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和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和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各界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有关二十四个节气、动物世界的音像或课件。
  2、制作误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
  3、自然界的虚似网站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字相同的两句话,由于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学生了解标点的用处。教学环节:
  1、学生自读书中的句子,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发现,交流后归纳出: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日积月累〗
  本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和“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准确运用词语,了解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在读背和运用词语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⑴ 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⑵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⑷ 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⑴ 明确。
   ⑵ 动手连一连。
   ⑶ 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   馒头
     香甜的   财富
     宝贵的   天空
  4、读渎背背:
   ⑴ 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⑵ 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⑶ 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⑷ 背诵“节气歌”。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习的兴趣,展现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与热爱。
  1、进入动物王国:
    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让学牛谈想法。
  2、学做解说员:
   ⑴ 示范引导:我们听听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绍吧……
   ⑵ 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动物,想想它的生活习性,可爱之处,以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过的一些趣事,准备发言。
   ⑶ 分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听的同学可以提高,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⑷ 小组推荐代表比赛交流:
     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评一评自己写得怎么样。
     自然知识的资料,还可以介绍自己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学生既动口,又动手。形式上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展示,体现自主性,发挥创造性。
     在教学有关课文时,鼓励学生查询、积累资料。
     布置动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悬挂谚语,桌子上摆放标本、资料卡片等)
  3、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识问答、谚语擂台赛、标本解说员、《我与动物趣事》讲演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宽带网〗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电脑房上课,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自读书中的短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异现象。

  3、进入虚拟宽带网,去“自然界”遨游。内容包括:

   ⑴ 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

   ⑵ 有关的文字资料。

   ⑶ 人类仿生学的一些浅显例子。

  4、把自己从中了解到的感兴趣的内容说给家长听。

  5、建议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和写话用1~2课时。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这课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十分重要,有了这些感性知识的积累才使读懂这篇文章可能课后再让学生去寻找其他辨别本向的办法学生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应表达的语气。

  3、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归纳: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4、组内读句子的,比比谁读得好。

  5、拓展:

   ⑴ 游戏强化标点用途: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点,各说一句话,互相表演,表达自己扮演的标点所表达的语气。

     如:生1:吃饭啦!

       生2:吃饭啦?

   ⑵ 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⑵ 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⑶ 小组汇报。

   ⑷ 游戏巩固生字。

  2、我会连:

   ⑴ 生读一读,连一连。

   ⑵ 交流。

   ⑶ 拓展练习:

     打开(  )  茂密的(  )  (  )的乌云

     辨别(  )  满天的(  )  (  )的空气

     寻找(  )  清新的(  )  (  )的枝叶

  3、读读背背:

   ⑴ 自读节气歌。

   ⑵ 说说自己已知道的节气。

   ⑶ 再读读后面的24节气的名称。

   ⑷ 对比说说儿歌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

   ⑸ 看挂历,具体的了解24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感知动物的奇妙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交流互动

  1、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1、当解说员:

    选定自己最喜欢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爱、活泼……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四、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五、赠送作品,互相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生说说自己课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识。比如:风景图片,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采集、制作动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标本,那么可以说说该标本的生活习性,样子等。

  3、全班交流。


二、宽带网,拓展学习导语

  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呀,大自然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两种有趣的动植物。

  2、在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选出组内的小博士。

  3、号召学生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课后反思】

  学生对自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如何有效提高孩子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为他们的搜集创造条件,是一个难题。如果这个难题未能得到解决,孩子的综合实践将是一句空话。“展示台”“宽带网”的设计,都说明在这一册更注重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这同时也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虽然兴趣浓厚,但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我校是寄宿制的,有时就根本不具备同公办学校学生的条件,他们在放学后,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搜集,但我班这么多学生,光靠老师一人指导,而且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够,非常不便,学生也只是一时兴起,真正做到的也只是少数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