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师通过对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制定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主要特点;其次,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简单、合理的分析,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再次,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受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整理数据的优势,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重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首先,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旅游景点——莲花山是新泰著名的旅游景区进行导入,让学生观看一组近几年莲花山旅游人数数据。通过提问从该统计表中知道什么,得出相关的数据。
其次,教师引导为了更直观的看到这组数据,可以把这组数据作成条形统计图。再次引导学生观看,明确直条的高低可以直观的看出数目,随着直条的变窄,运用简化和转化的思想,从直条变窄引出一点,那么一点就代表数字。
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相邻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观察有何发现,学生发现线在向上升、人数在不断上升,教师总结这是一中心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评价:教师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莲花山旅客人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统计在生活中的的广泛应有。教师有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运用简化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首先,教师提问折线统计图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线和点,进一步追问通过线和点可以知道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点—数量的多少,线—数量的变化。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哪一年到哪一年增加的最多,是如何看出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得出:哪条线最长,哪段线最陡,哪一段就上升很快,人数增加就多。
再次,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看数据,又怎样的变化趋势,得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引导学生对2019年进行估计预测。这里老师强调,假如你是景区管理员,看到这个统计图,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学习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
评价:教师借助多种情境,从折线统计图特点、关键因素、作用等不同角度充分认识,让学生置身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广泛性及其主要应用情境。该教师通过多次的引导和总结,与学生共同经历认识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强化新学知识。教师提出预测和决策的观点,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大多数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会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效果,教师留给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的时间非常少,大多都是学生在独立思考,几乎没有出现合作交流。
改进意见: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多留给学生时间,让小组发挥其合作交流的作用,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合作交流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掌握教学时间,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二)学画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Z自主画图,教师给予个别指导。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画折线统计图的主要步骤,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得出操作顺序即:找数—描点—标数—连线,共4个步骤。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将新学色知识折线统计图和原来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找出这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其次,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合适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各自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更清楚,既能看出数量的变化,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更直观,只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两组数据:四个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一个城市四年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教师提问选择哪种统计图表示每组数据比较合适并阐述原因。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第一个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它主要是比较几个城市的绿地面积;第二个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主要是看这个城市这几年的绿地面积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总结:数据是独立的、要清楚的表示数量多少时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数据是连续的、主要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时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评价:教师让学生自主画图,体验折线图的关键因素,在画图过程中只要求学生画出关键的几个因素——点、线、数据等即可,重在画图中体验特点,而不是完整画图。对比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各自应用的不同情境,在对比中明晰,在对比中学会选择。
不足之处: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画图成果进行展示,不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给予提示,学生可能就会漏下。
改进意见:教师应该在学生画图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展示,与学生共同判断,并指出错误。或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首先,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哪一个是毛衣的销量图,哪一个是衬衫销量图。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该怎么做。其次,猜猜给定的统计图可能表示的什么情况,教师进行提问,并给与指导。
再次,教师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课堂后半段加上历史人物的学习,在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多个练习和案例,都来自生活中的例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评价:这个练习,教师充分将折线统计图与日常生活练习起来,强调知识的应用。教师给予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权利,使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策略的多样性,在思辨中提升了数据分析素养。学生在这个选择、推理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分析数据角度与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推理与判断,学生不断地积累获得数学信息、整理与分析数据的活动经验,感悟到统计的知识与方法都是从现实的问题中产生的,生活中收集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教师提问,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回答。首先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中点和线都很关键。其次,学习怎么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找点—描点—标数—连线4个步骤。再次,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各自特点。最后,学习了根据不同的数据的特点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进行整理。作业布置上,让学生自觉进行课下探索研究,学习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折线上升,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
评价:回顾总结阶段,先是对所学内容的回顾,然后将所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融入回顾梳理的过程,再一次加深对折线统计图地 认识。
不足之处:教师可能对学生掌握的水平不太了解,优等生积极回答问题,而学困生他们的课堂表现可能不太好。
改进意见:教师医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尽可能的照顾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一堂课之后的学习状态,需要教师在总结时,多多照顾学困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掌握新学的知识。
总结,这节课的亮点:
1.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运用三维目标体系,不仅使得学生掌握相关课堂知识,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既重视知识又重视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均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体系那颗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2.这节课教师精心选择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增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从观察入手,结合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例子,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采用讲解法、提问法,教学过程紧凑,环环相扣,非常流畅,教学、作业、提问等时间安排的合理,内充比较充实充分展示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师的节奏带领下,围绕着折线统计图,使得学生既回顾所学的内容,又学习新的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非常的生动形象,学生容易直接观察,而且操作非常简单。教师语言生动形象,教态亲切自然,学生的代入感比较强。教师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把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明确了折线统计图基本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中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清楚地了解折线统计图能反应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这种趋势,能进行简单预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
不足之处:
1. 教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和时间较少,大多是学生自主思考,缺少小组合作的活动。教学方法稍微有些单一,用引导提问法占比太大,没有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2.教师没有考虑到全体学生,在提问时,对于没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问,导致教师不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女教师来说,声音上缺乏一些感染力。
3.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在折线统计图时,没有用到视频动画,仅仅使用了音频播放,如果用到视频播放效果会更好。
改进意见:
1.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多进行小组合作,在交流探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较高的数学养,也提升其综合素养
3.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多媒体音频、视频的而形成,学生展示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热爱数学,热爱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