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0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三、 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情感效应的根本保证。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反馈,优选、设计最能激发调动学生情感和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最佳的学习状态。
1.创设情境以激情。“设境”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参与学习,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设境可以营造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收到良好的效果。设境的手段很多,可以讲故事观看画面、音像资料等。如欣赏第七册第三课《在钟表店里》时,我在教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工人们在紧张忙碌的挂图,音乐响起,钟表的嘀哒声传入耳中,学生们仿佛走进了钟表的世界,流连忘返。
2.启发想象以入情,鼓励参与以激情。音乐艺术是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因而,倾听音乐显得尤为重要。当音乐之手轻轻拨动每个孩子心灵之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可以用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或富有诗意的描述,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历与情感体验来感知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荡舟于音乐的海洋。如在第十册补充歌曲《驼铃响叮铛》的教学中,我请学生先欣赏一遍,并要求孩子们闭上眼睛倾听。前奏是用弹拨乐器演奏的带有浓郁沙漠气息,并在其中夹杂着打击乐器,铃鼓演奏的是一段非常有特色的音乐,孩子们一下子被带入了乐曲的环境氛围之中,我又启发孩子,你仿佛看到哪些情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学中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由于心理、阅历、经验的差异,欣赏同一个作品,学生所得到的情感效应是不相同的。如若老师一味地让学生的回答接近教科书的答案,便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扼杀学生的审美创造。如在欣赏德彪西的《雪花飞舞》时,有的孩子说是寒冷的冬季,漫天的雪花在跳着芭蕾舞;有的孩子则说是一群蜜蜂在辛勤地采蜜,为人们奉献甜蜜……孩子们各抒己见,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作为教师我对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丰富而惊叹不已。对于多种答案我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还鼓励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仅可以开发自身潜能,还能将外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身心素质;通过相互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评价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3.鼓励质疑、创新以抒情。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精神,教育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应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提问,容许学生插嘴。插嘴是一种投入、积极参与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上教态应当和蔼可亲 ,严厉的教态会压抑学生的思维,使自己处于学生的对立面。鼓励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及时请教,多问几个为什么。善问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唱《江南五月好风光》这首歌时,学生对“闹双抢”、“大麦要登场”、“披金装”、“换上绿衣裳”不明白,但又不敢提出来,小声在下面嘀咕。我注意到以后,鼓励学生想问就问,不明白的地方要弄懂。学生提出来以后,我又组织大家讨论、思考,终于弄明白了这些是指“插秧”、“割麦”这些农活。既解决了问题,又让学生获得了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音乐创作需要创新精神,音乐上的创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用其它艺术手段再现音乐的精神思想。如用舞蹈、绘画、诗歌、表演等为音乐编创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或改变音乐要素来改变乐曲的情绪;再过简单的歌曲创作、合唱改编和艺术处理进行二度创作。在创作练习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把感受到的情绪、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要素表现出来,力求每一次创作都有新感受,新的突破,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表现自我,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当学会了《江南五月好风光》这首歌曲后,我又请学生通过改变音乐要素来改变歌曲的情绪。孩子们把一首歌曲唱出了多种情绪,当唱到最后一句“今朝换上绿衣裳”时,又有学生提出来没有结束感,师生在一起讨论,提出各种方案试唱了一下,做个比较,最后采用了重复这一句,并先渐慢再回原速的方法。学生唱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因为这是自己动脑筋让歌曲更完整更动听了,下课后学生都是哼着这首歌曲出教室的。
音乐的世界奇妙无比,每一部作品都是用声音编织出来的艺术。音乐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着眼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尽情地领略美、创造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