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不息,笔耕不辍 ——美的学校教师10月读后感精选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07:27:25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篇:读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翻开《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从他的字字句句的篇章中,你会发现常生龙真是“有思想力”的、也真配称为“推动读书”的一个人物。这两大标签贴在一位特级教师身上,我觉得一点儿也不为过。
我与常特至今尚未谋面。所有的印象,都是通过他的文字,由于之前对他的文章初始印象。出于好奇,认真拜读他的作品。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全书20万字,共分五辑,各收录10篇文章。第一辑“教学即创造”,精选了10篇有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读书心得;第二辑“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引导读者处理好亲子关系、家校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第三辑“学校即社会”,突出说明学校就是学生的社会,要给学生提供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启迪变革学校教育生态,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第四辑“理论即支点”,精选了10位中外教育名家的著作,或哲学层面,或实践层面,从中提炼归纳出教育原则和教育策略;第五辑“变革即未来”,从美国、芬兰等国家教育专家的书籍中感嗅出教育发展的趋势,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激励广大教师紧跟现代数字技术的步伐,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求改与变。
“读一本好书,就像深呼吸那样沁人心脾,爽朗清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沁人心脾,爽朗清新”的好书。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或许是一个无须论证说明的真命题。然而,却只有爱读书的人才会体悟到这其中的道理,也只有真正有机会读到这本书的人才能领悟到常特的论证思想。事实上,在这本书的50多篇文章中,也没有哪一篇文章是去做这个论证无用功——用大篇幅文字说明读书之于教师的好处。常老师是通过他自己阅读经历和体会,将一本一本书籍的思想奉献给读者,让读者自已在阅读者领悟,可谓“无声胜有声”。
举个例子,作为教师,谁都希望得到学生的喜爱。那么,如何让学生喜爱?常特通过阅读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感悟到三个诀窍:一是自已先变成孩子;二是遵循教育的规律;三是要时刻以身示范。
他讲了一个经典故事。一位母亲牵着六岁的孩子去商场购物,她原以为孩子会很开心,没想到孩子在商场里却哭哭涕涕,无休无止。当她蹲下身子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哪有什么快乐可言?常老师反思认为,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视角,处理事物的方法,与孩子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高明的教师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设法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教养,智慧,德行去影响,陶冶,感染,感化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常老师提醒我们,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为孩子留出玩的时间。
当老师的不读书,有时想起来很惭愧,甚至很可怕。——因为自已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走着却浑然不知。在《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一文中,常老师带我们走进了约翰.霍特的教学专著《孩子为何失败》。在这本书中,约翰.霍特得出了一个或许招人唾骂的判断: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有一次,我把这个文篇贴出到群里,真的找来不少吐槽声。可贵的是,常特作为一个教育局长,他不回避问题,他把这个观点用作标题,写成博文大胆地放进了自已的新浪博客里。如今,出版社又把它收录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中,在全国各地书店网络发行传播,这一些举动,当然是需要一名为师者的勇气,这也足以证明常特在“推动读书”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人生若遇高人点化,无疑是一种幸运。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中,常老师引荐我们认识好多中外教育大师和他们的名作,这些都是我们当下教师一生难逢的“高人”。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因为读书,常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如今已经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卓越教师;因为读书,常老师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思考和写作源泉,进而有了这一本集子的问世。这也正应了常特这本集子的取名——《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书籍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面面镜子,它能让我们不断检视自已的教书之术、育人之道;书籍中那些专家的教育思想成为一盏盏灯塔,照亮着我们且思且行找寻“向着光亮那方”前行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2: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