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这里召开语文组大教研暨“小古文教学策略主题研讨”活动。首先感谢本次活动的承办组——二年级备课组的全体老师。他们为了本次活动的有序开展,做了精心的谋划。大家各司其职,从活动内容的选择、主题的确定、议程的安排、到后期的资料整理和宣传,都做了合理的分工安排。正是因为这些老师们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今天这场高规格、高质量的教研活动。
说高规格,是因为本学期以来,教研组活动大多是以备课组形式开展的,像今天这样全组齐聚,本学期这还是首次;说高质量,是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突出,目标明确。在语文组4位老师执教4节小古文公开课的基础上,我们就小古文教学策略进行了及时地跟进和深度地研讨挖掘。几位发言人都围绕活动主题作了精彩的发言,金主任的《行走在文言文教学探索的路上》微讲座更是为活动锦上添花。可以说,这样的主题教研活动不仅有规格、有质量,更有切实的教学效果渗透和教研意义。
今天我是双重身份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身份不同,任务也不同。一是我作为语文教研组的一员,按照教导处和学校教研室的安排,承担了本学期的一次公开课任务,待会要在会上说课;二是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履行我的分管职责,就学校下一步教研工作的谋划和想法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所以,我把今天的发言做了一下整合,两块工作放在一起说。接下来的发言,我想从“确定本次活动主题时的几点思考”“小古文教学的几点尝试”和“下一步教研活动的几点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本次活动主题确定的几点思考
1.基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五千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和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语出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陈 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颗种子根植于每一位孩子的心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
2.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教材编写的工作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教育部从全国遴选聘任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新的语文教材,在课程内容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和优化,调整比较大的是大量增加古诗文,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共编排了古诗词128篇,增加87%。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荀子》选段。
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意味着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如何调整和优化,正是我们今天召开主题教研活动的又一目的。
3.基于机缘的巧合
本学期语文组的公开课活动进入尾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承担公开课展示的老师们呈现出多节优质的教学课例。在这些公开课中,有4节小古文教学,4位老师风格各异,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诠释对古典文学的理解,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的课堂表现可圈可点。
这也就给我们本次教研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研讨素材,我们有必要就小古文教学策略进行了及时地跟进和深度地研讨挖掘。
基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今天召开了“小古文教学策略主题研讨”活动。
二、小古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1.尝试与初中教学内容的过渡与衔接
去年9月份,学校被列为安徽省幼小衔接攻坚行动首批试点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立足家校共育,围绕着“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四个维度,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幼儿园与小学需要科学衔接,同样的道理,“小学与初中的科学衔接”也应引起我们高段老师的重视。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才有了教学中努力引导六年级的回忆和运用学习小古文的策略这一环节,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平稳过度,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提炼
面对即将步入初中的学生,在课堂上渗透和提炼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的策略和技巧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未来三年的语文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教学中同学们每达成一个学习目标,我便适时地针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导学生在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尤其是文言文时,可以通过“通、意、品”三个步骤层层推进,有效提取关键信息,从而对文章的中心确立、文中人物形象品质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感悟。此外,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见缝插针地将“对译”“移位”“增补”“保留”和“删除”等翻译古文的方法进行渗透,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
3.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意识和兴趣
语文科目,是学习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要求最高的一个科目。想要让学生在未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是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在不断地积累中完成。
前面我也提到,新的语文教材在课程内容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和优化,调整比较大的是大量增加古诗文。古诗文的积累不仅重在课堂,更重在课下。老师在课堂上就要有引导学生强化积累的意识,培养他们课下主动积累古诗文的兴趣。我们也很欣喜地发现,各班级也通过名言名句积累、每日诵读、续编故事、创办班刊等形式扎实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节课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反思。当然,由于个人对文本的把握、学情的分析、课堂驾驭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以致这节课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和遗憾,课后,老师们也给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下一步教研组活动的几点建议
1.克服困难,积极参加组内各类教研
经过上一学期的梳理,我们教研组活动逐渐步入正轨,教学部门也就这些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目前教研组活动基本上分为每月一次的大教研、间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和常规的公开课展示。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同时,工作中一些客观的问题和阻力也是存在的。老师们除了忙于日常的教学,疫情防控、课后服务等工作也是丝毫不能怠慢。如果说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基础,教研工作则是核心。希望大家能克服困难,在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和落实教研工作。
2.精心谋划,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老师们事务繁杂,但若是能提前做好谋划,定能做到繁忙而不失从容。在此,我给大家提三点工作建议。一是在公开课的时间安排做调整。一节公开课,往往涉及到全组的科任教师,希望教学部门在下一步公开课的时间安排上适度调整,每周的公开课不能过于集中,建议以每周2节的“配速”行进,避免老师们因课时集中调不开课错失交流机会。二是在公开课课题的选定上下功夫。以备课组为单位上报课题,同备课组最好选定有主题交集的课题,可以是同一单元主题、同一题材主题或是同课异构。这样不仅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也能与大教研活动相辅相成,提供丰富的教研素材。三是在备课组活动主题上下功夫。间周1次的备课组活动是常规,除了开学初的计划制定和学期末的工作小结,老师们要突出“中间力量”,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创新的工作形式让备课组活动切实发挥应由的功效。
3.群策群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语文教研组是学校的大教研组,按照教师结构分布来看,各年级组均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这些老师是我们活动的领航员,且都承担着示范引领的重任;同时,各年级组中不乏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教师,他们有想法有干劲,是我校教师队伍里的排头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各位备课组长主动承担起组织和协调的职责,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和资源,大家能相互学习相互帮扶,努力营造浓浓的教研氛围。
各位同仁,今天的教研活动进入尾声。最后,想说一点的是,虽然教研工作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实施起来,或多或少地都会面临着一些的困惑和问题。大家在学校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家庭环境、班级情况等等诸多因素都有异同,倘若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灵活地做好调整和梳理,工作势必会陷入严重的精神内耗当中。所以,大家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调整心态,克服困难,根据各年级组面临的实际情况,灵活、创新地开展教研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研活动一定会在琥小这块教育沃土上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果实。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