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熊住山洞》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06: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小语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熊(贴“小熊”图),还记得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有多难受吗?(贴“山洞”图)
  
  生:山洞里的新鲜空气不好。
  
  生:山洞里很潮湿。
  
  生:山洞里没有开水喝,只有脏水。
  
  生:小熊住山洞很危险,因为山洞里有很多石头,如果石头砸在小熊身上,小熊会死的。
  
  生:山洞里有很多虫子。
  
  师:是啊!住山洞多难受,所以小熊一家决定砍树造房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熊住山洞》。师板书──“住”。
 
二、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了吗?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学生自读、思考,交流。)
  
  生:小熊一家后来没有住到房子,我是从课文第七自然段知道的。
  
  师:其他孩子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也同意。

  (屏幕出示课文第七自然段。)
  
  师:谁想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
  
  生: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师:请你们拿出铅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一年又一年”和“一直”这两个词语画出来读一读,然后想想你从这两个词语中能读懂什么?
  
  (学生勾画、自读并思考。)
  
  师:想好以后,请你和同桌的伙伴交流交流。
  
  (同桌的学生互相交流。)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生:我从“一年又一年”中读懂了很多年很多年。
  
  生:我读懂了“一直”,“一直”就是时间很长的意思。
  
  师:还有哪些孩子也想谈一谈?
  
  生:“一年又一年”就是很多年小熊都没有砍树造房子。

  生:我从“一直”体会到始终住在山洞里。
  
  师:你体会得可真好!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生: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师:谁还想读读这一段?(一学生站起来准备读书。)
  
  师:在读之前,你们想不想提醒她读这段话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你的声音要大声。
  
  师:你能有礼貌地提醒她吗?
  
  生:请你读的时候要大声。
  
  师:谁还想当小老师,也来提醒提醒?
  
  生:请你读课文时不要加字、减字。
  
  生:请你读课文的时候要有感情。
  
  师面向准备读书的学生:你听明白了吗?来,试一试。
  
  (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师:谁能读得更好?请你来。
  
  (这名学生读得非常好。)
  
  师:在小老师们的帮助下,这段话越读越好。这样吧,咱们一起读,边读边体会。
  
  生:齐读。

  课件演示:小熊从山洞里走出来。
  
  师: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熊?
  
  生:小熊,你为什么不去砍树呢?
  
  师:你多为小熊着急啊!谁还能有礼貌地问一问?
  
  生:小熊,我问你一个问题,请你回答好吗?你为什么不砍树,森林里有这么多树,砍一两棵有什么关系呢?
 
  师:真好!谁再来问一问?
  
  生:小熊,小熊,你为什么不砍树造房子呢?
  
  师:你也挺为小熊着急的。是啊!住山洞多难受,小熊为什么不砍树造房子呢?我们一起到森林去看看,好吗?
  
  生:好!

  课件演示:远处是一片森林,近处有一条河,河边有生字块。
  
  师:看来要去森林我们还得过这条河。

  课件演示:

   
  小蓝熊告诉大家过桥的方法:嗨!小朋友,你们想过河吗?那就得用河边的生字块搭座桥才行。搭桥时先要读准生字的字音,然后给这个生字组词,只要组词正确,就能搭好生字桥,听明白了吗?祝你们搭桥成功!
 



  师:孩子们,有信心搭桥过河吗?
  
  生: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6: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