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老师在《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一文中提到:“语文老师应当是思想者。语文课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
21世纪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通讯工具的大众化,使得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电子产品的包围圈里,在大数据时代,媒体、网络传播的信息纷乱、难免有鱼龙混珠之嫌。孩子们年龄小,没有正确的是非分辨能力,难免会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注定了它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语文老师所肩负的责任也就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名思想者,而不是大众的跟随者。
作为部编版教材的先行者,我们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许多教辅资料来的并不及时,有时候对一些知识点的解读便举棋不定,教参回来的时候便有些依赖它。我师父曾说过一席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参考教参,但不要过度依赖教参,如果你真的没有头绪,就多看一看其他优秀的教学设计,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优秀的部分。这也给了我许多帮助,让我在愁绪不展的时候通过比较与整合找到了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参只是一种教材教学的参考,不是教学的标准,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跪在教参上去教书。
在《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的一文中,吴老师还提到了一次公开课上他教马识途先生的《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并没有就课文去谈新闻报道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当时那么大的洪水居然没有人员的伤亡数字?旨在告诉学生:任何漠视人的生命的言论与行为,不管披上什么样的外衣与光环,实际都是假神圣,不应当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容;这种没有真实,没有珍视生命的意识,这种“新闻报道”,不学也罢。如果这样的事情搁在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告诉学生“不学也罢”。三十多年前吴老师的一番言论给了学生醍醐灌顶的思想启迪,对如今的我们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若要教出优秀的学生,就要教出会思考的学生,前提是我们要做一名会思考、有思想的老师,一个没有思想跪着教书的老师,只能教出一群精神的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面对语文学科,如果我们仅仅是把它当作一门学科知识,照搬教参、教材来传授,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个人智慧进行深加工,那势必会使这门学科黯然失色,甚至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