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和答案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和答案2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新课标2011年初中初三教材大纲同步,本站最新搜集整理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中考模拟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初中中考模拟试卷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答案等无法直接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浏览或打印!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201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I基础卷(全体考生必做,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呢。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右图反映的是(    )
A.秦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
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
C.唐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
D.清朝对今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
2.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右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人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罗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开辟刑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的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是(    )
A.张骞     B.魏征      C.郑成功      D.渥巴锡
5.“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民国建立初期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7.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序号 事件 时间 作用
① 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②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抗战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③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天 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④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开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
A.①       B.②         C.③        D.④
8.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这是为了纪念(    )
A.来克星顿枪声打响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战役胜利     D.1787年宪法通过
9.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不可能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10.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二、材料解析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使。
——莎士比亚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的名言反映了当时欧洲流行的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的核心主张是什么?(4分)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一场什么重大运动?(3分)

材料三:(见右图)
(3)材料三所示文章提出的鲜明观点是什么?由这篇文章的发表而引发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联系?(5分)

三、图说历史(8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右图所示文物的史学价值。(2分)


2.左图形象的反映了我国近代一段十分重要的历史,请你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含义。(2分)



3.观察下图:(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统计图)(4分)

以下结论,能从上图中得出的,请在其括号中打√;与上图意思表达相反的,请在其括号中打×;上图中没有涉及的,请在其括号中打○。
(1)1950年—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较快。          (    )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    )
(3)1950年~1970年。美国经济发展低迷,经济危机深重。         (    )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
II拓展卷(升学考生必做,共20分)
四、材料解析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3分)

材料二: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单位:万吨)
年代 1870 1900
产量 80 2000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此,你有什么认识?(4分)

五、分析探究(10分。请还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1)右图所示历史人物是谁?框中的这段话,放映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二: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千百万人只是因为像牲畜一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假如我们明智地勇敢地去做,这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
(2)导致《财富》杂志报道的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总统提出了什么办法?(3分)

材料三:见右图
(3)材料三中彩车上牌子所示的“联产承包”方式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省?这种方式”好“在哪里?(3分)

(4)综上,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和答案2

本站试卷,无需注册,在下面的附件中,选择右键,目标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和答案2.rar (1.19 MB, 下载次数: 56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A  6.D  7.A  8.B  9.D  10.C
二、材料解析题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2)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三、图说历史
1.《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3.(1)√。(2)○。(3)×。(4)√。
四、材料解析题
(1)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蒸汽机的改良。(2)石油产量剧增。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3)影响: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气候等问题。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五、分析探究
(1)唐太宗。民贵君轻(爱惜民力、与民为善)。(2)原因: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办法:实施罗斯福新政,大力兴建公共工程。(3)安徽。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启示: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达到民富国强。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5 14: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