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指南》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4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的第一次成长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题记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份行动清单,你可以从任意一条开始读并付诸行动,随即你便会在自己或者孩子身上看到效果。同时也是一本极简指南,操作简单,其中囊括10条原则,24种方法,10项任务,10个工具。每一条含金量都很高,让人受益终身。譬如:

   

1、底线和空间都要有。



“有的人认为坚持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但有时候放手也会。”



有规矩才有自由,有限制才有选择。底线是必须遵守的纪律。不打破底线的前提下,尽量不再对孩子做过多纪律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2、不要吝惜赞美,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教育的本源在于良性关系的建立。孩子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一学科,我们小时候也一样。而老师也会因为孩子的喜爱而更加喜欢孩子,从而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关系的润滑会让教育进人良性循环。



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作为标准来评价一条鱼,那这条鱼这一辈子都会觉得自己很愚笨。”



要培养优势,不要放大劣势。人的潜能大致是等值的,只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发掘孩子的天赋,帮助他找到一条更适合他的开阔的路。这么做不是放弃他的短板,而是换个角度侧面弥补。一味地揪着他的短板不放,只能造成他的挫败感,让他失去自信。



4、“不要”和“要”。



“人的一生有两天是伟大的,出生的那天,和发现自己为何而生的那天。”



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在孩子眼里,好像我们什么都不让他们做。其实,我们只是忽略了在“不要”得同时,和孩子强调“要”做的那些事。强调“要”,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明确的开始,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一味地讲道理没有用,用“要”来转移孩子的反抗情绪才是最有效的。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选择他每个年龄段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事吧。在选择中他会懂得什么是选择,懂得什么是做出选择后需要承担的责任,懂得人生本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的。



慢慢地,他会变成一个有主见、会思考、敢于选择并承担责任的人。



(语文老师  刘桂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