四个部分,一个人讲一个部分。
     师:故事精彩,是因为情节曲折。你们按照故事的情节讲述,一定会引人入胜的。很好!
     生:我们小组齐读叙述的话,然后一个人读调达的话,一个人读九色鹿的话。
     师:给个理由?
     生:因为故事里面主要就是调达与九色鹿,其他的内容就可以齐读了。
     师:你们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突出他们的语言。有道理!
     ……
     师:现在,每个小组的同学就按照你们的分工合作朗读课文,要争取读得有声有色!
     生:(分工朗读故事)
     师:哪组同学愿意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风采?
     生:(分角色朗读小组)
     师:既然是角色朗读,就要注意角色的特点,读出角色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在学生读到“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时插话)这里怎样才能读得有声有色呢?建议你再想象一下当时落水人身处的险境,再读!
     生:(读得急促而又紧张)
     师:有进步!还要注意,这里是在波涛中拼命“呼喊”,不是站在岸上喊!再读!
     生:(读出了那种紧张感、危机感)
     师:这就叫有声有色!注意“提示语”就能读好话语。(在学生读到调达感激的话语时插话)注意提示语“感激”,你得将自己当作被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那个人,这样就能从内心发出那种真诚的声音。再读!
     生:(依然没有读出感激的语气)
     师:(范读)
     生:老师,我觉得故事中的调达不会这样说话的。因为调达这个人本来就很坏,就算别人救了他,也不会真心感激别人,有点虚情假意。
     师:(赞赏的)你有自己的思考,了不起!可以这样理解。但要读出那种虚情假意可不容易哦。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得很有味道,掌声)
     师:看来,你比老师要会看人,能从这里就看到了调达的心里!你有一双慧眼!继续往下读!(早学生读完九色鹿的话语后插话)这里没有提示语,该怎样读呢?老师请你仔细体会一下九色鹿话语中的意思,再感受一下九色鹿的心灵,你才能读得传神。
     生:(读得很平静)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觉得九色鹿很善良,不要调达报恩;而且很关心他,让他早点回家。
     师:体会到了九色鹿的善良,才能读得平静而友善,一起读。
     生:(齐读)
     师:(在学生读至第8小节乌鸦高声叫喊时插话)乌鸦是九色鹿的好朋友,看到国王的军队来捕捉九色鹿,心情如何?体会一下,再读!
     生:(读得很响亮)
     师:对啊!这样高声叫喊九色鹿才会醒啊!注意,“九色鹿,九色鹿,”中间用的是逗号,声音应该是短促的,还是延长的?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应该是延长的。(读句子)这样读才可以惊醒九色鹿。
     生:我也觉得而应该是延长的,而且声音要很响亮,因为乌鸦是在树上,而九色鹿睡在草地上,离得很远,一定要大声喊叫才行。(示范读,很入情。掌声。)
     师:看,如果我们能结合当时的情境,体会一下,就能读得传神了。(学生读到九色鹿气愤的指责时插话)你读出了三分气愤,注意“正是这个人”、“谁知道他竟然忘恩负义!”这两个句子,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达那种气愤的语气?
     生:(再朗读,突出了这两个句子,语气有了变化。)
     师:这次,你读出了九分愤怒。但对国王的语气和对调达的语气都是那样气愤吗?有变化才有精彩!再读!
     生:(读得很出色)
     师:你读出了十分愤怒!了不起!不过,不要满足。气愤不但通过语言表达,而且可以通过动作表示出来。想一想,九色鹿什么时候该用手指着调达的鼻子斥责?谁愿意来读?
     生:(读到“正是这个人”时,自然用手指着人。“竟然见利忘义”时再次指着人。感情表达得很充分。)
     师:(高兴地)你读出了“万分愤怒”!一起读,要读出“万众一起愤怒”!
     生:(齐读,很有气势)
     生:(按照其他分工朗读方法进行朗读交流,教师进行评点。略)
     师: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国王说的话却没有直接写出来,只是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如果你是国王,面对九色鹿、调达以及他的军队,会说些什么呢?读一读课文最后有小节。
     生:(读后)国王先是表示自己很惭愧,然后是斥责调达,并惩罚他。最后是下令保护九色鹿。
     师:对!国王的话主要是包括“斥责、惩罚、保护”三个内容。现在,发挥你的想象,将国王的原话写出来,看谁写得生动形象?在这段话中,要用上“竟然”这个词语。
     生:(独立想象写话)
     师:谁愿意来交流?
     生:国王非常气愤,说:“调达,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当初九色鹿救了你的命,你现在怎么忘恩负义呢?为了金钱,你的良心竟然让狗给吃了!我们的国家怎么会出你这样的败类?来人啊,将这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家伙拖出去,重打50 大板,永远驱逐出我们国家!传令下去,今后谁再伤害九色鹿,格杀勿论!”
     师:斥责得很有力度!惩罚、保护得也很有法度!你是一个好国王!
     生:国王非常惭愧,他恨不得寻条地缝钻进去。(师插话:这就叫惭愧!写得形象了!)他一转身,指着调达的脑袋痛骂:“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竟然将九色鹿对你的救命之恩当作了驴肝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我为我们国家出了你这样的小人感到羞耻!我真是瞎了眼,相信你这种小人的话,差点滥杀无辜!幸好有九色鹿揭穿你的丑恶嘴脸,让我看清了你的真面目。(掌声)来人呐,将这灵魂肮脏的小人推出去斩首示众!”(众笑)
     师:(插花)你这个国王用刑严厉!(众笑)
     生:(接着读)“我宣布,今后九色鹿可以在我们国家自由地生活,谁也不能伤害他。否则,就是调达的下场!”
     师:(接话)斩首!(众大笑)
     生:国王指着调达斥责道:“调达,你这个灵魂肮脏的小人!竟然出卖你的救命恩人?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忘恩负义?什么叫恩将仇报?你就是这样的小人!卑鄙无耻!来啊,将调达重打一百军棍,发配边疆终身服役,用你的余生赎罪吧!(众大笑。师插话:这国王原来信佛教!众又大笑。)公公,(师:什么?)公公是国王身边的太监。(众大笑不止。师插话:哦!这里还有公公。)公公,昭告天下,九色鹿是神鹿,从今往后就是我国的国宝,是我国特级珍稀保护动物,(众又大笑)任何人都不得伤害!
     师:你这个国王可真幽默!
     ……
     师:现在请你们四个人合作,按照故事的情节变化来讲故事。可以进行想象与改编,但要讲得有声有色。
     生:(一组学生分工示范讲故事,略)
     师:(一组学生分工合作讲完故事后,作听故事的孩子状,对四位学生)爷爷(众笑),你说灵魂肮脏的小人是不是在说我呀?你不是经常说我是小人吗?(众大笑)
     生:这里的小人是灵魂很卑鄙的。
     生:灵魂很丑陋的人,是坏人。而你是年纪小的小孩子,不是故事里的小人。
     师:哦,这样我就放心了。爷爷,我还有个问题,那个叫调达的人怎么会变成一个小人的?
     生:他见利忘义,恩将仇报,做了坏事。
     生:他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救命恩人,背信弃义,实在是人人痛恨的。
     生:他经不起金钱的引诱,就丢掉了人的良心。没有了良心,就变成了小人。(掌声)
     师:看来,在金钱好处面前,最能检验谁是小人,谁是君子啊!爷爷,我要做君子!
     生:好!好!(众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5-14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走近名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5-23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有光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生活是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7-16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走近名师——薛法根老师课堂实录精华


多看名师讲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