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复习安排】 共7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数学的学习,多数学生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但在复习阶段,学生容易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少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三位数减法、除法计算的错误率较高;2、在解决一些相对较复杂问题时,数量关系分析不清;3、单位之间的换算(尤其是面积单位)容易出错;4、面积和周长类的问题容易混淆。 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化越来越大,接受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学习方法的运用灵活多变,学习习惯良好,认真倾听及时纠错;中间层学生居多,缺少的是对问题分析的灵活性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后进生仍需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提高和改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让中间层学生游上来,又要抓两端学生。 【复习重点】 1、 计算:尤其是减法和除法; 2、 面积和周长相关的计算; 3、 解决生活中常见简单问题的方法 【复习难点】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空间现象能力。 【复习策略】 1.制订计划。在开展总复习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习题。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梳理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例如,查看教科书的目录,归纳每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再把这堂内容归类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各领域中。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靠死记硬背,而应当通过复习深入理解其内涵。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要注重整理知识的结构体系。例如,计算内容的复习,既要把握程序性的计算过程,也要明白算理。要避免做过多的、重复的练习,要抓住重点进行复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要把相应的知识内容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整理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银行”中的问题。 5.因材施教,个别指导。由于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等的不同,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一个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新收获和新提高,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新发展。 6.注重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总复习除了需要对所学内容的回顾、整理、巩同、应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再次经历重要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经历综合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