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要素如何落到实处 ——统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观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0: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随毋晓蕾老师的步伐,走进名师课堂。毋老师执教的《桥》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在洪水面前,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以往老师们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会不约而同地把教学重点放在:抓住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毋老师执教此课时,重视文体特点,抓单元、课时语文要素,带领学生去发现小小说的表达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毋老师教学时,紧紧抓住小小说语言简洁、环境渲染、结尾巧设悬念这样三个特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描写老汉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简洁的特点;学习描写洪水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环境衬托的作用;讨论为什么到结尾才告诉我们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让学生揣摩到巧设悬念的好处。这样一来,就完全跳出了“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的窠臼。

      纵观整堂课,指向的是“教语文”,但又不失情趣,言意兼得,水乳交融。通过品味、朗读等多种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老汉的光辉形象,又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特色。课堂上时而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而又静悄悄地圈画、书写。阅读教学很容易走极端,强调人文性,容易走向得意不得言的矫情造作;强调工具性,又容易走向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窠臼。而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内容学习和表达领悟的高度统一,这个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同样,教学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文无体不立”,语文教学关注文体特点,值得我们一起关注、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0:50:58 | 只看该作者
悟本求真

关注环境描写 凸显人物形象

——观毋晓蕾老师《桥》课例有感



      近日,我观看了工作室导师毋晓蕾老师执教的一节六年级的阅读课《桥》。观课过程真是一种享受,我深深地被感染,沉浸其中。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轻松地学,真正能轻松地学到新知识,学会新知识。她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让学生掌握了小小说的特点,并具有了读这种文体的品鉴力。

      同时,我感慨于这群孩子的素质。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倾听别人说话,朗读时的感情等等都那么规范,训练有素。从而让我看到了自己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努力的方向。

      《桥》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文,在之前的教材中它是五年级下册的课文,学习任务主要是找到让人感动地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而统编版教材把这篇课文放在了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中,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和小说的写作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本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这篇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0:51:07 | 只看该作者
本求真

润物无声

      ——观毋晓蕾老师《桥》课例有感



      今天有幸听了毋晓蕾老师的展示课《桥》,毋老师亲切自然,课堂设计巧妙,结构严谨。

      首先,老师在课堂伊始,点明单元语文要素,整个课堂紧紧围绕单元要素展开。在教学中,没有多余环节,直指重点。巧妙转换课后题,自然的融入教学中如“课文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课文共几段?哪些段落描写老汉?”,紧接着重点讨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等。每个环节都紧扣课后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

      其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将朗读教学自然融入其中,进行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感悟。每一次读,恰到好处的嵌在教学环节中,层层递进,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思考学习。在扎实的品读中,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获。

      最后,老师从检测预习听写词语开始,重视基础知识检测,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既了解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也用过几个词语点明当时的情境和主要的人物,更见课堂设计的巧妙。

      毋老师的这一课,目标清晰,环节指向明确。课堂中老师语言简要清晰,要求明确。毋老师的课堂有一种润物无声的细腻,亲切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0:51:15 | 只看该作者
悟本求真

语文要素如何落实到实处

观毋晓蕾老师《桥》课例有感



      有幸观看了一节毋晓蕾老师的示范课,被毋老师的课堂深深吸引。毋老师在语言组织上精炼,学习环节的设计上不拖沓,不花哨,环环相扣,提问适时,恰当这一点值得我学习,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作为老师我不能被课件牵着走,要回归文本。

      毋老师在《桥》这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先抓住雨水、洪水和桥的描写,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洪水的凶猛可怕。在教学时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体会的很深刻,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老汉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环境描写的作用之一烘托气氛。学生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最后让孩子们理解环境描写对凸显人物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环境描写。

      单元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最大的特点。教材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是人文素养,一条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又分成若干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照“学教评”一致性的原则,我认为语文要素其实就是在每一堂课中都转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毋老师在执教时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要学会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就是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如何评价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环境的描写的作用,我想可以以第四单元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这一任务作为检测。语文素养绝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孩子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自己领悟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毋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的水平让我钦佩不已,由此我明白,必须在每日活动中,认真对学习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灵活掌握教学机智与应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