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案例、随笔心得集锦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轰轰烈烈中的冷静思考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小 郑学礼
实验,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在目前科学课教学中已经引起科学教师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改变和控制变量来发现某种现象或规律。从而揭示科学本质,获得科学知识,形成获取科学知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最终提高科学素养。这与课标提出的“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相符。所以实验已深入到科学教学中,成为不争的事实。走进科学课堂我们随处可见学生忙碌实验的轰轰烈烈场面。然而静心思考一下,我们的科学课时间被实验占据大部分,甚至全部,其教学的实效如何?也许有人会说“以探究为主的科学课重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吗?因此只要实验了就行,可以不考虑教学的效率。”笔者不敢苟同此观点。凡事如不讲实效则往往趋于表面的浮躁与形式的热闹。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实验无益于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学中也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结构化材料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的材料如果全部由教师准备,则这些材料仅仅是材料而已,没有发挥出准备材料过程中的教育效能。所以教学前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自己去准备一些材料。因为在准备中学生对将学内容有所了解,可极大提高学生研究的目的性。比如研究土壤前让学生采集土壤,课前让学生介绍自己“土壤”的出处,交流中学生就能从“土壤”中剔除“马路边扫来的土”。为“土壤”概念的形成作好准备。再如研究蚂蚁前让学生去找蚂蚁,找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自觉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发现一些以前没注意的现象,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使课上研究专题明确,有效提高教学实效。从科学课的开放性的观点看,这种让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实际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使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就减少了由老师准备的材料带给学生的刺激强度,防止学生在新奇感驱使下,不由自主地摆弄材料不听讲所耗的时间,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到实验与探究中。而有的时候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准备材料,则学生拿来的材料或五花八门或结构单一,也不利于充分利用材料的结构性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实验。因此我们在实验前应对本册书所需材料列出清单,每课应准备什么,哪些由老师准备哪些学生自备心中有数,并具体落实到人。这样可减少在实验中无材料的尴尬或材料过剩的干扰。有利提高了探究的方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材料的结构性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实验走向深层次。比如在改变物体沉浮中,为学生准备三种材料:第一种空且能打开的浮标,浮于水上。学生一见就想到往里加重物使它下沉。第二种有重物且沉入水中的浮标。学生受到前面实验的影响,会想到打开取出重物使之上浮。第三种有重物且不能打开的浮标,浮于水上。学生在前两个实验的经验引导下,试图打开浮标加入重物。不行,被迫想到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办法。这是与前面两个实验不同的思路。这样在材料引导下,学生的探究活动走向深入,思维得到发展,科学素养自然得到发展,实现了实验的实效性。



二、简明导入,直奔主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导入。导入在教学中使新课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相沟通,因此,它越来越引起老师的重视。随着现代媒体的介入,导入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然而如果应用不当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习的干扰从而降低其实效。比如在燃烧的教学导入中以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导入,因这个故事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能把它与“火”相联系,在黄金时段沉浸在故事的想象中被其中的情节干扰不知看故事的目的,失去了故事导入的意义。不如就以书上古人钻木取火图来导入。好奇心驱使学生去尝试一下,不妨给学生一些材料,来个钻木取火的经历,当然课上时间有限,当发现“热现象”后可演示“电钻钻木头”的实验,让学生见到烟火的产生,以缩短实验的时间从而提高实效。并把学生的研究兴趣移到课下,自己进行钻木取火实验的探究。再如在空气的教学中,有人以谜语导入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学生才猜出是空气,老师方提出学习任务。这一设计使学生游离空气的实质研究来兜圈子,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不如以游戏导入,直奔空气的研究:“同学们我用这个杯子来给大家变个魔术。看这里有什么?”学生回答:“什么也没有。”“变”后再问“这回有什么?”学生仍答“啥也没有。”老师故作惊呀:“明明满满的吗?”学生顿悟:“有空气。”……在游戏中使学生认识了空气的一些性质。这时教师提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刚才明明一杯空气,我们却看不到,所以我们首先来想办法捕捉到空气,让别人能看到它。”接下来分组想办法。这里的游戏导入围绕对空气的研究展开。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比从语言文字去体验空气的性质更好接受。也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区别所在。



三、以明确目标为学生实验导航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有的同学忙碌不停,甚至老师叫停后还意尤未尽,恋恋不舍。问起刚才做什么了,有什么发现,则哑口无言。纠其原因在于学生由于新材料的刺激,兴奋于对材料的摆弄没有听清究竟用这些材料研究什么,怎么操作。从而造成忙而无效的虚忙。这样的实验失去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只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已。因此,高效教学应让学生明确知道探究什么问题,从而知道操作是为了什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活动围绕任务展开而并非简单地玩玩。如何把探究的目的告诉学生呢?这要依教学内容让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或从教师创设的矛盾冲突中引起学生对现象或问题的探究欲望,让这种愿望带动学生去展开研究。那么这种操作的目的性就能增强,教学的效率亦相应提高。比如《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中可由游戏导入:“同学们我这儿有一杯水,怎么判断是凉的还是热的呢?”“摸一摸。”学生不约而同回答。“好,就按你们说的,不过有个规则,就是先把手伸进第一个杯中,再拿出来摸。我们全班分成分成两个组(“冷──温”组与“热──温”组)。”在摸的过程中两组同学对同一杯温水是凉的还是热的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源于学生已有经验与新情况的矛盾。这种矛盾作为新课的出发点可使学生精力集中,全身心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这时的研究工作就不会出现跑题现象,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更有效。另外操作前的实验设计也并非累缀,可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当学生急于动手操作时不妨先让他说说实验的方法、步骤、应注意什么、重点关注什么。如此来提醒学生的实验目的及方法,看似慢了,其实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四、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减少系统内耗,提高教学实效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是两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其各自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中往往跑偏。比如在关于《蚂蚁》的研究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这样处理:“同学们大家昨天都找到蚂蚁了吧?关于蚂蚁你想研究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我想研究它属于什么动物?是不是昆虫?”“我想研究它有几对脚?”“我想看它长不长翅膀,嘴什么样,怎么吃食物,是不是有触角?”“我想研究它身体分几部分?”“我想研究它们如何传递信息?”“我想知道它会不会游泳?”“真是蚂蚁搬家就下雨吗?”“世界上有多少种蚂蚁?”“蚂蚁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于是,老师提出:“那么这节课我们能研究什么呢?”学生又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这样看似热闹似乎也把学生当成了主人,但除了浪费掉开课的黄金时间来争吵外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提高吗?为提高实效,我们不妨这样来设计:首先提问 “同学们昨天你从哪找到的蚂蚁?”目的使之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接着提出“通过昨天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交流基础上汇报,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最后在对蚂蚁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关于蚂蚁你一定有很多要研究的问题,让我们就从它的样子开始吧!”展开观察研究活动,以期使学生抓住蚂蚁的身体特征。然后再展开对蚂蚁活动情况的探究。无论研究的问题是由谁提出来,只要能使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并有所收获,得到发展总比无休地争论一些皮毛问题有实效吧!



五、处理好演示性实验与自主操作的关系,提高实验的高效



在“学生是科学学习主人”理念下有的老师不敢多说话,不敢做演示,唯恐背上喧宾夺主的名声。因而学生在那儿瞎忙,看似热闹却没有实效。其实没有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当面对一个新任务时,由于学生的经历有限往往无从下手,此时的指导与演示可给学生引路,以减少学生摸索的盲目性而提高实验的实效。比如:物体的燃烧是学生生活中虽然常见,却很少有人经历过,甚至有人不敢点火,见火就害怕,更别提仔细观察了。实验中如何观察,抓住什么重点观察,很有必要加以引导。此时可设计一个演示实验,让同学一齐来观察一根特长火柴的燃烧过程,发现一些现象,找出它的变化。就可为学生下一步分组研究纸、吸管、棉布条、纯毛线、木条等物品的燃烧现象做好引导。使学生的探究进入深层次,来提高操作的实效。



六、正视意外,发挥其教育功能,提高教学实效



以探究为主的科学课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冷静处理。有的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并能在课上解决,可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以扩大教学效益面。有的跑题了学生又有兴趣,引导学生课下探究亦可扩大收益。有的虽与课内容无关但对培养其科学态度有关,占时又不太多,可引导学生当堂处理,让其经历科学处理问题的过程,来提升其科学素养。比如:在《温度与温度计》教学中同一条件下出现了不同气温28.5℃、29℃29.5℃……这些接近29℃的温度。可就在要得出“接近29℃”的结论时,突然冒出了一个32℃。显然是温度计出了问题。这时如何处理?如果仅以仪器有问题按特例加以删除,学生以后观察到类似的“特例”都这样来处理的话那么其敏锐的观察力将受钝,最终丧失。如果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再试一试。当他们最终证明确是他们预想的那样,是温度计出了问题时,他们的成功感油然而生。从中学到了如何用科学方法去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扩大教学的效益。



七 让小组活动有序化,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常出现你争我抢操作的超热闹场面,引发洒药、倒灯、碎试管的事件。也有闲谈玩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的现象。还有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者,尖叫哄笑跑闹者也不为罕见……一派热闹景象,造成了小组学习的假繁荣。因此作为科学探究活动实体的学习小组的组织、管理与评价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成员分担不同角色,各有分工。如组长、材料员、记录员、纪律员等。这种分工可固定亦可轮换。以形成小组长领导下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组织小组活动前使每个学生明确活动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研究、讨论、评价的方法及标准。活动中注重以组为单位的汇报交流,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促其形成小组责任感和荣誉感。评价不单看结果更重活动过程的表现,并加以累计。这样可促使学生的小组学习规范有序。使全体成员都参与小组学习之中。实现科学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实验室
乔廷强
二0一0年九月六日,星期一,下午第一节,科学课。



同学们带着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向实验室走来,远远地,我便注意到他们排的队伍不是特别整齐。到了实验室门口,其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手中拿着的啤酒瓶掉到了地上,摔碎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碴洒落一地,我赶紧走过去,让同学们绕开碎玻璃,又拿来笤帚和撮子,将地面打扫干净。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后都显得有些兴奋,好长一段时间仍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我用手势止住了同学们的谈话后,告诉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当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比如:走路的时候要靠右边;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饭前便后要洗手;要按时完成作业等。同样,上科学课也需要你遵守一定的规则:来实验室的路上要做到队列整齐;进入实验室之后要保持安静;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弄明白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规范,观察要认真,记录要全面,同时还要做到动脑思考;另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安全……



接下来我便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第一课《科学在我们身边》的学习。当我发现宋美佳和于明哲同桌两人正在玩弄一支铅笔时,就将他们俩叫到了前面,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做实验。在我看来,这样做有助于他们俩集中精神听讲。于明哲同学按照我的要求坐在方凳上面,上身挺直,膝关节和髋关节都呈90°的角。接下来又让宋美佳同学用中指抵住于明哲同学的额头,并再三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宋美佳同学要做到不能让于明哲同学的头往前移动,于明哲同学在用力时,要保证双脚不能移动位置。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要求于明哲同学站立起来,当然,无论他怎样用力,都无法站起来。



两位同学的动作恰到好处,但是由于他们俩所处的位置比较低,因此,为了让同学们看清于明哲同学的姿势,我在黑板上画出了示意图。而在后来引导同学们思考于明哲同学之所以无法站立起来的原因时,考虑到这一问题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我便没有做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是毫不犹豫地将方凳搬上了讲桌,然后我又坐在方凳上面。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同学们看清楚我在站立起来一刹那间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并且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我的脚与头。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看到了我在即将站立起来的时候,头部与双脚几乎是在同一条直线上面,而且直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同学们继续思考,如果于明哲同学有足够的力气,宋美佳同学又能够保证做到不让于明哲同学的头部前移,于明哲同学挺直身子的结果只能是倒下去,因为他的头部与脚是处于一条倾斜的直线上。



就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轻而易举地便找到了答案。回顾这一过程,我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作为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所做的仅仅是将我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那里,学生的思维活动状态无时无刻不左右着我的视线,无时无刻不占据着我的头脑,并让我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使学生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老师讲述的内容上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想这应该是让我在课堂上坐在讲桌上为同学们演示的根本原因,也是使问题得到成功解决的关键所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科学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它只是一个过程



科学课,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



终于可以“送蚂蚁回家”了,我暗暗地松了口气,《动物》单元总算基本结束。虽然一个月来和孩子们一样体验到了与“虫”为友的许多乐趣,可是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意外”,常常令我防不胜防、穷于应付。



“蚂蚁为什么会到处乱爬呢?它一定是想家了吧?这些蚂蚁原来住在哪里,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我说道。



“对,对!”孩子们连连点头。



冷不防,“问题专家”忽地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昆虫盒说:“老师,我这里还有一只蚱蜢,要不要放它回家?”



“当然不行,蚱蜢会吃庄稼的。”另一学生不假思索地接上话题。



“不一定,那蚂蚁对人类也没有多少好处。”“问题专家”立刻反驳。



“对,有些蚂蚁还会把木头蛀掉了。”立即有学生附和。



“蚂蚁很可爱,蚱蜢很难看。”



“不,蚱蜢也漂亮的。”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着他们对这个问题这么投入,我一下子犹豫了——怎么办?是立即“刹车”,按原计划组织教学,还是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探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科学课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探究的过程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而要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此时如果让学生进一步反思问题的焦点,这不正是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两个纬度目标的良好契机吗?此时不展开,更待何时。



于是我让学生继续交流下去,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也时不时插进一句。



“老师,到底要不要送蚱蜢回家?”课临近结束,“问题专家”又一次提出了他的老话题。



“你说呢?”我反问道。



“我们小组认为可以放它回家,也不可以。”“问题专家”似乎胸有成竹。



全班哄堂大笑。



“这话怎么说?”我继续追问。



“如果现在外面蚱蜢不多的话,就放了它;如果现在有很多蚱蜢,那只好消灭它了。”“问题专家”说完就坐下了,一双得意的小眼睛瞪着我。这时,全班同学也都静了下来,并看着我,希望我给他们最后的仲裁。



孩子们的真实思维在辩论过程中像火苗一样跳跃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空间。让每个孩子的想法在这样的情景场中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进而激活、延伸、升华原有的思维状态,这才是具有真正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这才是有效、有意义的学习。这期间蕴涵的绝不仅仅只是科学知识,更为凸显的是一种生态意识,一种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



面对孩子期待的目光,我该如何回答呢?



我略作思索,然后一字一顿的告诉全班同学:“也许,这是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问题,就算有,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找吧!”



下课了,孩子们带着问题又投入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我却无法平静下来,并不是因为没有给孩子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感到不安,而是更多地想到了“科学探究”。科学教育的过程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细细品味课堂上一幕幕,尽管孩子们的辩论显得有点幼稚、粗糙,但整个过程是他们亲身经历的。科学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而在最后我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正是想引领学生自己去经历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去经历,亲自去体验,为孩子们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的探究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它只是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亲历探究《种子里面有什么》
安徽省淮南市八区二小 孙咏梅
《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种子规律是难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种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知道植物种子在发芽后能重新生长,但不少学生极少参加种植活动,可能没有亲眼目睹过一粒种子的发芽过程,更没有研究过它的内部构造。因此,当学生亲自解剖种子时,好奇心和探究欲会使他们感到无比震惊。“科学学科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从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入手,大胆地利用并对教材进行合理地调整和适当地补充,我设定了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获取证据、形成解释、拓展应用。因为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体验,所以我在此用了“体会”而不是“学会”;二是:知道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的各个部分在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另外,还为将来学习生物的繁殖,了解植物种子的多样性,进一步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打下基础。



探究的意义在于经历。课前,我搜集录像、课件、图片等网上资源和精心准备较大、泡涨后容易解剖的蚕豆、花生、芸豆、红豆、绿豆和玉米种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物展示、解剖操作、多媒体播放等教学手段,进行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让学生会使用放大镜细致入微地观察,给学生充分表达、描述的锻炼机会,让学生试着评价,通过对大量事实的归纳来发现种子的构造。在整个过程中,我基本没有讲解,而是充当幕后的导演,想办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精心准备的问题为导线步步紧逼、层层深入,放手让学生实验、分析、体会。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以创设学习情境为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巧妙地揭示学习目标,引入话题,在较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他们注意力,调动学习主动性。



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上课伊始,谈话导入:看到种子,我们就想到了春暖花开的春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给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来欣赏大自然中那有趣又美丽的精彩画面。播放录像“种子发芽了”“已经长成的参天大树”,“一粒种子生长全过程的动画演示”动态地展现出种子从萌发到生长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在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接近真实直观的经验和体会,自然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发现和问题。种子长成植物的秘密在哪里呢?学生积极思考,但却作不出合理地解释,于是,我因势利导,让我们通过研究种子的构造来揭开这个谜吧。



随后让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并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种子的名字、颜色、大小、形状和味道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研究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各类种子在外形上的区别。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课题本身就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先预测一下,再让学生带着预测自己去解暗箱,学生的探究投入度自然很高。从外观上看,植物的种子千差万别,但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先猜一猜,种子里面有什么?怎样知道猜想正确呢?你想怎么去做这个剥种子的实验呢?剥时要注意什么?教学生方法不是目的,学生具有“想出方法进行研究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目的。让学生评价方法,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活动的组织作用。让学生讨论实验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学习用镊子解剖种子的方法,在实物展台上边讲解边解剖种子,重点突出两个字“剥”“掰”,形象鲜明、直观,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了解剖种子的方法,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己动手,观察探究



探究一研讨教学法的创建人兰本达教授说过:一节课,如果一半的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你要是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你只是几句话点到而已,最多占1/10,你就是特级老师了。遵循这一思想,我把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活动,所有知识都是学生自行动手、动脑获取的,我只在里面起牵引作用。



本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三项观察。先解剖蚕豆、花生、芸豆的种子,对照书看清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并观察像什么?学生迫不及待地解剖起来,有的用指甲撕,有的用镊子剥,还有的用放大镜观察,我巡视指导,对操作不正确地进行纠正。当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种子内部时,就会产生一种寻找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欲望的产生,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观察的收获会更大。当他们有了新的发现时,也正是最想表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用实物投影边解剖边汇报,并给予适当地鼓励、肯定和指导,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始终体现师生互动的气氛,同时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及不同见解。再课件出示花生、菜豆的构造图及讲解,代替教师的语言指导,让学生更加难忘。



接着玉米解剖是本课学习难点,如果用生玉米纵切观察很难看清区别。因此,我使用熟玉米粒在实物展台上先剥掉种皮,用指甲轻轻一掰,胚就出来了,剩下黄色部分就是胚乳了。玉米的胚根、胚芽连在一起,像一根光滑粗短的针,借助玉米构造图来观察,上半部分是胚芽,下半部分是胚根等各部分科学名称,非常清晰、方便,避免了纯粹讲解所容易导致的陈述不清。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种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种子的内部结构万变不离其中,无论看任何种子都会发现同样的三样东西:一是:种皮是保护种子的;二是:胚即植物的胎儿;三是:包着胚胎的一种物质实际是存储的食物称之为胚乳。在学生掌握种子构造的基础上,猜想种子能长出一棵新植物,这与种子哪个部位密切相关?要认识胚的作用,先让学生合理推测种子萌发的条件,虽然只有极个别同学想出还不全面,但能引发大家思考也达到了目的。利用课件把长期观察缩短为两分钟,直观、高效地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胚里的胚根会长成根,胚芽长成茎、叶。于是,我发给每小组早已准备好的已经发芽的红豆种子,轻轻地用镊子去掉种皮,投影放大观察子叶,思考那两片嫩芽和已伸出的根分别像红豆种子胚里面的哪些部分。做到材料有步骤提供,而不是开始就全摆在实验桌上,适时提供材料,才能确保实验课活而不乱。通过这一演示过程清楚的认识了在种子萌芽的过程中,胚根萌发成植物的根,胚芽萌发成植物的茎、叶,问题便迎刃而解。但他们却不知道子叶和胚乳在这个过程中哪去了,这又是一个难点。出示课件:菜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多幅图和菜豆、玉米发芽动画(突出子叶、胚乳部分),让学生结合手中实物和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想一想: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经常看到豆瓣,却很少有人去想它的作用,他们兴趣浓厚,在小组内展开热烈地讨论。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子叶、胚乳是种子萌发的养料被种子吸收消失了。从不断地实验和观察中知道了胚的生命力是从胚的胚根、胚芽、子叶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样也就了解了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也就真正掌握了种子的构造和分类。这样采用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对种子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本课中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再通过课外实验得以巩固延伸。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科学强调与生活联系,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哪部分发育而成的?出示稻、米图,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水稻哪一部分,种下米能长出水稻吗?为什么?再出示树苗图以拓展更多知识,同时教育学生爱护种子幼苗,热爱植物。接着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行选择研究。你想亲自观察种子长大吗?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都想亲历一个生命从吐出胚芽到结出果实的过程。出示容易学的蚕豆种子实验图,另外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出示一个培养皿,放二层纸巾,倒入一些水,让纸巾完全湿润,再放一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绿豆种子,放在通风窗台上,第二天再放一粒,连续放七天,把观察到的情形记下也可以画出来。你认为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还可以在土壤里种植一棵植物(如凤仙花),并精心培育,直到结出种子。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生长记录,写好日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留给学生的永远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最后留下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要求学生查资料解决:一粒饱满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把学生们带入科学研究的情境中去亲自动手,带他们到真正能够产生问题的未知事物中去。科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读出来的,科学是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自己做出来的。我让学生用手和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构建起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通过合理的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把科学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
《动物和植物》、《土壤》教学设想
湖北宜城市小河镇张嘴小学 刘 均 陈关芳
新课程改革有几年了,特别是科学课,原来的自然课改为科学课是很有一定道理的。原来自然课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而现在的科学课则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性,探讨性,需要学生从实践出懂得道理,获取知识。



我执教科学课三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四年级科学课中《动物和植物》和《土壤》这两个单元,如果放在实验室里或者是在教室里,不好操作和讲解;五年级上册《在阳光下》单元中的《美丽的彩红》活动课,关于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组合,教材所提供的教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也显得呆板,于是,我对以上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釆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关于《动物和植物》、《土壤》这两个单元,由于以前没有把学生带到野外教学过,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举行一次“把科学课堂搬到大自然”去进行教学、探讨。



我们是农村学校,物产丰富,遍地就是实验品,对开辟生物园,发展种植、养殖条件,而学生的来源,也几乎都来自农村,恰恰这两个单元的素材又是他们平时接触较多的,虽说原来的《自然》教材也涉及这两个方面内容,而那时,我们都是在教室里学习,尽管用尽了各种方法,比如模型、影视观看,但收效都不大,学生体会不深。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内容缺乏真实的体验。于是我对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教学形式进行时间、空间的调整,把教学时间和对集中,把教学空间移至野外,真正地让学生融洽在大自然中去学习。



《动物和植物》一课,我让学生与动、植物亲密接触和自己喜爱的动、植物交朋友,并能对他们的朋友进行一番介绍:如形状、大小、长势等。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捕捉工具以实验记录表,以小组的形式,四人一起共同寻找,边找边借助放大镜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回校后整理记报。在野外我针对比较明显。普通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如四年级下册中《新的生命》中的《油菜花开了》一文中,让学生到农田里直接观察油菜花,看看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生长环境、有哪些特点。学生直接接触油菜花,兴趣更浓,把各部分的数量、颜色、气味进行记录,并认识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这样学生直接认识它们的器官,效果好,胜过在教室里借助电教的好几倍。学生亲身体验了,感受了,在后来的总结汇报中,各抒己见,这足可以证明,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对学生何等重要。



《观察保护土壤》一课,我根据野外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先观察土壤的分层(颗粒大小、颜色),比较湿润的土和干燥的土在颜色、气味、硬度方面的特征;最后我选择离学校不远的长渠水为什么是浑浊的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问题,并实地选择了一矮土坡,一侧草皮长势较好,另一侧却光秃秃的,学生自己通过实验,亲自感受了,有草的地方浇水,草水吸干了,在没草的地方浇同样的水,水带着泥土跑了。学生明白了使水变浑浊的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长渠上游某处没有草和护渠树,一旦下雨,泥土跟着水流入下游。再者就是工业污染,把水变浑浊的另一个原因之一。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很深,收获很大。有几个学生专门就这两节课出了黑板报,写出了保护土壤流失的措施,挺有意思的。学生希望以后能多到野外去上课,与大自然融合。



这次活动,我自己觉得非常成功,学生在活动结束时说:“我知道了动物、植物、土壤好比一家人,亲切得不得了,不应该分离它们。”其他老师也说:“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老师辛苦一些,但教学效果好,值得我们学习。”



针对《美丽的彩虹》中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混合能成白光,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具不好使,学具也不能很好的把实验效果做出来,我就大胆创新,利用陀螺速度快,能把七色很好的混合在一起,又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教学放在室外进行实验。收到巨大的成效。无论从学生的参与,学生对本堂课的了解和把握,还是以学生探究秘密的热情,都可以证明,换教具的效果非常好。我具体操作是这样的,运用游戏的形式,利用纸陀螺作例进行探究。给每小组七色光半圆形和七色45度扇形的彩纸各一套,我先让学生认识七色,导出《制作牛顿盘》的课题,接下来让学生自行玩纸陀螺,熟悉玩具,老师再引导转会是什么颜色?那红、黄各一半转出来的又会是什么颜色呢?帮助学生一把,引导他们探究,放手让学生猜想:任意两种颜色加会产生什么颜色?学生在猜想,汇报后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任何两种颜色叠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我顺势提问:如果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叠加,情况又怎样呢?把课堂推向高潮。尽管下课的时候,你发现学生转出来的是灰白色,学生汇报时都有不同的感受 。我没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并希望继续研究 ,把课堂由深内,延伸到深处。



整个这节课,我发现学生至始自终都在玩纸陀螺,都在研究色彩的混合,学生的收获非常大,利用纸陀螺作教具,迎合了儿童好玩的心理特征。突破了教材的难点。说实话,把美丽的彩虹的内容编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今天,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还是能接受、理解的。



另外,我觉得用纸陀螺作教具,对课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个抽象的现象变成事实来证明,从而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点击瞬间,播放精彩
抓住异想天开的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浙江省上虞永和镇小 陈杰超
摘要:即使再出色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当中也会有黯然失色的时候。教学的生成,在精彩瞬间产生的时候往往成为我们教师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因势利导,成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长探究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瞬间 因势利导 学生



引言:教书必须怀着一种学者的心态去教我们的学生,传道授业,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但如果教师只死扣这样的观念,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走入一条死胡同,死死的抓住书本中的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幸好学生不会这样,他们还有着求新、求知的心态,不耻下问的可贵品质。所以有这样的学生,我们的课堂中常常会有意外发生,作为老师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正如俄国天文学家费奥多罗夫小时候将人类胚胎发育的规律的猜想在课堂上欲发表又迟疑时一样,老师对这样不耻下问的学生必会勃然大怒,将其驱除出课堂。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些意外让我们的课堂显得生气盎然。



但是我们的老师时常抱怨,为什么上课总是那么的平淡,学生并没有积极的进行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在什么样的课中容易出现奇思秒想,我们教师又应该如何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简要的述说一下,分析一下。



一、产生问题,因势利导,尊重学生



在科学的课堂当中常常会产生一些令教师非常头痛的问题,想解决但是又没有能力解决的一些难题。所以我们教师的头脑要十分的清晰,不可随便敷衍了事。就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上逐渐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作为教师当然也有像费奥多罗夫的老师一样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上《制作我们的小赛车》这一课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根据课本的一些例子制作了小赛车,可能这样做比较容易一些,但是看上去这些学生制作很机械,没有创意。觉得这些都是循规蹈矩的学生。可是就在展示学生作品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甚是疑惑的说:



师:“我看到大家做得都很精致。但是我发现有一个问题,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



生1:“老师,我看其他同学做的都跟书上的差不多,没什么创意。”



师:“那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生1“我觉得可以用我们平时在玩的钻天炮作为推动小车前进的动力。”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不可行呢?”



生2:“我觉得不行,这种动力太危险了会伤到人的。”



生1:“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危险的……”



生3:“那老师我觉得使用马达更加来得好,不太有危险,而且行进的路程也会更加长。”



生1:“但是在设计上却有难度了,很难把它的动力运用起来。我觉得可以再进行改进钻天炮,使它的动力更加的持久”



……



这位学生还是在讨论中不依不饶的进行着自己的辩解,在他的时快时缓的话语中,可以感觉到他当时心里也很矛盾。但是他这样积极开动脑筋,打开了其他同学的思维,扩大了学生选取材料的空间。像橡皮筋、气球这些才是我们课堂中的常用常想得到的动力工具,我们也应该经常鼓励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想象不是无厘头的猜想,而学生的思维正是在这时得到了真正的考验。也打破了课堂中学生们常规性的思维,使他们想得更远,也使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兴趣,这比那些“畸行”的培养、苦口婆心的叮嘱效果来得更加的明显。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以他为圆心向四周发散,充分挖掘学生心底里的求知欲,参与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来,现在的科学课堂中,许多课还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的途径,所以想要改变这样一种局面,教师自身素质需要提升之外,充分发挥课堂中的意外情况调动学生的探究科学的欲望,使之在课内形成兴趣,在课外的时候会主动的去探究发现。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二、变“不利”为“动力”,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的某些思维的开发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得到发挥,所以教师不但需要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也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思维条件和空间。在实验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实验结果产生的意外情况产生。正如教育学家布鲁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我在教学《橡皮泥仔水中的沉浮》时,在得出实心的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之后,开始做怎样才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时候,许多小组把橡皮泥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船形的、星形的、长方形的等等。在做好之后,就是试水了。但是就在做了不久之后有小组向我反映,说他们的小船很快沉入了水中。我赶忙过去一个一个小组的看过来,发现有不少的小组的作品沉入了水中。这可怎么办呢?这课看来上不成功了,学生都在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特别是马泽文,“老师为什么这个小船会沉下去呢?”



这一个问题激醒了我,于是问学生,制作的小船为什么会下沉的呢?学生都认为进行那样的操作肯定能让小船浮起来。没等我提出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生1:我觉得我们做的小船不够精致,不然的话也不会下沉了。



生2: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材料的问题,这个橡皮泥在水里很容易融化,这样的话水很快就淹没了小船。



师:但是有一个小组做得很一般,但是老师发现他们的能浮在水面上了。



生3:可能是因为我们设计有问题吧。



师:那好,现在小组再讨论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在课外找一找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橡皮泥小船浮在水面上。



在课后得知学生都自行买了橡皮泥进行多次实验,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家长……



这次实验的失败主要是我没有认真取材,在得到材料之后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认为实验必在意料之中。幸好没有出现没有大的过错,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孩子们锐意的观察能力。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深厚的教学功底,但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意向不到的收获。这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所以在课堂中只要保持着一种执着的理想,必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三、创设条件,注重内化道德形成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在传授快乐,学习知识的愉悦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择、探究时间的确定往往会“出人意料”,只有在教学后才能判断。



在课外进行生物活动中,我选取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选取生物地址;第二、播种季节的选择;第三、播种种子。



在第一个环节之中,一位生物园的选取一位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在做的过程还是产生不少的问题。



师:请大家商量着选一块地,作为我们的生物园,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最适合种植呢?



(已是很兴奋的孩子们,这时变得更加热闹了,都积极地开动脑筋,议论纷纷。有些同学像模像样的选起了地,东踏踏西摸摸的,俨然是个科学家了;有些同学看看围墙外的菜地,想看看菜农的地是怎么样的;有些同学拼命的翻着书本,想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料。)



生1:老师我认为那块地比较的好,看现在那儿有着充足的阳光,我想种在那里的花草会长得更好。(我们一群人就围在那块地上了)



生2:老师,我觉得马泽文的选的不好,看看这儿的泥土,好像没有营养,不肥沃。



师:看来我们要选一块既有阳光的,土地又很肥沃的地。是不是这些条件足够了呢?



生:不是的。



师:那应该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们又开始议论了。)



生3:我觉得土地既要有营养,也要松软一点。



师:那要怎么办啊?



生1:我们可以把蚯蚓抓来,放进泥土里,让蚯蚓帮忙松土。



生2:但是蚯蚓的在这样的土里生长不了的,这土又干又硬的,它需要湿润、阴暗的环境的啊。



师:有道理。(还没等一个问题解决,又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



生3:老师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去年下雨的时候,这里有些地方积了不少的水,好几天都没有干,万一遇到下雨天,水流不掉,那不是把植物都给淹死了啊。(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孩子们显得很激动)



生1:老师我有办法,在我们开辟的生物园的地方,挖一条水渠,把多余的水随着沟渠流到外面去。



生2:我觉得可以挖一个深一点的池,把多余的水流进这个池子,以后没水的时候再舀出来浇。



……



(在讨论了许久之后,终于在一块长满杂草的空地通过了学生们的层层选择。)



师:那么这一块地就作为我们的生物园吧,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看到大家在生物园中忙碌的身影。



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认真细致的考虑每一个可能产生的因素。这样的学习才会让学生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体会学习的快乐。



我们不能预料课中会发生些什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的过程在于现场的表演,抓住瞬间的美丽,释放无尽的光彩。照亮学生的心中那颗无比纯真的求知心。而我们教师要做助推器,使祖国的“火箭”们能在太空翱翔。抓住精彩的每一瞬间,让我们的学生体会一丝快乐,一丝愉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从蜗牛的公母说起
开江县新宁镇第四小学 李文虎
精心制作的电子文稿和已策划好的观察方案,让我陶醉在《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蜗牛”一课学习目标的预设中。一位叫朱若语的小女孩高高举起的小手,使我放弃了陶醉,回到了课堂:



“你有问题吗?”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如何分辨哪些是公蜗牛,哪些是母蜗牛?”



我的大脑顿时充血,女孩家问这个问题,真是!我内心还有点责怪小女孩有这些复杂的想法。可小女孩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再一看,全班孩子都闪亮着期待的目光。直接批评,不行!答案嘛,我也不清楚。怎么下台呢?我的大脑在急剧思考。突然,灵光一闪,对,以退为进,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



“你对这个问题有研究吗?”



“老师,我还没有。”



“那,其他同学对这问题有研究吗?”



全班默然。静默的一分钟里,我又在思考着如何了场的话:下课后我们查资料,查一查《百科知识全书》或到网上查询,还可以问一问中学的生物老师。这些,都能行,但又不是最佳方案。



一位叫李瑞的小男孩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你来说说吧”。



“老师,我在想:公蜗牛、母蜗牛,我们无法分辨;老蜗牛、小蜗牛,我们也无法分辨。”



净添乱!我在心里这样想,可口里还是说道:“对对,如何分辨公蜗牛、母蜗牛是一个问题,如何分辨老蜗牛、小蜗牛也是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大家再想想办法吧。”



不知道这些小家伙的脑袋里还有些什么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在思考。



“老师,我想这样办:喂养蜗牛,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怎么解决,说来听听。”



“喂养蜗牛,记住蜗牛现在的样子,喂养一段时间后,后来的样子肯定比前面的老。如果在喂养的过程中,有小蜗牛出生,生小蜗牛的就是母蜗牛。”



对,喂养蜗牛。上课前,我不正是想让孩子们通过图片观察,了解蜗牛;通过喂养观察,熟悉蜗牛的身体构造及生活习性吗?



“李璇同学提出的解决方案,同学们有什么意见?好,没有意见了,我们就分小组来讨论蜗牛的喂养与观察计划吧”。



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有“话”可说了、有“事”可议了,研讨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制定计划的针对性更强。孩子们很快就合作完成了下面的观察任务表。



特征观察
观察的问题
观察方法


身体
构造
蜗牛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观察

蜗牛壳有大小吗?
测量

蜗牛壳螺旋线有方向性吗?
对比

蜗牛的嘴巴长在哪儿?
观察

蜗牛有脚吗?
观察


繁殖
方式
蜗牛什么时候产卵?
观察

蜗牛的卵是什么样的?
对比


生活
习性
蜗牛的家一般安在哪里?
观察

蜗牛爱吃什么?
对比

蜗牛爬行时为什么要分泌粘液?
观察

蜗牛为什么爬得慢?
对比

蜗牛之间是怎样说悄悄话的?
观察




学生的观察活动刚刚开始,而我的思绪却早已驰骋。关于蜗牛的探究话题,从开始到展开,我有很多感触:



一、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



孩子提出的问题看似怪诞,却又是很严谨的科学问题:蜗牛的公母,涉及到蜗牛的繁殖问题;蜗牛的老少,关联着蜗牛的生命周期。“科学发现,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而且要大胆提出问题。类似这些怪诞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学生对生命世界的一种浓厚好奇心,老师千万不要一顿呵斥、责骂,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要简单应付,让学生浅尝辄止,打消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学中要保持孩子们这种好奇心,并尝试用孩子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解决,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如何看待教材内容的设置?



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蜗牛》课程,设置了蜗牛的身体、吃食物、爬行及与蝗虫的比较等观察活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都未谈及蜗牛的繁殖问题。而人教版在《蜗牛》的课程设置中就安排了蜗牛的繁殖问题(如图):“蜗牛均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蜗牛在成熟时可以同时产生精子和卵子,但它们自身的精子和卵子是不能结合的,必须和别人交换精子才能完成受精的目的。蜗牛的交配活动一般在黄昏或是黎明时进行,交配时间一般2-4小时,交配受精后10-15天产卵,全年5-6次,每次产卵150-300粒。幼蜗牛6月龄达性成熟,多将卵产在洞穴内、菜叶上或海绵上,呈团块状。卵为椭圆型,有乳白色石灰质外壳,比绿豆稍大。”



两套教材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设置,决定的不是老师“如何教”、“教还是不教”,而是如何看待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工具和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教材”去教教材、一贯地依靠“教参”去教教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更需要合理地并创造地使用教材。



三、如何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样,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师包括我自己,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样是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无非也是在做更为精细的预设。我能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预设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突然遭遇”。我在这堂课里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并且是和预设看似相距甚远的生成。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实际上已经“犯错误”了。“关注预设,锁住精彩”,是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最简约的诠释。



四、如何看待课堂上对话活动的展开?



课堂上,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你对这个问题有研究吗?”、“那,其他同学对这问题有研究吗?”、“怎么解决,说来听听。”等对话展开教学,没有看似热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场面。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出现困惑、问题和期望,从而引发了他们内在的渴求与需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因此,课堂中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对话,其前提是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是情感的沟通、气氛的融洽。教师要变权威为伙伴,蹲下身子与学生相处,对学生尊重、理解、宽容;俯下身子与学生相近,和学生讨论、商谈、争论,从而使教师给学生以亲近感、课堂给学生以轻松感、学习给学生以愉悦感,在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目标性的教学情境中,形成具有接纳性、宽容性、民主性的课堂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9: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