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策略探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策略探微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闫晓枫
中年级开始,我们在单元导读、课后练习中,常常会读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目标与要求。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这一要求呢?笔者尝试以语段教学为例,来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课文语境至关重要



“含义深刻的语句”一般是在事件的情节推进中,或是作者自己或是依托文本主人公,将深刻的思想以“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我们思考,引发我们感悟。所以,文本就是我们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有效语境。联系文本情境,结合彼情彼景,落脚到细致的语言上,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含义会渐渐洞察,疑惑会迎刃而解。



课例一:三年级下《和时间赛跑》,原文段落:“①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②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③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④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以上是爸爸对我的问题──“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所做的回答与解释。我们发现,爸爸说的话共四句,结构清晰,含义深刻。首句是中心句,爸爸言简意赅地直接回答了我的问题。但这句话既抽象又富有哲理,文中的“我”不是太明白。于是爸爸又用后面三句话做了具体解释。哪些事物不会回来了呢?你的昨天、爸爸的童年、外祖母的生命,这些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四句话的顺序是先总述后分写,先提炼精要再展开具体解释。如此语境就是最好的体会策略!我们可以从语段内容出发,让三年级的小读者在一遍一遍的读中去逐渐领悟句子的深刻内涵,试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1.读本段,句①红色呈现,思考:爸爸说的是哪些事物不会回来了?请在文中划出。



2.交流后,分句导读体会。课堂设想:



(1)读句②,说说理解。(只是初步的感悟,可能学生不是很明白。)



(2)爸爸知道我们还不能真正明白,于是他又举例说:



读句③,对爸爸来说,再也回不到童年意味着什么呢?



出示图片(妈妈怀抱婴儿;爸爸肩负孩子;孩子在游戏……)最初看到这些图片,你什么心情?(开心、快乐、想到自己小时候)



但如果想到,你永远都不能再回到童年了……你此时的心情呢?(难过、忧伤、说不出的滋味)



带着这种体会读文,读出这说不出的滋味。



(3)爸爸接着又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深深触动了作者幼小的心。自己轻声读句④,说说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体会:我们都是时间里的事物,在一点点长大、一天天变老,终有一天要度过自己所有的时间,就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就是“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4)齐读句①,体会时间真的一去不返了。



(5)关注用词。语段中有一些词反复出现,发现了吗?(永远再也了)读到这些词时,试着放慢速度,体会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惋惜。学生再体会读。



(6)梳理结构,了解顺序。



②③④句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围绕中心句展开)



②③④句的顺序可否打乱?(有顺序)



合作读,体会结构上的特点。



如此设计,以首句为“抓手”统领全段,后三句句句回扣。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读中,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逐渐由模糊懵懂走向清晰明了。这个渐进过程,是依托文本语言来实现的。同时,围绕首句的层层感悟,使学生逐步清晰了本段的段式,感受了反复用词的特点,既理解内容,又学习表达,二者水乳交融,使学生文意兼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7:12:00 | 只看该作者
二、链接资料必不可少



文以载道,写文章就是在表达思想。每位作者都在通过一行行有生命的文字,尤其那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向我们传递着自己的思想和志趣。那么,行走于文字之间,了解作者,了解他写作的初衷、写作的背景,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语言文字背后的讯息,深入探求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作者丰富深沉的情感。



课例二:四年级下《生命生命》原文语段: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以上是作者杏林子从“飞蛾绝境求生”“瓜苗困境生长”“静听心跳”几件小事中,获得的生命启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表达了杏林子对生命意义的郑重思考和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文字究竟出自一位怎样的作者笔下,她为何在如此平凡的小事中能获得生命的启迪,进而发出生命的宣言?如果我们链接作者杏林子的生平资料,就不难理解这样一位饱受病魔摧残的女子,是在用自己所遭受的身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是在用手中的笔来讴歌生命的美好。在教学中,链接哪些资料?何时来链接,可以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笔者细细思考,尝试在如下品读处链接:



1.在感悟“飞蛾绝境求生”事例后,提出问题,作者为何会对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发出如此震撼和慨叹?──链接杏林子的病痛资料,感受作者从绝境中求生的飞蛾身上给予力量,不断地鼓舞自己。链接──



杏林子,台湾作家,自12岁起,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疾病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在轮椅上坐了50年,在病痛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2.在感悟“瓜苗困境生长”事例后,再次追问,作者为何会对小瓜苗的生长如此震撼和慨叹?请学生结合杏林子的处境谈谈,感受她不怨天尤人,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3.在阅读“静听心跳”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时,链接杏林子的写作成就,诠释她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启迪学生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资料略)



如此的阅读感悟,不仅引导学生沉潜在作者的语言文字中,还透过文字看到了背后的那个人、那颗心。这样就真正读懂了文,读懂了作者想要言说的意指。



三、联系生活读出意义



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步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是中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特点。这一时期,学生意识中存有许多现象经验,是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凭借。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时,如能及时链接学生的生活,与其在头脑中积累的具体现象经验链接,及时打通陌生化与熟知世界的通道,必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



还以《生命生命》为例,原文语段: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这是作者静听心跳后发出的慨叹:“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怎样做叫“好好使用”,怎样做就是“白白糟蹋”?抓住这含义深刻的语句启发学生,让他们与自己脑海中的具体人、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其在脑海里浮现一位位“好好使用”生命的人物,深入感悟他们生命的价值。如,演绎“千手观音”的残疾姑娘,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等等。如此联系,学生就不仅仅是在阅读作者的感悟,而是在自觉疏通与自己已知经验世界的通道,读出文本之于“我”的意义。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



以上列举,只是简约梳理,相信联系语境、链接资料、联系生活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方法,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阅读策略,因为它能顺利将学生带到作者面前,与之对话,揣之心意,明其志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8: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