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优质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中心小学 石利荫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谁到过国外去旅游?



  生:没有。



  师:想不想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生:想。



  师: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一起到德国去领略一下德国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从题目的“让”字你体会到什么?



  生:从 “让”字我体会到养花的人为别人着想。



  生:我体会到养花的人舍己为人。



  生:我体会到养花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德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直奔主题,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以及优美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



  生1:德国人很爱花。



  生2: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养花,所以说德国是个爱花的民族。



  生3:德国人把花养在临街窗户的外面,他们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生4:德国有奇丽的风景,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



  师:是啊,我们中国人喜欢把花养在屋子里,而德国人却把花养在外面,他们自己养花是为了给别人欣赏,所以,季先生在重游德国时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奇特?)



  师:到底德国有怎样奇丽景色,为什么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呢?



  三、品词品句,深入探究。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请第一、二组的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读第三自然段,边读或边听边画出描写景色奇丽或民族奇特的相关语句。



  (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师:读完了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你有话说吗?



  生1:德国人爱花之真切让我感到吃惊。



  生2:德国人养花是为了给别人看 ,多么无私呀!



  生3:德国的街道很美,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4:德国人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读书读得很仔细、很认真。让我们一起进入文本,欣赏德国奇丽的风景吧!



  (课件出示词语:吃惊   家家户户    花朵   脊梁)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些词语。



  (请几名学生读词语)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每家每户的窗前都开满了鲜花,那景象美极了。



  生2:我仿佛看到一位德国妇女正在给花浇水,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生3:我仿佛看见作者在德国的街上散步,他看见满街的鲜花,心情十分高兴。



  师:季先生为什么吃惊?



  生1:德国爱花之真切让“我”感到吃惊。



  生2:因为德国家家户都养花。



  师:这是吃惊的原因之一。



  生:德国人养花不像中国人,他们喜欢把花养在外面,这是为了让别人看自己的花。



  师:这是第二个原因。



  师:是啊!德国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季先生之所以吃惊,是因为——



  (课件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学生读以上句子)



  师:德国人把自己养的花让给别人看,而在屋里养花的人看到是什么呢?



  生:花的脊梁。



  师:什么是花的脊梁?



  生1:花的梗。



  生2:花的脊梁是指花的枝干。



  师:德国人真奇怪,自己养的花却没法欣赏到花的美丽,为什么还要养呢?



  (课件出示对话)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正是这样”中的“这样”指怎样?



  生:指的是自己养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师:女房东为什么 “莞尔一笑”?



  生:季先生猜对了,她养花确实是给别人看的,所以她才“莞尔一笑”。



  师:从女房东的笑,你看出了什么?



  生1:女房东是个性格开朗、大方的人。



  师:你真会读书!



  生2:德国人有着善良、纯洁的心灵。



  师:你的体会很深刻。



  生3:德国人总是为别人着想。



  师:德国人真够意思。



  师:谁能说出关于“笑”的四字词?



  (生众说纷纭。如:哈哈大笑、喜笑颜开、笑口常开、笑逐颜开、眉开眼笑、笑容可掬、笑里藏刀……)



  师:透过女房东这“莞尔一笑”,我们看到了德国人的不同寻常的民俗风情,那就是把自己劳动创造的美让给别人分享。让我们带着敬意再次走近女房东吧!



  (生再读对话)



  师:爱花的德国人在屋子里看到的只是花的脊梁,那么行走在街上的人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请第一、二组同学朗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德国的街道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1:很美。到处开着鲜艳的五颜六色的花。



  生2: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3:花很多,大街上成了花的海洋。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仿佛看出了鲜花怒放的街头,好美的景象啊!



  (课件出示四幅花的画面)



  师:你想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这些画面?



  (生各抒己见。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百花争妍、春暖花开)



  生:我想用花团锦簇来形容这些花。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



  生:因为这些花很多很美,一朵挨着一朵,互相拥挤,十分鲜艳。



  师:说得真好。



  生:我想用姹紫嫣红来形容这些花。因为这些花五彩缤纷,艳丽多姿,美丽极了。



  (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课文的作者季先生就是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形容这些美丽的花的。



  (课件出示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词语,及时正音)



  师:许多鲜花争奇斗艳,簇拥在一起,这奇丽的景色!走在这满是鲜花的大街上,我们会感觉到了世外桃源。让我们起来欣赏这美丽的街头吧!



  (课件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学生齐读以上句子)



  师:多美的街道啊,你怎么一点儿也不高兴呢?你不喜欢花吗?



  生1:喜欢。



  师:那么朗读的时候,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呢?



  生1:高兴的心情。



  师:说得对。你再来读一读,读出高兴的心情。



  (生1再读句子)



  师(问其他同学):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们认为该怎样读这个句子?



  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



  生:用舒缓的、委婉的语气读。



  师:看来你的感悟很深呀!



  生:放松的语气,声音平稳稍慢。



  生:声音要柔和,读出赞叹的语气。



  生:读出惊喜的心情。



  ……



  师:你们说得很好。在朗读时,要读出作者的喜悦的心情。



  (情境引读)



  师:多美的大街啊!放学后,孩子们走穿过街头,他们看到的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下班回来,走过街上,他们看到的也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年轻的留学生季羡林初到德国,走在街上,他看到的还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正因为德国家家户户都养花,所以——



  (课件出示句子: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喜欢这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



  生: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板书:花的海洋)



  师:什么是花的海洋呢?



  生1:形容花很多。



  师:花的确很多。



  生2:五颜六色的鲜花簇拥在一起。



  师:花的颜色也多。



  生3:缤纷艳丽的鲜花争先巩后地开放,连成一片,才形成花的海洋。



  师:是啊,极目所致,都是五彩缤纷的鲜花。我们可以想象,花一定很多、很美,也很香。



  师:你们怎么理解“应接不暇”这个词?



  生1:花很多,看不完。



  生2:花的颜色很多,眼睛都看花了,还是看不过来。



  生3:每一朵花都很美,看得眼花缭乱,还是不知先看哪一朵才好。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说得好极了。



  师:行走于花海之间,如同徜徉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想把所有的花尽收眼底,可是眼睛却“应接不暇”。谁会用“应接不暇”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生1:今天是街日子,许多行人走在街上,我的眼睛应接不暇。



  生2: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游人们真是应接不暇。



  生3:校门的公路上,车辆来来往往,行人们应接不暇。



  生4:校园的花坛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我想一饱眼福,可一时间却应接不暇。



  ……



  师:同学们的说话能力很强。老师很高兴听到这么多同学精彩的发言。



  师:假如你正走在这如花的街头,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1:我会很高兴。



  生2:我的心情一定很愉快。



  生3:我会被这美丽的花所陶醉。



  生5:我想把德国的花搬到我国。



  师:老师喜欢大胆想象的同学。



  生4:这花真香啊,要是我们学校也有这么多的花,那该多好啊!



  ……



  师:美丽的鲜花静静地绽放,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我深深地呼吸着花的香甜气息,尽情地享受着花恩赐予我的快乐,我陶醉了。



  师:在德国,就有如此美妙的享受。



  (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这一种境界指什么?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你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美丽的大街,花香醉人,令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奇丽景色离不开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课文中说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在这一段话中,你们从哪些句子看出“人人为我”,又从哪些句子看出“我为人人”呢?



  生:“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体现了“我为人人”;“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体现了“我为人人”。



  (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为人人;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



  师:如果给“颇”换一个词,可以怎么说?



  (学生说了很多,如:很、非常、格外、十分、特别等)



  师:什么是耐人寻味呢?



  生:耐人寻味就是意味深长。



  师:不错。可作者为什么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四人为一组交流,合作)



  生1:因为德国人每个人都为别人着想,别人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快乐,所以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生2:德国人觉得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让给别人分享,那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生3:大家的快乐才是自己真的快乐,我也觉得这一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



  ……



  师: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原来在奇丽的景色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呀!老师把这八个字调换一下位置,你们知道为什么?



  生1:只有每个人做到“我为人人”,才有可能营造“人人为我”的美好世界。



  师:你很会表达。



  生2:首先自己要为别人着想,别人才会为自己着想。



  师:说得没错。



  生3:“我为人人”是“人人为我”的前提条件。



  ……



  师: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其实包含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我为人人”,表面上看,似乎是别人受益,但其实最终受益的是自己。就像课文中,如果人们不把鲜花种在窗外,那我们又怎能欣赏到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所以,要想人人为我,首先必须做到我为人人。



  师:如果每天精心地护理着一盆盆鲜花,可你只能看到凌乱的花枝和花朵的背影,你的心情会烦燥、糟糕吗?



  生1:不会。因为别人看到了我那美丽的鲜花,别人高兴了,我也会高兴的。



  生2:不会。我能看见别人灿烂的笑脸,我能不能看到花,我都不在乎。



  生3:能用自己的劳动换回别人的快乐,我会很快乐的。



  ……



  师:如果你每天走在街上,都能看到这些怒放鲜花的景象,你又在想什么呢?



  生1:我会想到那些为我们养花的人,我很感谢他们。



  师:你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2:养花的人真善良。



  师:会赞美别人的人更应该得到别人的赞美。



  ……



  四、小结。



  师:为别人养花的德国人们心灵无比纯洁高尚,他们心中有他人,真心为别人着想,他们在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让我们再次走进德国,伴随着季先生重温旧梦——



  (引导配乐情境朗读,过朗诵边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 钢琴曲《思乡曲》)



  漫步在



  花团锦簇的大街之上      温馨惬意



  遨游于



  姹紫嫣红的楼宇之间     流连忘返



  沐浴着



  芬芳的花海之香         遐想联篇



  编织了    四五十年的童话



  倾刻间    梦想成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一、听写生词,温故知新。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词语。



  (学生听写词语:真切、吃惊、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教师边念词语边巡视)



  师:同桌互相交换,帮助对方圈出错别字。



  师:你们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



  (大部分学生认为“脊”、“嫣”比较难写。教师指导这两个字的写法。)



  师:同学们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再写一两遍,把你写错的字重写一遍。



  二、引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把它背下来。(学生自由读文)



  师:你们是怎样背诵的。



  生:边背边想象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



  生:还要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



  三、学习末段,感悟美丽。



  师:十年的德国生活给季先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多年以后,当他重返德国时,再次发出内心的感慨。同学们,让我们入情入境地朗读最后一段,把季先生对德国的特殊情感读出来。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师:阔别几十年后,重游德国的季老先生漫步在德国的大街上,他看到了什么?



  生: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课件出示句子: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生(齐读):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怪不着季老先生会说(出示句子,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同学们猜猜,这几十年来,德国有哪些变化?



  生:增添了许多高楼大厦。



  生:花比以前更多了,更美了。



  生:街道比以前更宽了。



  师:课文中的“美丽”包括哪些东西?



  生:家家户户养的花,还有人们纯洁美好的心灵。



  生:每个人都为别人着想。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师:时隔四五十年,当季先生再次来到德国,他感慨万千,(生读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三、升华主题,情感共鸣。



  1、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五十年了,德国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唯独不变的是——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德国才成为季先生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感叹之余,作者内心又涌起另一种情思。请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生读句子:“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



  师:作者陶醉于鲜花之中,触景生情,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他在思念什么?



  生:一定是美梦。他在思念德国的花。



  生:他在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



  ……



  师:十年的德国生活给了季先生无限的回忆,他回国,德国的生活经历成了他丰富的精神食粮。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留德十年》,他在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当我再次走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街道时,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师: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啊!



  师:是啊,他们不仅把自己的花让给别人看,还经常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实在是奇特。



  师:季先生在德国得到了许多热心人的关心和帮助,包括他的老师和房东,十年的德国生活让他刻骨铭心。因此,(生朗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四、总结。



  1、师: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浏览了德国奇丽的风景,了解德国了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赞美德国。多美的景色啊,我真想到德国旅游。



  生:德国人太纯洁、太善良了,我要向他们学习。



  生:我喜欢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



  师:让我们再次品味这种“颇耐人寻味”的崇高境界吧(生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以后希望怎样做到“我为人人”?



  生:我想为我们班打扫教室。



  生:以后哪位同学有困难,我一定会帮助他。



  生:如果我见到地上有垃圾,我会自觉地捡起来。



  生:我会为班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不小啊。



  师: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你觉得作者怎样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



  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



  师:如果作者没有到过德国,而仅仅听别人说起德国的风景,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章吗?



  生:不能。要亲身经历过,才能写出来。



  生:写文章时要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生:还要多读书,积累好词佳句。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如果作者把在德国见到的所有景物都写在文章里,你还会喜欢他的文章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写进去,文章就没有中心,也就不吸引人了。



  师:那么要写一个地方的民族风情特点,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生:抓住能体现这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师:说得对。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生动、更具体、更感人。



  师:感谢季先生让我们了解了异国五彩斑斓的文化,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季先生吧。



  (课件出示季羡林的简介)



  师:如果你想对季羡林有更多的了解,请到图书室或上网找季羡林作品读一读。



  《季羡林文集》、《季羡林散文集》



  《谈人生》、《留德十年》、《病榻杂记》



  五、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师: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课文的感悟,以《梦见了》续写一段话。                           



  (生写话,然后展示)



  生:我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见我漫步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大街,我轻轻地哼着《思乡曲》。突然,前面走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近了,更近了。我大吃一惊,这面孔是那么熟悉。我想起来了,原来是我几十年前住在德国时的女房东西。她见了我,立即招呼我进家里聊天。她还是那么热情。我们聊了很长时间……



  生:我梦见自己在花海中飞翔,身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鸟在动听地歌唱。我的恩师突然出现了,我和他走在花丛中谈笑风生……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老师也自叹不如啊!我要向你们学习。



  六、布置作业。



  师:课后,请把《梦见了》写在小作文本上。另外,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下课!



  附: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花的海洋



        自己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获得美

  奇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为人人——奉献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8: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