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的声音》作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文质兼美,浅显易懂、生动有趣。陈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词读句,入情入境地感受文本,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听课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本人学习:
一、板块清晰,目标明确
整堂课采用板块式设计,板块一:回忆导入,理解美妙;板块二:读准字音,读懂词语;板块三:读懂句子,体会美妙;板块四:借助关键词,积累美妙。纵观本课教学设计,各个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教学细节安排,紧扣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二字,重点研读风声的美妙,以及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如何将这种美妙写出来的。回顾其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实际学情,难度适中。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尝试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描写声音词语;借助关键词语读懂第二自然段,尝试感受风的美妙声音;练习积累课文第二自然段。陈老师有效利用40分钟的课堂时间达成教学目标。
二、讲究策略,有法可依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巩固与发展,同时又是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它提出“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落实语言训练: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以及“突出段落训练。”
陈老师的课堂立足学生,立足课程标准。她的教学讲究策略,重视方法引领,即借助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感受“风声”的美妙。很好地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而且在运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与运用词语,比如:猜词,联系上下文,出示字典字义,出示图片唤醒生活体验等等。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学习“美妙”、“呢喃细语”、“雄伟”等词语。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三、注重积累,提升素养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老师注重课堂上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借助关键词”这一方法,积累运用时依然借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背诵“风声”这一自然段,感受自然之声的美妙。从感知,理解,积累到内化,循序渐进,注重学法的迁移与运用。在这样不断的积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课堂扎实,高效。
正如我们导师所说的那样,陈老师的课堂“大道至简,朴实无华”。我想一堂真正的富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应当如此,它不需要太多的浓墨重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