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建立一个书香的校园而奠基——阿尔山一中读书活动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场白:

黄庭坚曾说过,不读书就面目可憎,我虽未痴迷至此,但倘若一日不读书,也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每当我拿起书来,便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大概这就是幸福的感觉吧。也正因此,买书、藏书变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有人要问了,你为何把自己扮演成一个书呆子。坦白讲,和读书结下了如此的缘分是从前不敢奢望的,今天我能够成为一个书痴,我总觉得上苍待我不薄。下面我就和大家谈谈我对读书、买书、藏书为何如此痴迷?

提及藏书,我深感汗颜。坦白地讲,我所藏的书实在太少。因为我自小生活在农村,所能见到的也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空。不必说藏书,仅就看书而言——尤其是看一本好书——就已经是一种奢求了 。

孩提的时光是单调的,没有洋娃娃,没有童话书,电视机几乎成了我唯一的娱乐,每至冬季,都要在电视机前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然而,那时候的农村供电不足,频繁的断电又将这仅有的一点希望幻化成了空花泡影;童年的生活也是清苦的,炎炎烈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至今还让我倍感辛酸。童年的钟声就如同被吹起的肥皂泡的光丽的薄球一样,似乎顷刻之间就烟消云散了。然而,散落在我的眼中肥皂泡却依然能让我流出眼泪来。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拥有一本属于我自己的藏书,并能够在书中肆意翱翔。

怀着这份“崇高”的理想,我考入了北京回民学校。我真的很庆幸,我结识了一个叫安伟的女老师,记忆中的她长得很美,是她把我带入了语文的殿堂。她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能够折射出作者的智慧,正如同棱镜在太阳光的辉映下能够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在她的感召之下,我狠了狠心,又咬了咬牙,挤出24元钱——四天的“口粮”钱——买下了一本《古文观止》,这大概是我平生的第一本藏书。当时,我擎着这本饱含辛酸的书,一时间竟欣喜若狂,仿佛已经沉浸在花与歌的气氛中了。

遗憾的是,对于这本书,我所读的也只是一叶一粟而已。然而,这对于知识本来贫乏的我却已经是喜获珠玑、得益非浅了。至今我还依稀记得,我学着孔乙己的口吻去吟哦《古文观止》上的那些“之乎者也”的文字的情景。那个时候我真的感觉,我已经领悟到了《与朱元思书》中的“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逸,任意东西”的那种悠然意境了。

近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地感觉到:在书斋里消磨时光也许是尘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一、读什么书?

我的观点是多读经典。一个人要想了解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看畅销书即可;而一个人要想知晓一些真知灼见,那还得读经典。有关阅读经典的意义,前人之述备矣,在此我不想过多赘述。有些时候,尤其是近段日子,我更提倡读一些介绍西方先进价值理念的书籍,反而觉得“月是异乡明”。因为尽管自由、民主等先进思想在我国的经典中(诸子百家),仿佛都可以找到依托,比如孟子的民本思想,有人就认为其足可以与西方的民主思想相媲美。可是,他们却忽视一个根本的问题,只有公民才能享受真正的民主,在中国古代,却只有臣民,从来没有公民。今天我们需要构建的是现代公民社会。从这个意义讲,中国本土的“仁义礼智信”永远也抵不上“天赋人权”这几个字。因而,我们这个倡导“民可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民族,更需要外来文化的滋养。

但这却并不妨碍我引导学生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就拿《论语》来说,其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维护的“等级”的思想观念,这就使得《论语》成了一部规范的“孔门的党校教科书”,书中也自然有许多思想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是背道而驰的。但这并妨碍她成为经典。我读《论语》,不会把她当成圣经,只会把她当成文献。作为文献的《论语》,对于语文学习的价值仍然是不可估量的。举个例子,读《屈原列传》,很多大家都会误读。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列传》)

对于引文之加点字,著名训诂学家周大璞注译的《古文观止注译》是这样翻译的:“上官大夫看到了,想将它夺去,屈原不给。”可是想一想,上官大夫与屈原,一个夺,一个不给,这样场景未免有些太滑稽了,必定不符合他们的身份。所以《古文观止译注》对于“夺”与“与”的解释,肯定是不妥的。于是求诸《论语》(学生熟悉的内容),胪列相关文字如下:

孔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何甚!(《论语·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这里的“与”解释作“赞同”,而“夺”解释作“改变”,有了这一认知积累,再去引导学生理解《屈原列传》中那句翻译,应该就容易多了。于是这句话就可译作:“上官大夫看到了,想修改它(宪令),屈原不同意”。如此为释,庶免方枘圆凿。在这里,《论语》无疑发挥了其作为文献的功效。质言之,我是把《论语》当成了语文学习的工具。笔者以为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这一工具,对于实现语文的根本任务——训练“表述无歧”还是大有裨益的。

既然承认《论语》是工具,那么这一工具自然也是可以为其他的工具所取代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荐任何一本所谓“经典”,在语文教学的范畴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毕竟教材只是例子嘛。只不过,我以为选工具还是要选一些好的工具,这也是我提倡“读经典”的真正用意。毕竟,那些经典,大多是经受过时间的考验的。

其二,我与读书

在此,不妨说几句题外话,上个世纪民国的教育,人才辈出。资中筠说:“那时的学制是统一对的,而办学是多元化的,私人办学很发达,不少教育家把自己的历年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如此,校训也各具特色。”民国的教育比之于今日,只能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的一位老师这样回答我的,“那个时候,思想自由”。少了思想的钳制,使得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成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对民众实行愚民政策的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拥有包含德、赛二先生的人文精神的士林,绝不会听凭一个人或极少数代替几亿人读书和思想。“自由之思想、独立之意志”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之关键所在,就是激发学生读写方面的热情,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其能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可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老师首先要自己具备读书写作的习惯,之后才能有资格去要求学生。因而,我从事教师的工作的十几年中,仍然保持着手不释卷的习惯。当然,有一方面是出于功利,比如为开设唐诗宋词选修课,阅读了大量的叶嘉莹的作品。诸如《叶嘉莹讲读杜甫诗》、《唐宋词十七讲》等。这些看似老生常谈、无可吟味的常识,却引发了我不少伤逝之情。这大概就是叶嘉莹先生常说的感发的力量吧。

自然,所读还有另外一类,如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应该说,读这些书,也是机缘巧合。

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无意间溜达到了学校的跳蚤市场。跳蚤市场是校园中学生之间买卖东西的一个交易市场,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往往对其情有独钟。当时,一位大四的学姐坦言:“大一、大二、大三三年下来买了很多东西,可到了大四发现这些东西中有很多都用不着了……”接着她又对我说:“一看你就像个读书人,应该很有学问,我这里有很多书,干脆都卖给你了……”依稀记得当时的我连价钱都没有讲,就尽数收买下了她推荐给我的书,理由只是因为她夸我很有学问。

到了大二,同样的事居然又在跳蚤市场重演了,不同的是当别人再以这类让人欢娱的话语取悦我的时候,我非但不会高兴,甚至可能还会恶语相加。

到了大三,当我再遇到类似的事时,无论别人运用什么策略去鼓动我买他的东西,我的反应也只是笑而不答。

到了大四,我们这批当年的买主一下子转变为跳蚤市场的东道主,对于这样的转变我多少还有点不适应,一方面对于已经渐入尾声的大学生活还心有不甘,另一方面总觉得像我这样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怎么能沦落到卖书的地步。这种对即将逝去的青春的不忍,以及对世俗中早已不名一文的清高的固守,使得我最终没有转卖那些当年从学哥学姐那里买来的东西。可是,一些外地的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可能就没我这样固执了,我知道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出于无奈,然而也有些人竟然将他们三年来积攒的书籍当作废纸之卖了,还戏言,书本是身外之物。这话在当时或许是戏言,然而在有些人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这戏言居然就应验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08:36:17 | 只看该作者
我依稀记得,当时有个同级的外地学生,强烈推荐我买他的一本书,尽管那本书的价钱由15元降到了5元钱,我还是没有买。因为当时的我决心考研究生,放弃了工作的机会,所以在花钱上显得格外慎重,几乎已经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出人意料的是,那本书最终还是落在了我的手中。说来也巧,第二天晚上,在楼道垃圾堆旁,我竟然捡到了那本书。可能那位同学没有为这本书找到适当的主人吧,于是就将其弃之如敝屣。然而,那时的我做梦都想不到那本书竟然对我影响甚深。它让我懂得如何把深挚的情感藏匿于文字之中,它也让我透过文字感知到了生活的苦涩。这本书正是张中行先生的《散简集存》。止庵先生说:“如果我们接受这么一种人生观,读书对我们就是有用的:这就是法国作家加缪说的,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我觉得读书其实是使我们活得最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正是张中行先生这样的高人,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接触张先生的作品,已有许多年了。张先生去世后,形诸文字的怀念类文章,数量相当可观。可是看张中行先生描述他那些师友:章太炎、刘半农、魏建功、魏善忱、启功、季羡林等等,就比别人回忆他老的文字不知道精彩多少。比如他在《负暄琐话》中写的章太炎先生:

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

初读此文,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记。可是,后来,听到一位与张中行先生交往甚多的语文教师的讲解,竟忍不住发笑了。原来,章太炎先生和徐文长的共性,就是在吹牛。还是打个比方吧,作为语文老师,我似乎就可以学着他们两个自我吹嘘一番:我教的最好的科目是体育、其次是数学、再次是历史、最后才是语文……由是可知,张先生应该是个很有趣的人——趣味中透着“机锋”。

光阴荏苒,读了更多的张先生的作品,和一些书友聊天,张先生时常会成为我们共同的话题。可是,我却觉得张先生离我又非常远。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张先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又让我想起了张中行先生在《负暄琐话》中评论魏善忱先生的话:

自知是有所知,只是知得不对,或不全对;对于人,有时就连有所知也谈不上,因为所得一些零星印象有如烟雾,看不见后面究竟是什么……像这样一位,个方面有高超的造诣,也许这些不过是他的更大事功的浮面的一些枝节吧。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此评若移至张中行先生身上,亦十分恰当。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张先生的在文史、古典、哲学、佛学等诸多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也因此,张先生的形象也变得恍兮惚兮了。

在张先生诸多“浮面的一些枝节”中,我最欣赏的是张先生作为“坏公民”的一面。按照爱默生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张先生非常推崇早年读过的罗素的《怀疑论集》,他说:

(书的)主旨是先要疑,然后才能获真知。他(罗素)举个有趣的例,是英国历史课本说打败拿破仑时是英国人之力,德国课本就说是德国之力,他(罗素)主张让学生对照着念两种,有人担心学生将无所适从,他(罗素)说,能够使学生不信,教育就成功了。(《顺生论》)

在张先生看来,教育的成功,是教人怀疑。凡事都存疑,就不容易受骗。他曾告诫年轻人要“多念书,少信宣传”。今天的中学生若真的能够让怀疑成为一种习惯,九泉之下的张先生也一定会与之莫逆于心的。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其三,怎么读书。

上周徐杰校长发给我一篇题为“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的文章,大意是说,“语文为王时代已经不是口号,而是真的来临了”,具体来说就是用考试“倒逼”学生读书,语文试卷字数还要加多,可能到一万字,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倡导读书本来功德无量,只是一味强调多读书并一定是好事。多读书是一生的功夫,而初高中语文教育都是基础教育,历经改革之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变得“不能承受之‘重’”,让中学生博览群书、读整本书,并不现实。笔者以为“多读”不如“精读”,语文教学要解决的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能否读懂”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读书。那么,作为阅读教学对象的学生如何才能学会读书?下面说说读书的方法,其实严格说读书没有一定之规,只要你肯读,慢慢就会形成适合你自己的方法。

我的主张是语文教学当以精读为主。

首先,我承认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与诸葛亮“观其大略”都是极高明的读书方法。可是,后人对其误解却很深,比如词典上竟然将“不求甚解”解释为:学习态度或工作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单就读书而言,不求甚解已成为一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以致常遭人非议。可笑的是,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恰恰是对陶潜原文的浅尝辄止。要知道,“不求甚解”后面还跟着“会意”以及“欣然忘食”,试问读书浅尝辄止又如何能够“会意”呢?没有“会意”,又何谈“欣然忘食”?再者,“欣然忘食”的境界,常人恐怕达不到,因为“不求甚解”本是陶渊明和诸葛亮极自负的话。可见,精读才是最有效读书之道。

诚然,“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也要是摇身一变而为林黛玉,那也是有碍常理的。所以让学生准确阅读,避免误读,还是很有必要的。而学生精准阅读的最佳途径,无疑是精读。当然,我也不否认略读的价值。关于精读和略读,《文章讲话》(叶圣陶、夏丏尊著)里就说过:“略读的目的在与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于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笔意结合,写字得它的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假定这部帖里共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选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叶老与夏老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赘述了。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最清楚:“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在叶老看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叶老还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以阅读教学教学为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很多学生读书极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比如,有这样一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因考试失利而在论坛里发出“绝笔帖”,众多善良网友和热心人实施了一场生命拯救行动,使女主人公重新乐观面对生活。文章留给了读者一个思考题:“面对女主人公的‘绝笔帖’,假如你就是众多善良网友中的一员,你会如何跟帖(限制在30个字以内)?有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是你的选择,但想想亲人和爱你关心你的人,尤其要为你的父母好好想想。”

这个答案乍一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细分析,却会有不同的发现:作者已经想到了父母,文中有明确的交待。正因为作者不想拖累父母才想自杀的。我们再去劝她想想父母,实与劝其自杀无异。类似的答案还有一些,比如:

①“生命来之不易”,当你下决心要做一样事,只要愿意,多少年也不晚。”

②千万别做傻事,要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只是一块小绊脚石而已。”

这些学生也是在做着同样的工作,即巧妙而含蓄劝主人公自杀。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一刻我真的特别希望那位女主人公的语文阅读能力不要太好。

当然这是玩笑话,可是却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阅读的人如不能抽出这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意,只就每句的文字表面支离求解,结果每句是懂了,而全文的真意所在仍是茫然。”(《文章讲话》第110页)简单说,学生读书常常因缺乏“整体观”,致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颇。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治标的办法是多做练习;而要治本,则唯有引导学生读死人书。有人说,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着的木乃伊,新华书店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不过让一些阳光灿烂的孩子亲近木乃伊、墓志铭,并为之乐此不疲,可能也不大容易。我教书年头不多,但也亲见过许多孩子拿起语文书便梦见周公的情形,孔老夫子若泉下有知,大概也会称赞“后生可畏”吧!应该承认,新的时期,笑林先生糊涂的,还是大有人在的,而且其数量呈上升趋势。不难看出,老师单方面强迫学生“读死人书”,学生恐怕未必买账。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从容地强迫学生,甚至让学生乐于被老师强迫呢?笔者以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好之、乐之才是当务之急。

这里无妨举个例子。有一次我问初中学生:“你们乖不乖?”没有想到,学生门竟异口同声道:“乖。”之后我又给学生讲了其中的典故:

1995年11月的一天,数十位学者会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讨论启功先生的新著《汉语现象论丛》,对这部别开生面的著作给予高度肯定。讨论结束前,一直正襟危坐、凝神倾听的启先生站起来讲话。他微躬身子,表情认真地说:我内侄的孩子小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常跟他一块上家来玩。有时我嫌他们闹,就跟他们说,你们出去玩吧,乖,啊?如此几次,终于有一天,我听见他俩出去,那个孩子边下楼边很有些不解地问:那个老头老说我们乖,我们哪儿乖啊?今天上午听了各位的发言,给我的感觉就像那小孩,我不禁要自问一声:我哪儿乖啊?听完这最后一句,静静的会场里伴随着欢笑,响起热烈的掌声。真令人拍案叫绝!一则故事,一段比兴,传达了谦虚,暗和了感谢,表现出风趣与幽默。这,就是我们熟悉和爱戴的启功先生。(刘石《我所理解的启功先生》)

讲过这个典故,我再次问学生乖与不乖,学生的回答就不那么随心所欲了。究其因,是刚才所讲的启功先生的典故已经转化为学生认知经验的积累了。故而我再以同样的问题向学生发问,学生就不会像起初那样“草率”了。事实上,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得这种认知经验的过程。很大程度上讲,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类似的认知经验,并让这种经验成为一种积累。对学习者而言,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其能够适时调动已有的认知积累。

屈指算来,读书、教书,已如许年,反躬自问,一些问题解决了。比如,我该做什么样的人。记得曾有人向张中行请教养生秘诀,张老回答:“我这一辈子,一不想做官,二不想发财,只是一门心思读书做学问。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这正是一个读书的人的本色。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底色。然而我也发现,尤其是近一年来,本意是明理的书,反而让我堕入佛家的无明——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越来越多。也正因为此,才写下上述文字,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其四,郑重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08:36:31 | 只看该作者
马清原校长给我布置的任务是推荐具体的书目。我的看法是,读书的取向并没有一定之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的好恶自由选择。但如果非要我推荐的话,我还是愿意郑重向大家推荐鲁迅的书。大家可以一起欣赏一段文字: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如果我不提前声明,大家还以为这段文字是某个网络段子手写的呢,这就是鲁迅的魅力之一,他说的话,好像是在说我们今天发生的事,他其实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作家。鲁迅的魅力还在于他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和方式,可以让我们窥见月亮背面的秘密。我举个例子:鲁迅先生曾经花很多笔墨通过考证孔子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并且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孔子有胃病”。这似乎是件很荒唐的事,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鲁迅的推理方式的时候,我们便会深深折服于鲁迅的深刻。大家先看这一组报道:

——矿难频发,江西有关部门规定:干部要带头下井;还规定“干部不下井跟班,矿工可以拒绝下井作业”。

——某地为了整顿警风警纪,规定交警对违章司机进行纠正与罚款时必须先敬礼,否则司机有权拒绝处罚。

——为制止学校乱收费,有地方规定学校如果乱受,家长可以拒交。

——民工工资被拖欠若干月,可以向资方索取欠额的3-5倍的赔偿。

都是要不起的权利。一方完全掌握着另一方的命脉,你要求他监督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争取自己的权利,是完全不可能的。

前面所提及的种种权利被最后一句的结论彻底消解,仿佛一个拳击运动员一拳打在空气中。这篇文所运用的推理方式——倒过来想,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的思维方式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我非常推崇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有修养的中国人应该读一辈子鲁迅。”

我推荐的第二本书是梁实秋的《雅舍》,试看其中的一篇文字:

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因为既不能积极的给对方以烦恼,只好消极的减少对方的乐趣。(《下棋》)

梁实秋先生的这段文字,以前读,只是觉得有趣。最近读来又有了更深入的感受。原因是2011年有一天乘车回家,读启功先生注释的《红楼梦》,一时入了太虚幻境,不想给了小偷可乘之机。身份证、银行卡、医保卡、读书卡以及现金等,连同钱包全部遗失了。可巧,前一天是我的生日,有学生还建议我献一次血,在第二天我就用另外一种方式,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据一位朋友说,四百元就可以捐助一名失学儿童,使之在小学阶段,不至辍学,而那天我等于捐助了四名失学儿童。

补办各种证件,让我有幸享受了一下让公安局、三大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社保机构为人民服务的权利。那一刻,脑海中浮现了梁先生的文字,我便尽量做出不介意状。“因为既不能积极的给对方以烦恼,只好消极的减少对方的乐趣”。那么,在比较之后,我的幸福感是不是该油然而生呢?这就是读书的乐趣,你丢了钱包照样可以无比幸福快乐。

接下来我推荐的不是一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

读经典可以怡情养性,以致获得美的享受,此中的乐趣又非口腹之欲的满足可比。这是经典本身的魅力,前人之述备矣,在此我单说经典的物外之趣,因为有些时候魅力的功用往往又在经典之外。唐代有个不大著名的诗人,叫李涉。一日出访友人,不巧遇到了强盗。他给强盗写了四句诗:“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强盗见过心花怒放,非但没有抢劫李涉的东西,反而赠送了他许多财物。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选的专业选修课都同诗骚有关,可能也有点“李涉情结”的缘故吧!今天的读者,亲近古诗文,并尝试写古诗文,兴许也会遇到那样的强盗呢!这或许就是语文学习的物外之趣吧!

数年前,我参加一个开展读书活动,主办方命我发言。我便重提了辽教社“为建立一个书香的校园而奠基”的口号,并把它当作一种愿望,这未免是有点奢了,甚至会见笑于大方之家。此间艰巨情状,可以想见,难哉!难哉!然而我们阿尔山一中开展读书活动,实是聊以为此方向之实践,纵不能至,却心向往之。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假使千虑一得亦是一桩乐事矣。

最后我想以宋儒张载的四句话与诸君共勉: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