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深度按:1/3国土已被酸雨污染,大部分河流被严重污染…一边是癌症村的死亡日记,一边是超大化工项目不断上马。中国需要发展,但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幸福最重要,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腾讯深度从即日起将连续刊发南方都市报系列报道。
早前策划:伤城——谁是中国最伤心城市
中国1/3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
脱离人和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而且包括过上充实的、满意的、有价值的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忽视了以人为本,发展也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
———联合国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
“SARS的冲击也使我们看到,一个国家跟一个人一样,应该是协调发展,过去我们城乡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社会保障发展不协调,我把他形容成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肯定站不住站不稳,一个国家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站不住站不稳,所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2003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香港发表讲话
《南方都市报》记者 喻尘 采写
这才是幸福(资料图)
2007年12月23日,戴着白口罩的厦门网友自发到PX工地聚会庆祝PX项目迁建。经过厦门人的努力抗争,这个特大污染项目终于迁建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还需要一个个公民参与。本报记者卢汉欣摄
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发展以人为本,而不是单纯追求GDP.
2003年9月,《环境保护评估法》实施。
2005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叫停30个严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均为10亿乃至上百亿元。
2005年2月,绿色GDP在十省试点。
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
2007年厦门市民上街散步导致特大污染的PX项目迁建;
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
……
真正落实发展观并不容易。它还需要一整套的相应改革,包括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包括民主政治的推进等等。
但我们仍可以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而不是报表上一连串串数字,正渐渐成为我们的目标。
一个癌症村的环保日记
当日记上死于癌症的村民达数十人时,萧山的经济也蒸蒸日上,连续5年成为全国百强县浙江省第一名。
2003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阳镇,一位叫韦东英的农妇因家附近一家镀锌厂开工,开始记录所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她以日记体的形式写下了当地数年间化工厂等重污染企业的开工和生产情况,她也记述了村中百姓数年来因环境污染致病死亡的情况。
6个月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现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这个城市的西子湖畔发表了一个讲话,这是一次“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他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开展《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项目的工作全面启动。
“GDP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从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有多大呢?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潘岳说。
2004年3月的最后一天,韦东英从邻居家借来相机,第一次去拍污染企业。这时,村庄里已有人因患癌症而死亡。当她的日记本又换了一本时,一个绵延百多公里的化工园区在钱塘江南岸形成。
韦东英的日记阻挡不了化工厂一个接一个的开工,当她的村庄被化工园区蚕食掉后,她所在的萧山区经济更是蒸蒸日上,成为在全国百强县区榜单上的浙江省第一名。
当韦东英的日记记录到村庄里的患癌症而死去的人数达数十人时,2006年9月7日,一份耗时两年作出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发布,这份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保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制作的报告,是中国第一份有关环境污染经济核算的国家报告。
这份报告说,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的GDP的比例为3.05%.这次核算中,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数字是:污染扣减指数1.8%,这是指虚拟治理成本。这个数字意味着,要将排放到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全部去除,需要付出的成本占GDP的1.8%.
韦东英开始写“环保日记”两个月前的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新的理念被提出,会议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如果我们把生水烧开或用家庭净水器过滤一下,需要为此支付电费等处理成本,可能占我们收入的1.8%.但如果我们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喝生水,由此生病就可能最少花费我们收入的3.05%.”潘岳形象地解释了治理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治比不治任意发展强得多。
“拉美陷阱”
全国大大小小的开发区8700多个,那时候,一些地方官员一年到头最忙的事情是为开发区剪彩。
就在萧山努力保持浙江省榜单第一名的位置而大肆扩张工业化之际,中国的工业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几乎每一块土地都在争取成为被“开发的热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中央政府已经批准了119个经济开发区,可省级、市级批准的实际数量要大得多,是8700多个。此时,中国共有2016个县区。那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一年到头中最忙的事情是为开发区剪彩。
就在此时,1999年至2001年,无名导演王兵拍摄记录片《铁西区》,用镜头真实反映了在沈阳铁西区数十万工人下岗后无力谋生的悲情故事。
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农村正在一个个被消灭,城市化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的千公里以上的海岸线发生着,而在东北三省,却是另一幅沉寂的景象。这似乎是两个国家发生的事情。一方火热万丈,一方冰冷深渊。过热的必须被整理,过冷的必须激发热情,这需要一个平衡。
在全国8700多个大大小小的开发区内,有多少家工厂在建设,始终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科学发展观提出两个月后,GWY五部委联合整顿全国开发区。据中国建设报报道,2004年1—7月,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6866个,规划用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全国撤销各类开发区4813个,核减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4.5%.
首都北京的国土面积为1.6万多平方公里,这一年,清理出的土地面积相当于1.5个北京市。
中共中央和GWY早就注意到了南北发展的不平衡。2002年9月10日,GWY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GWY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努力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振兴东北提出之前,已经有了一个西部大开发的概念,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被看做是高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前奏。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在改革开放多年后,差异也是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城乡关系,是胡、温执政后的一个重要问题,几乎和振兴东北问题相辅相成。
在温家宝决定启动振兴东北三个月后,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开始试点。三年后的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韦东英在她的“环保日记”中记录了一个个村民在患病后无奈地死去。虽然贵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但却没有分享到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好处,他们仍然没有钱治病,摆脱不了病痛的折磨。在忍受不了刺鼻的化工厂气味和饮用的带有病菌水之后,他们只能死去。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
到2020年,我国预计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的规律,在人均C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处理得好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处理不好则会掉入“拉美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