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作细读》读书心得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0 08:3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孙绍振

翻开这本书,上面这段话一下子便跃入我眼帘更是扎进了我的心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仍然忘不了当时的语文老师为我们上语文课的模样。印象最深的就是每篇文章一开始必定先及其详细地介绍一下作者、时代背景,紧接着就是读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最后必定要记下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课似乎就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只是更换了作者的姓名、时代背景、中心思想而已,这让我一度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

等后来我自己做了语文老师,发现,想上好语文课,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提到的,语文和数理化或者英语课程不同,那些课程老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老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仔细想想,自己的语文课真的是在讲学生可以感知却又说不出可经过我的分析令他们恍然大悟的内容了吗?我在课堂上提的那些问题是在学生的已知范围内还是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在我的语文课上真的感受到文本作者的精巧构思和精湛写作力了吗?当我们在分析文本的时候似乎总会提到以下词语:形象、具体、生动等。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怎样可以称之为“形象”,何为“具体”,究竟又“生动”在哪,我们真的说清楚了吗?那些入选进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我们真的讲出了它们的精髓了吗?看了这本书中作者对经典文本的分析,我陷入了自我怀疑中。不得不说,这应该是一本会让大多数语文老师读后为自己汗颜的书吧。

确实如作者所说,要解决这些微观的问题,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功夫,这种功夫,不是一般的,而是过硬的功夫。

一、“文本赏析”需要教师具备“还原”作品矛盾的能力。

“文本赏析”似乎存在于每一节语文课,然而,真正存在“赏析”的课堂却并不多,更多的语文课堂只是停留于字、词、句的表面化“游走”。“赏析”却没有分析,没有分析到文章的矛盾,仅仅是拘泥于文章的统一性。而真正的分析需要方法——“还原”。

“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关于还原法,作者举了很多古诗赏析的例子,古诗赏析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我们都知道很美,都惊叹于诗人的用笔,可真正能说清楚那些古诗词究竟美在哪、妙在何处却很难。这都需要有真正的走近古诗、走进古诗、解读古诗的能力,传统的机械反映论仅满足于对象与形象之间的统一性,是不可能深入到作品内在的奥秘中去的,从而也就不可能使分析更为有效。

孙教授对贺知章的《咏柳》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自己的肤浅。通常这首诗我们在课堂上会强调“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很形象、比喻十分生动、巧妙。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停留于此,到底哪里形象,比喻哪里巧妙却一带而过。而孙教授对于“二月春风”的矛盾还原确实很精彩,“春风”是柔和的,温暖的,不大好用剪刀来形容,而诗人选用“剪刀”的原因实则是为前面一句的“裁”,“裁”和“剪”相呼应,这是汉语的潜在特点在起作用。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妆”和“剪”、“裁”这两个同属于女红的自然联想更是和谐统一。“不知”两字则让整首诗越发显得精致而精彩,句法在统一中错综着。这样的解读,真是精彩,让我们不禁惊叹于贺知章的用笔之绝妙,构思之精巧。

不仅古诗的赏析需要我们具备这样的“还原”矛盾的能力,诗歌、散文等无一不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花心思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探寻名家名文的真正魅力,是真“赏析”还是浮于表面的“游离”这关系着我们带给学生的是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二、“文本赏析”需要教师解读出文本的个性。

正如孙教授所说,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的就是要读出个性来,读出它的与众不同。孤立地欣赏经典文本,可能造成对作者和读者两方面个性的蒙蔽。以古诗为例,同一种意象,同一种风格,写的诗人似乎都有很多,可纵观名诗名句,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不同的风味,此乃其“个性”所决定。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个最方便、起码的方法——同类经典文本共组,比较是分析的前提,分析建立在可比性上,而最简单的比较,就是同类比较。

以《将进酒》为例,此乃汉乐府旧题,它的传统内容是以劝酒为辞,集中描写人追求醉酒时的精神状态,李白和李贺都曾写过,但是两位诗人在诗中体现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却明显不同,如若将二人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两首诗的特点会越发的鲜明起来。

先看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诗仙的自信、奔放、浪漫、不羁在整首诗的开头便借着酒劲都喷涌而出,即使诗人也感慨年华易过,却又不悲观绝望。整首诗读完后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盛唐的精神风貌在李白的身上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中唐,随着国家由强转弱,社会矛盾的积累,文人的笔锋越发的内敛、压抑起来。同样是喝酒,同样是微醉,且看李贺最后两句“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辛酸、麻木、忧虑、悲伤甚至绝望都藏于这两句间,与李白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不同,即便诗中未提到“愁”可却让人体会到浓浓的愁,对于国家、对于人生。

同样是《将进酒》,同样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李贺的整首诗的精神风貌、诗人的写作手法、思想的具体表达、带给读者的主观感受差异却很如此之大,这便是“对比”式的赏析带来的冲击。文本的赏析不仅要深入地具体分析,还需要孤立地分析。将作品放在系统中,在对比与联系中分析,可以带给学生更深的感受。

细细想来,语文老师的使命的确艰巨且光荣,愿我们能带领着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去寻找真正属于经典文本的生命力,以此来照亮我们的人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