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叠问题》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每人白纸两张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一)、巧妙设题,直观感悟
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 周飞 王道浩 许露 李苏影 王涛
喜欢《红猫蓝兔七侠传》 周飞 王道浩 许露 陈新寒 陈传活 李力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你们喜欢哪些动画片?(随意请两三位学生回答)瞧你们这么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蓝猫淘气三千问》《红猫蓝兔七侠传》,据我从某个班了解:(出示课件)
2、收集数据
师:现在根据这个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的信息可能有:
①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有5人。
②喜欢《红猫蓝兔七侠传》有6人。
③两种都喜欢的有3人。
3、发现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出学生的问题:喜欢这两种动画片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师:喜欢这两种动画片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预设:
A、学生可能说一共有11人,(这时,教师引导:有不同意见吗?)学生可能会说只有8人。(为什么?引出:有3人重复了两次。)
B、学生可能说一共有8人,(这时,教师故作奇怪的样子提问:“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有5人。喜欢《红猫蓝兔七侠传》有6人。一共有11人,还有3人哪里去了?”引出:有3人重复了两次。)
(二)、引出集合图,加深理解
在这张表中我们发现周飞、王道浩、许露的名字重复出现了三次,现在你能不能用其他方式重新整理名单,更清楚地来表示出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有5人,喜欢《红猫蓝兔七侠传》有6人,两种都喜欢的有3人,并且每个人的名字只能出现一次。(学生设计时,教师要注意筛选。)
1、展示各个小组的创作,听听学生的理由。
(如果有出现韦恩图最好,并且直接问各部分的意义。没有的话用课件直接出示韦恩图,讲述故事)
师:在很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和我们同学一样会动脑筋,他就是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韦恩最早想出了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重叠,于是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韦恩图。如果你们比韦恩早出世,那这幅图就要用你们的名字来命名了。
(课件演示) 先出示两个独立的集合圈:
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            喜欢《红猫蓝兔七侠传》

(课件演示两圆合并)
课件演示两圆合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说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这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什么呢?(出示箭头,同时出现两种都喜欢的同学名字),红圈左侧呢?(是只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同学),绿圈右侧呢?(是只喜欢《红猫蓝兔七侠传》)?
(三)、掌握算法,归纳揭题。
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各部分的含义,那谁能用列式的方法计算出喜欢这两种动画片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应该会想出四种方法:①5+6-3=8(人)②6-3+5=8(人)③5-3+6=8(人)④(5-3)+(6-3)+3=8(人)(学生的每一个算式都要求讲透算理。)
你会给这种现象取名字吗?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吗?(出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吧!
1、(书上110第2题) 数学广角的文具店开业了,咱们去看看,谁来当 采购员把这两天的进货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文具呢?”聪明的同学们帮他们计算一下吧。
(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2)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3) 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2、下面共有几个数(在这两个图中写上一写数)

3、前几天,老师去绿色基地游玩,发现那里的徐教官招收了一批会管理草莓棚或苗圃的工人。会管理草莓棚的有7人,会管理苗圃的有10人。请你猜一猜:徐教官可能招收了多少工人呢?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可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评价别人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2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