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申报教师:赵一锋
2008年6月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教学中抓住蔺相如语言、行动来体会人物的性格。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过程方法:
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交流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思路。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交流理解讨论问题教学法,重点引导认识。
学法:质疑、探究、结合学习法。
教学准备
收集资料,图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引问激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能否找到答案。
2、师简言导入读文:
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二、师生互动学习汇报。
1、学生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师生互动汇报归纳:
生字:
氏(shì) 璧(bì) 蔺(lìn) 廉(lián)颇(pō) 荆(jīng)
词语意思: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负荆请罪——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诚切地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3、课文故事: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负荆请罪”来概括。
三、总揽全文,给故事概括大意,理清思路。
1、故事大意:
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个故事(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又立大功,职位高于廉颇。
第三个故事(16~18)自然段:写蔺相如为国忍辱避开廉颇,廉颇认识到错误后上门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课文顺序: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而展开叙述的。
四、学生继续感知课文,查找疑难。
······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教学反思: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是写人物的,详细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说明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和加强团结。
在这一课时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语,交流读懂和不解的情况。然后按顺序把《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可以相对独立。但组合在一起的故事进行思路梳理。最后从教材特点和读写训练的任务考虑,教学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学时得到有力的推进,但是,时间没把握好,引导不够理想。
板书设计:(总)
因为: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致使: ——>(蔺相如两次封官,职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气, 由于他们都爱国)
所以: ——>负荆请罪
结果: ——>“将”“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