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班有这么一个孩子,他的人在教室,心却在流浪……
你会看到,雨天,他独自一人在操场上奔跑;你会看到,课间,他躲在桌下嚎啕大哭;你会看到,课堂上,他慌乱的眼神,无处安放的小手;甚至,你会看到不知何时,他突然扔掉桌上所有的东西,冲出教室……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徐妈妈告诉我:她和小徐爸爸已经离婚,小徐目前跟着爸爸,爸爸不怎么管他,脾气一上来就会拳打脚踢。这两年,对他最疼爱的爷爷奶奶相继过世了,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总会在家里念叨着:人反正都要死的,还不如跟爷爷奶奶走。其实我知道他的内心很压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很难让身边的孩子走近他,他就更加孤独。我也知道,自从他的爷爷奶奶去世后,他的那颗心就开始流浪了,再也找不到暂居的地方了。
小徐妈妈哽咽地说:“我亏欠孩子太多,我知道这个孩子内心很爱我,但是我却不能给他足够的爱,我想让他成为正常的孩子,可是我一个人真的做不到……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我到底该怎么帮他呢?我觉得我先要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敞开自己内心,找到自己的心。于是,学校的宣泄室,心辅室就成为了我和他的秘密基地。我会时刻关注他,当他的情绪到达临界点时,我们会心照不宣地离开教室,来到宣泄室,看着他,等他出来以后我就抱抱他。随后,我会引导他做沙盘游戏,通过沙盘我看到了他真实的内心,他也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我知道,他更需要“被发现,被肯定,被拥抱”。于是,课间时,我主动找他说话,会给他布置各种小任务,搬作业、浇花、倒水;拉着他的小手去就餐;牵着他的手送他出校。跟他分享《獾的礼物》、《外公》、《我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等有关面对生命和死亡的绘本故事。我开始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有绘画特长,于是,一有比赛我总推荐他去参加,肯定他的一次次努力,他也由一开始的抗拒到逐渐接受。
光是我的帮助还不够,同龄人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我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在班级里协助宣传委员出黑板报;时不时把他的美术作品上墙;带着他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更鼓励孩子们带着小徐一起玩。孩子们总是那么善良,孩子们跟小徐同进同出,分享点心,分享快乐。当然,他们也会观察小徐,当他的情绪不对时,会主动上前安抚他,把他带到教室的冷静区,一起陪他玩乐高、画画、逗他开心。
在学校里,我和孩子们为他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笑容在逐渐在他的脸上多了起来。但我深知他的内心是非常渴望跟着妈妈生活的。于是,我和小徐父母进行了长达十几次的沟通,终于,他爸爸点头,肯对孩子放手。小徐终于可以和妈妈在一起了。
那一天,妈妈送他来学校,我看得见他的眼睛有光,嘴角含着羞涩但又幸福的笑容。也就是在那一天,我收到了小徐亲手给我画的画像。
“被发现,被肯定,被拥抱”,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这就是我给这个流浪的孩子铺的回家之路,希望他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回家,再从家走向更远的地方……至今为止,我依然坚守“被发现,被肯定,被拥抱”这个理念,因为我坚信,每个孩子的心都需要归属感,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