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溶入科学课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良好的科学素养对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教育之所以有必要,不仅仅是因为它能让人获得科学知识、技能、方法,更是因为科学能促进人本身的进步,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与境界。人们希望科学不仅要求真,还要求善、美。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研究和认识上,而重在掌握基本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升情感体验和价值观,重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触动和感悟,最终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及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对于在科学课中渗透情感我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情感
科学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它来自于现实生活,真切的情感也产生于真实的生活。儿童只有在对生活进行了敏锐的观察,认真的思考,深刻的领悟后才能在自己头脑中留下疑问,从而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须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教学<<保温和散热>>这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一个动画课件,创设了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小鸭在雪地里冷得发抖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小鸭的寒冷。紧接着电脑又出示一则启事:““嘉嘉动物保护协会”为小鸭征集一个保温盒,请同学们为小鸭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此时,学生产生了对小动物的同情和关爱,教师适时提出疑问:“你认为什么样的盒子才保温?”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如何制作保温盒,顿时让求知活动充满了灵动的魅力。课堂是小空间,生活是大舞台,当科学探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可感的,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倡导合作学习,交流情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创设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环境。要打破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崇拜,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声音。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欣赏的眼光、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想法,形成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风气,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唱主角,教师乐意融入其中,与孩子一起探究,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分享,只有在合作中才会有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教学<<蚯蚓>>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昆虫盒中的蚯蚓,然后引导提问:“关于蚯蚓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积极踊跃的提出许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蚯蚓吃什么?”“蚯蚓如何运动?”“蚯蚓喜欢什么环境?”“蚯蚓眼睛在哪?”“蚯蚓身体有多长?”“蚯蚓有没有耳朵?”……教师让学生分五人学习小组,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来研究,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探究方案;如何操作实验;实验过程中怎样分工,怎样记录;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发挥什么样的精神。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讨论汇报后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动手做,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加入到其中几组去共同探究,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再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余的学生认真、耐心、虚心的倾听别组意见,最后再让他们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互相评价,对于有分歧的观点组织争辩式的讨论。在这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体会到了和谐的欢愉,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乐于接纳他人的幸福,科学探究的信心就这样在积累中慢慢沉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有了情感的交流,学生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