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那只松鼠优秀教案、教学实录、说课稿、评课、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

海伦市东风中心小学  段忠明



教材简介

《那只松鼠》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仁爱之心”为主题,《那只松鼠》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了“我”与一只松鼠的故事。我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在一次偶然中逮到一只惹人喜爱的松鼠。可是,当我发现被逮的松鼠变得绝望、抗拒、恐惧时,我改变了初衷,放掉了那只松鼠,而且还时常惦念它。叙述中,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流露出“我”和女儿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善良之举。

教学目标

- c: @" Y$ j% g. u! n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认识课文倒叙的叙述方式,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3、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文中“我”和女儿对小松鼠的怜爱和他们善良的性格。

重点难点# o-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流露的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真善于观察!但是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嗯,真聪明!见了老师是不是该问声好呢?同学们好,真是懂事的孩子!仅仅和老师问好还不够,我们今天来了好几位客人,挥挥手,说声“客人好!”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语文我感到很开心,我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我最喜欢自信的孩子。

一、谈话引入,揭示文题。

1、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2、看来大家各有所好。(课件出示松鼠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这是什么动物呢?板书:“松鼠”。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书写,注意鼠的写法。

3、继续播放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松鼠?同学们的词语可真丰富。今天有一只小松鼠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它就是那只松鼠,板书:“那只”。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你们想知道那只松鼠的故事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重点词语。谁来读课文?(正音正字,鼓励。)

三、概括全文,了解倒叙。

1、课文读完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逮、放。”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我梦见那只松鼠,女儿忘不了那只松鼠。)也就是怀念那只松鼠。板书:“念。”(说明怀念松鼠是事情的结果。)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这是故事的经过还是结果呢?讲解倒叙的写作手法,当你知道这个结果,你的脑子中会想到哪些问题呢?看来,倒叙的写法可以激起读者兴趣。希望你们以后写习作中也可以运用倒叙的写法。

四、进入课文,合作探究。

谁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我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梦到了它,它就是——那只松鼠;女儿也忘不了它,它就是——那只松鼠;看来,我和女儿都很怀念它,它就是——那只松鼠。那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松鼠呢。通过刚才读课文,你对哪个自然段的印象最深刻?谁来读一读?

(一)逮松鼠。

第四个自然段写了我逮松鼠的过程。

1、注意“蹿和窜”的读音,课件演示。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做动作区分这两个字。

2、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你最喜欢,读给大家听。我们来说说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明了什么?

3、抓住词语“小精灵、嗖嗖嗖、神不知鬼不觉、逃之夭夭(逃跑得无影无踪。)”理解小松鼠的特点和“我”对小松鼠的喜爱。(板书:“喜爱”。)

4、结合“蹑手蹑脚”(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跑动窜西、瘫坐、喘着粗气”等词语和省略号体会我逮松鼠的不容易。

(二)放松鼠。

1、课件出示被逮住的小松鼠图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小松鼠被逮住之后的样子?读第二和第五自然段,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站起来读。

(1)刚才的小松鼠,活泼伶俐、可爱至极;刚才的小松鼠,和小伙伴们快乐地游戏;刚才的小松鼠,有爸爸妈妈陪伴是那样的温暖幸福!现在呢,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用书中的语言说一说。理解“小俘虏”的含义。

(2)假如我就是文中的爸爸,你就是那只被逮住的小松鼠,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此时,我刚想去摸摸你的时候,却看到了你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我看到了什么样的目光呢?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交流一下。

谁来说一说?你的眼中有绝望,你为什么绝望?你的眼中有抗拒,你抗拒什么?你的眼中有乞求,你祈求什么?也许你的眼中还会有什么?(恐惧、仇恨。)

(3)读出小松鼠的绝望、抗拒、乞求。

2、看到了你这样的目光,“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像触电般地缩了回来……阴沉地看着你。”而你呢,怎么表现的?读读书上的句子。你能想象“我”的想法吗?体会“我”对小松鼠的可怜和同情。(板书:可怜、同情。)此时,假如你可以开口说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教师泛读,找两名学生读。)注意评价。

4、此时,大家最想知道什么?是小松鼠的命运是吗?(联系第三自然段读第七自然段。)“我”为什么逮小松鼠?我想放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长叹。)最后为什么却又放了?(可怜它、同情它。)这回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只小松鼠?(隐没在密林深处。)

(三)念松鼠。

我好不容易逮到了一只,却又把它放了,女儿知道了会怎么样呢?

1、自学8-10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1)在聚餐上“说漏了嘴”之后,“我”和“女儿”各有什么样的表现?

(2)“一块石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落了地”?

(3) “我”和女儿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

找一名学生读一读。

2、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体会女儿的情感,总结这对父女的品质:善良,爱护小动物,有爱心……

五、延伸拓展,写作训练。

小练笔: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听了“爸爸”放松鼠的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六、歌曲总结,升华情感。

播放《爱的奉献》。这对善良的父女,把小动物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没有爱情的幸福甜蜜,没有母爱的崇高伟大,有的却是源自心底的质朴无华。“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这个故事会化作一粒爱心的种子,在你们每个人的心田里生根、发芽、长大,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对吗?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对吗?那就让爱心伴你们一路成长吧,下课!

板书设计

逮\                       /喜爱

     \                    /

放— 那只松鼠 –-可怜

     /                    \

念/                      \同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松鼠的相关图片或录像资料。
  学生:搜集松鼠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材简析
  山林中,一些小精灵“嗖”地一下蹿上树梢,举着蓬松的大尾巴,像降落伞一样轻盈地从树上落下来,那不是活泼伶俐的小松鼠吗?它们可是一位小姑娘梦寐以求的小伙伴哪!父亲意外地抓到了一只,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他居然把小松鼠放回了山林。当女儿得知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怪父亲,反而关注那只小松鼠的命运。父亲自觉放松鼠的行为折射出高尚的情操,女儿对小松鼠命运的关注反映了她心地的善良、纯洁。这也是我们要在学生心中播下的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种子。
  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真情,人物情感跌宕起伏。父亲由异常兴奋到矛盾重重,由得意忘形到忐忑不安,最终在女儿饱含深情的追问下如释重负。对女儿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由“吵”到“问”,透露出她的稚气与善良。这篇课文以“那只松鼠”为线索,可以分成三部分来把握:(1~3段)逮松鼠;(4~7段)放松鼠;(第8、第9段)惦记松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难点是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1段:学生可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抓住“可怜巴巴”、“一动也不动”,体会小松鼠沦为网中囚的无助。可怜巴巴:形容可怜的样子。
  * 第2、第3段:好不容易抓住了小松鼠,真让人兴奋!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小松鼠外形、动作的词句,体会小松鼠机敏活泼的特点。从“灰褐色”、“毛茸茸”、“圆球”看出小松鼠惹人喜爱的外形。从“跳”、“蹿”、“嗖嗖嗖”、“神不知鬼不觉”、“灵巧”看出小松鼠的机灵敏捷。一个省略号表明小松鼠多次躲过父亲的追逮。可采用范读引路、读评结合等方式体会“我”逮住小松鼠的高兴、兴奋心情。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活泼伶俐:生动自然,聪明灵活。
  逃之夭夭:逃跑。
  “我心里异常高兴”。抓住“异常高兴”体会人物情感,一是从本段中找到答案:女儿想养小松鼠的愿望得以实现;二是联系下文谈谈看法,引导学生从第3段的 “跳”、“蹿”、“神不知鬼不觉”、“逃”等词语体会松鼠非常难捉,从“蹑手蹑脚”、“直喘粗气”、“瘫坐”体会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逮到小松鼠,同时也为后文父亲放松鼠埋下伏笔。让学生表演父亲的动作,加深对“异常高兴”一词的理解,请学生大胆说出父亲抓住小松鼠后心里是怎样想的。用轻快的语气读描写小松鼠的词句。
  伶俐:聪明;灵活。
  * 从“东奔西跑”、“逗”、“蹿”、“跳”、“显得直喘粗气”、“瘫坐在地”、“灵巧地逃之夭夭”等体会到,“我”逮住松鼠是很不容易的。
  * 第4~6段:写父亲战胜自我放了松鼠。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情境。可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假如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摸”、“缩”、“望着”、“咬咬牙”的情态,体会父亲复杂的心情。此处要激活学生思维,深入人物心灵。通过朗读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绝望: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抗拒:抵抗和拒绝。
  * 第7段:理解父亲为什么放松鼠是全文的难点,可设计激活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如: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事理,从而理解“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一句话蕴藏着的深刻含义。教学中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父亲战胜自我的崇高品质。
  * 第8段:体会“得意忘形”在文中的作用。教学时可让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思考:假如父亲不得意忘形会怎样?父亲得意忘形的结果又如何呢?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从而体会:假如父亲控制住了自己,女儿就不会知道这件事,但他一直会对女儿心存愧疚;父亲说漏嘴使女儿得知这件事,他感受到了女儿对松鼠命运的关心,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女儿的话要读出天真、关切的语气。在朗读中感受女儿纯洁美好的心灵。
  得意忘形:指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稚气:孩子气。
  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饱含深情:充满深厚的感情。
  * 第9段:课文结尾很美。在不知不觉中,父亲的行为影响了女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种子已经在下一代心中扎根、生长。可让学生边读边想:“石头”指什么?为什么现在落地了呢?带领学生回顾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带着对父女俩敬佩的感情美美地朗读这一段。“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给人们如释重负的感觉。
  * 识字写字教学: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字形,重点指导“蹑”、“携”的书写。
  * 课后第1题:应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
  * 课后第2题:结合阅读教学进行。
  (1)“绝望”、“抗拒”、“乞求”写出了松鼠在困境中的求生欲望,而这种欲望是“我”从松鼠的目光中看出来的,这目光打动了“我”。
  (2)“咬咬牙”表达了“我”下决心放掉松鼠时的心情。
  * 课后第3题:鼓励学生多选词语造句。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出示松鼠图片或播放相关录像)孩子们,这是什么?你喜欢它吗?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激起孩子们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人与松鼠的文章,他们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揭示课题。)
二、默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新词。
  2.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能相互帮助解决的教师不再细讲,不理解的随文学习。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1~3段)。
  (1)引导学生朗读第3段。
  (2)勾画出描写松鼠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勾画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词句,请学生演示相关动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4)出示“待我再去抓时,它们又灵巧地逃之夭夭……”一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5)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心里异常高兴”?讨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小松鼠的机敏和父亲的吃力。
  2. 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4~7段)。
  (1)默读第4、第5、第6段,标出描写小松鼠神情、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组织讨论,理解重点句子:“但我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采用转换角色的思考方法,大胆猜测小松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句,体会父亲复杂的心情。
  (4)小小辩论会: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在辩论中理解重点句子“最后,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感受父亲战胜自我的高尚情操。
  (5)请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 学习“惦记松鼠”这一部分(第8、第9段)。
  (1)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忘形”、“饱含深情”的意思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女儿饱含深情的问话,在朗读中感受女儿纯洁美好的心灵。
  (3)读课文最后一个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4)你想对文中的父女俩说些什么呢?

四、课外延伸,主动探究
  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故事、资料、图片等,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参考:关爱动物那只松鼠逮惦热爱自然放

参考资料
  ☆你知道松鼠对森林有什么贡献吗
  秋天,森林里的松子成熟了。这是松鼠最快活的季节,它天天从这棵松树溜到那棵松树,不停地品尝着美味可口的松子,直到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秋天一过就是寒冷的冬天,严冬里不仅没有松子,连别的食物都难找到,松鼠该不会饿死吧?其实用不着担心,聪明的松鼠早就在食物丰富的秋天把过冬所需要的粮食贮藏好了。它天生就有“冬天食物危机”的意识。它不断地挖坑,不停地把采集到的松子放在坑里并埋起来,到冬天来临时,它已埋下了不少松子,完成了一项伟大的“紧急储备食物工程”。
  寒冷的冬天来了,躲在洞中的松鼠感到肚子饿时便溜出洞挖出自己埋藏的松子,尽情地享用自己储备的粮食,饱餐之后它又跑回洞中悠闲地睡大觉。
  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临。“健忘”的松鼠把自己埋藏的不少松子遗忘在地里,不久松子就发芽了,森林里冒出一棵棵幼小的松树苗。
  松鼠喜欢吃松子,以前可能有人担心它会使森林里的松树绝种,现在大家不用顾虑了吧?松鼠不仅不会使松树绝种,反而对松树的繁殖做了不少贡献,它还有“播种能手”的美称呢。
  ☆松鼠为什么能在树上跳跃自如
  松鼠是动物王国里一种非常乖巧的动物。它个头虽小,却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非常可爱。松鼠是爬树高手,无论多大多高的树它都能来去自如。它常在树上嬉戏,常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跳上跳下,奔左奔右,它都能穿梭自如,让人羡慕万分。
  松鼠为什么能在树上跳跃自如呢?它为什么不会一脚踏空而摔到地上呢?大家也许弄不清其中的奥秘,其实原因之一是松鼠具有善于跳跃的强有力的后肢,但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一条又长又大的尾巴。当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它用有力的后肢使身体腾空而起,在空中,它的尾巴使它的身体保持平衡,继而使它丝毫不差地安安稳稳地落在树枝上。可见,在松鼠的弹跳过程中,尾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若松鼠失去了尾巴的平衡作用,它就不能自如地腾空跳跃,甚至失去了在树上生活的能力。
  松鼠的尾巴除了有平衡作用外,还具有保暖的功能。冬天来临时,松鼠就会长出一身厚厚的冬毛,它尾巴上的毛也长得特别浓密。在严寒的冬季里,它常用长满冬毛的大尾巴紧紧地盖住头部,卷成球状,抵御寒冷的天气。
  松鼠的尾巴还可以用于传达信息,当它要向伙伴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它总是不停地摇动尾巴,又蹦又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那只松鼠》第一课时说课






通达小学  张琳琳



大家好:

     我是来自通达小学的教师张琳琳,首先非常感谢赵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交流,下面我来谈一谈对于本册教材第6课《那只松鼠》一课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    说教材

《那只松鼠》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以“仁爱之心”为主题,这份仁爱,不仅仅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浓情往事,耐人寻味。山林中,一些小精灵“嗖”地一下蹿上树梢,举着蓬松的大尾巴,像降落伞一样轻盈地从树上落下来,那就是活泼伶俐的小松鼠。它们是一位小姑娘梦寐以求的小伙伴。十分疼爱小姑娘的父亲意外地抓到了一只,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他居然又把小松鼠放回了山林。当女儿得知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怪父亲,反而关注起那只小松鼠的命运。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真情,人物情感跌宕起伏。父亲由异常兴奋到矛盾重重,由得意忘形到忐忑不安,最终在女儿饱含深情的追问下如释重负。对女儿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由“吵”到“问”,透露出她的稚气与善良。

父亲自觉放松鼠的行为折射出高尚的情操,女儿对小松鼠命运的关注反映了她心地的善良、纯洁。这也是我们要在学生心中播下的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种子。

在写法方面,这篇课文细致的心理描写及倒叙和插叙交叉的写法都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在教学中也可以进行相关的渗透。

二、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 在正确、流利读文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语言蕴涵的味道来。在感悟真情的同时,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2. 初步认识“倒叙”的叙述方式;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松鼠被逮前后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逮、放松鼠的原因。

3.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认识“倒叙”的叙述方式;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松鼠被逮前后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逮、放松鼠的原因。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解决办法:

一、把我与小松鼠之间的故事,删减成三个小段落。并以读故事排顺序的方法,先认清顺叙的叙述方式,再通过添加段落的方法,认清倒叙的叙述方式及特点。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得怎样写的方法。

二、为突破我与松鼠的内心变化这一难点,从以下三方面设计,为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形成,创设螺旋上升的发展空间。

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段为主,左顾右盼。在讲走近失去自由的那只松鼠时,兼顾第二、五自然段;讲作者情感变化时,虽然以第六、七自然段为主,但兼顾了全文的完整意义。

②在教学方式的把握上——动静融通。在课堂上把朗读和默读训练交叉进行,使课堂动静结合,在多次的动静转换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诵读悟情和默读静思的习惯。

③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以言为主,语思融合。教学各环节以立足语言,培养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旋律”。尤其在表达能力的训练上,注重语思融合,力求在语言的理解与感悟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思维的历练中发展语言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          初知大意 认识倒叙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写两个字“松鼠”。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松鼠?不着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边看边想。你们眼中的松鼠是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它可以在树干上晒太阳、看风景;还可以和伙伴们到处玩耍,每天都过着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作家刘保法既没用美丽又没用可爱,而是用了这两个字,板书“那只”(齐读)究竟是哪只松鼠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来看看这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

我看着这只一动不动躺在网袋里的“小俘虏”,老实得就像已经没有了生命……最后,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

我兴奋无比,跑东窜﹙cuàn﹚西地去抓。那小精灵似乎是在故意逗我玩儿,“嗖﹙sōu﹚”地直朝树梢蹿﹙cuān﹚,然后又从这棵树梢跳到那棵树梢……后来,我动用了随身携﹙xié﹚带的网袋,才逮住松鼠。

万没想到这次在山林路边等车,我却发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hè﹚色毛茸﹙rónɡ﹚茸的小松鼠。)

师: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三段话,并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随生回答,依次出示放了松鼠、逮住松鼠、发现松鼠。)

②排顺序。

给这三个短语排排序,你发现了什么?

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清楚、明白、有条理,这是我们常用的叙事方法,称为顺叙。

③识倒叙。

老师这儿还有一段话,一边默读一边想,写的是什么?(出示——连续好几个晚上,我都梦见了那只松鼠。)(再出示——惦记松鼠)

师:如果把这段话送到故事中,你们看看加到哪儿呢?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这段话应该放在最后,但是课文中呢?

课文把故事的结果放到开始先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叙事方法,称为倒叙。(板书:倒叙)

师:课文为什么用这种叙事方法写,究竟好在哪儿呢?齐读这段话。(出示——连续好几个晚上,我都梦见了那只松鼠。)

师:当看到这句话时,你想提什么样的问题?

生:想知道那只松鼠与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生:我为什么梦到那只松鼠,它是一只这样的松鼠?

师:是呀,作者为什么对那只松鼠如此的眷恋?那只松鼠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激起我们强烈的读书兴趣,这就是倒叙写法的妙处——巧设悬念。(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的那只松鼠,好好体会一下吧!

二、细品语言 领悟情感

(1)走近失去自由的那只松鼠

①指导读文。

师:通过预习,我们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举手?一会儿读文时,我提个小要求: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字里面的味道来,好吗?

师:我们先试一试。(出示发现松鼠这段话——我万没想到这次在山林路边等车,却逮到了一只。我先是看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色毛茸茸的圆球在跳动。)

生:读出发现松鼠时的高兴心情。

生:读出松鼠的可爱。

师:读书时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味道来。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让我们用心去读文,再标出自然段。

生:自由轻声读文。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0个)

师:你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读三自然段,你读第四自然段,你读五、六自然段,你读第七自然段,你读八九十自然段。

师:你还记得读文要求吗?

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字里面的味道来。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你们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并读出了自己的味道,真不错!这就是理解课文的第一步。理解课文的第二步就是,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②走近那只松鼠。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和第五自然段。静静地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出示相关段落)

生:看到了失去自由、绝望的小松鼠,“一动也不动” ,“老实得就像已经没有了生命”。

师:引读——是呀,这失去自由的小松鼠,眼中流露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生:看到了“拼命逃窜” 没成功,抗拒的小松鼠。

师:引读——是呀,这失去自由的小松鼠,眼中流露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生:看到了小松鼠变成了“小俘虏”。

师:(贴“小俘虏”的词条)作者为什么用“”呢?

生:俘虏是打仗时捉住的敌人,而那只小松鼠只能说它失去了自由,才变成小俘虏的。

师:引读——是呀,这失去自由的小松鼠,眼中流露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生:看到了小松鼠那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

师:极其古怪一词让你看到了什么?

生:非常不一样的目光中有绝望、有抗拒、有乞求。

师:这小小的冒号就向我们解释了极其古怪的意思。师读: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生接读: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出示网袋中的小松鼠)

师:如果你就是那只躺在网袋里一动不动的小松鼠,你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了,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再也不能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儿了。此时,你绝望的目光,想告诉我什么?--------;你抗拒的目光呢?--------;你乞求的目光呢?---------。

师:是呀,所以我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生接读: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师: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那只松鼠。女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男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2)走近自由自在的那只松鼠

师:谁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松鼠变成了这样?

生:是作者逮住松鼠,让松鼠变成了小俘虏。此时,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

师:文中的我为什么要逮松鼠呢?

生:因为女儿想要。

师:因疼爱女儿,才去逮松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 因那些松鼠太可爱了,才去逮松鼠。

师: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就写出了松鼠被逮之前的可爱。一人一句,接力赛读。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出示第四自然段,其中本课要认读的生字字体变大、加粗)

生:活泼伶俐、可爱至极……

师:从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词语书写到书后,自选词语中的小推车里。我们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我也把喜欢的词写在黑板上。(

师:师生配合读文,做朗读示范。(师读我的语句、生读松鼠的语句)

师:同桌之间配合读一读。

师:一个“逮”字,使原本快乐的小精灵变成了一只可怜的小俘虏,我们多希望一个“放”字能让(生接说:小俘虏变成了小精灵。)

师:作者逮松鼠容易吗?(不容易)这放松鼠就更不容易呀!

(3)走近情感变化的内心世界

师:指名读六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屏幕。(出示图片作者看着网袋中的松鼠。)

师:你的朗读吸引了我,仿佛把大家带进了画面来到小松鼠的身旁。此时,我就是作者,你们就融入了那网兜里的小松鼠的心灵之中,我就这样一动不动地望着躺在网袋中一动不动的小松鼠,心像被针深深地扎了一下,很疼很疼!

师:原来的你,在松林中是一个活泼伶俐、可爱至极、自由蹿跳的小精灵,

可现在的它,却______(生:却躺在网袋中,没有了自由。)

师:原来的你,每天与伙伴们快乐玩耍的小精灵,

可现在的你,却______(生: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陌生的环境。)

师:原本有父母疼爱的它,

可现在的你,却______(生:老实的就像已经没有了生命。)

师:此时,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生:(略)

师:作者仿佛听到了你们的声音。齐读第七段,想一想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

生:看到松鼠隐没在密林深处。

师:这是一只获得新生的松鼠,它不在是“小俘虏”。(师根据生的回答,随机摘去“小俘虏”的词条。)

师:这是令人欣喜的事,那作者高兴吗?

生:不高兴,看出作者放的不容易。

师:哪个词体现了呢?

生:长叹。

师:作者不想放松鼠,因为——(生:女儿想要。)

    作者不想放松鼠,因为——(生:作者喜欢可爱的松鼠。)

    但是,作者必须放松鼠,因为——(生:略)

(师随机点拨代表作者心境的词——忍痛割爱,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善良,并憧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再根据学生回答,擦去板书中的逮、放。)

三.对比父女,升华情感

作者的女儿是不是与爸爸一样,具有怜爱之情、善良之举呢?出示相关句子。她原来可是——常吵着要一只小松鼠的呀!现在怎么又这样问呢?

多么美好的结局呀,心中虽然不舍,依然把小松鼠送回家。这是一对多么善良有爱心的父女呀!今天我们一起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也都愿意做像他们那样关爱动物,有爱心的人。



四.    说板书设计:

                           梦见松鼠

      倒叙?  6.那只松鼠    发现松鼠     爱护动物

                           逮住松鼠

                               放了松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跑进家来的松鼠》本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采用预习、自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生生互助的学习交流。重在通过思维交流、朗读交流,启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动作词语及恰当的修辞方法描述得真实具体,这是高段学习的一个重点,并注意引导学生旨在意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预习自学、小组交流扫清了字词障碍。然后自学、交流,完完全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的倾听者,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学重难点突出,在学习中能作些许指导,通过学生预习自学、小组交流的方法形成互动,并注意知识的积累,完完全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作者是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有趣的事来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也让孩子们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不是靠老师枯燥的讲道理,而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来实现这个目标。袁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巧妙的设计。

上课开始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松鼠图,它也和人一样能做各种事情。鲜明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本课紧紧围绕“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给我们家造成了不少麻烦,我们是不是很讨厌它?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本是重要一种方法,这一课也不例外,教学时袁老师抓住了重点词句来理解作者及家人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比如“他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敏的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件东西。”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松鼠的欣赏,对松鼠的捣乱,作者没有埋怨,没有讨厌,有的只是称赞和赏识。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再如“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的咬我的耳朵。”老师请学生体会松鼠和作者关系的亲密无间,紧紧地抓住“蹭、咬耳朵”来感受。像紧扣后边的“父亲的哈哈大笑、我心中空落落的”等经典词句进行理解,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走进了作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对升华情感起到了关键的激励作用。

3.注重自主学习,体现合作意识。

在整堂课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我们全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让孩子们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不足,感到遗憾的地方有:注重了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领悟,可忽视了对写作方法的传授,虽然课中也照顾到了,但只是随机地提了一下,并没有当做重点来讲。新课程教学讲究人性化,讲究学生情感的体验,但作为高段语文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性渗透,进行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与常识的学习同样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02: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