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22-10-9 09:02: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下午我们听了史宁中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受益匪浅。在这节课中说到了小学核心素养的九大方面:符号意识、推理意识、模型意识、数据意识、数感、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应用、创新意识。我想针对其中几点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这里提到了两个变化:方程从1978年开始下放到小学,现在又再次回归初中,原因是:
1.没有表现代数的本质;代数的本质是字母表示,过去主要表示方程中的未知数,未来要加强用字母表达性质、关系和规律。
2.没有表现方程的必要:过去简单的方程5-X=2并无法感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在这一方面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鸡兔同笼的学习主要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假设思想和建模思想。让学生能够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能有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将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但是就解决这类题来说,我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方程,方程能够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在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更便于理解并完成题目。但是小学阶段,处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的重要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做对这道题或者这类题,而是思想的渗透,再这样的要求背景下,用方程来解决做对做会这类题就会显得有些狭隘了,方程的存在就显得不是那么地必要了,重要的还是思想的渗透与能力的发展。
想要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并最终找到最优的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无声地渗透了最优思想。
思想的渗透与培养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一个漫长时间的逐步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多点耐心,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让学生不断进步、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