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书本的排版《8和9的分与合》和《8和9的认识》是在一个课时的内容。但根据前面两个相同架构的课堂进度,往往讲到数的书写时,差不多就该下课铃声响起。
所以,对这次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把《8和9的认识》、《8和9的分与合》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拆分。
但对于这节课如何进行并没有好的思路。
打开优教通,摸索着如何借助现有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页面中发现了《微课》这一栏目,按着教材匹配的内容搜到了本节课的内容,看完之后很有启发,在这节《微课》中,《8和9的分与合》与《8和9的加减法》杂糅在一起,分别以8、9一个整体为单位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整合。我的观后感是比按类别进行教学的效果更明显,学生接受度可能会更高。
光看微课,没有把流程走一遍 ,这节课还是够完善,于是继续在优教通上搜索,搜到了**区伊河路小学徐蕊老师的教案。徐老师教案的环节设计很有层次性,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的方法初步了解8可以分成几和几,接着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心得,之后一组由1位同学进行汇报,以此类推9的分与合。在练习环节,把书本内容有效地进行了编排,有效地根据课标要求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徐老师的课件,我在8、9的各个环节加上一图四式的引入,学生在小组内和前后桌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在8这个环节每组由2名孩子来说一说图意、分与合、所列式子,在9的环节相对来说,时间进行了缩减。整体来说这是开学以来,除了齐读之外,学生课堂参与度最高的一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有一两个孩子在小组交流时注意是涣散的,无法确认其是否了解小组讨论时应该做些什么,在检测时他们能用自己话说一说图意、分与合、列出四个式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这两个内容杂糅在一起,在一节课内能够按照进度完成,但相应习题有3页多3道题,第一节课学生完成了《8和9的分与合》、《8和9的加减法》的相应练习,第二节课中学生完成了《练习十一》的第4——8题。这两部分习题中有2道习题的重合度高,这在我备课时未能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进度不一,有个孩子在做转盘减法时不进行计算、直接全部书写0,看到这个情况,我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抽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第56页的内容可以完成1——2道,但是我有些心疼学生,认为他们写的有些多,就不再带着他们继续练习。在之后的时间里,和学生聊了聊他们喜欢的音乐有哪些,想学习薛瑞萍老师的做法,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后,给学生放些音乐,带着他们体会静心。
预习这件事在我们班部分家长这里无法陪伴孩子完成,所以明天计划带着学生过一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