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起“分离焦虑”症,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幼儿。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一直也在致力于《应对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研究》。在不断深入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家长也会有“分离焦虑”症,同时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分离焦虑”定义:我们简单通俗可以理解为与亲人分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个人见解)
“分离焦虑”症状:躁动不安、被迫害妄想症、幻想、忧愁等(个人见解)
家长分离焦虑产生原因:
1、长时间和孩子独处,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会认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
2、对自己孩子适应能力不能准确判断。
3、对待教师心存质疑,不足够信任。
4、社会负面新闻影响,产生被迫害妄想症。主观认为孩子调皮老师会采取一些手段。
因此在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同时,家长也跟着“病了”。老师往往“医”好了孩子,却忽略的家长,就会出现孩子“分离焦虑”症一直反复,无法根治。
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信念,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对策:
一、通过第一次家长会,为家长解读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并告知这是正常情绪反应,并给出家长“如何帮助幼儿度过焦虑期”。一方面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到您是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服的。
二、入园前一周每天不定时反馈每位幼儿的情况,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通过一些照片、视频让家长真实感受到孩子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脆弱。
三、阶段性的家长会。(重点)按照现在常规的我们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初一次,学期末一次。其实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小班来说,第一个月过后的家长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分享以下内容:
1、分享幼儿从初入园到现在的表情集锦。(哭——不哭——笑———大笑)
2、参与活动的状态。(不动——还是不动——想动———主动开始参与——开心的参与)
3、吃饭状态(不吃老师喂——自己吃,样子有点滑稽,衣服惨不忍睹——动作稍微熟练——安静进餐,并能够讲究卫生)
4、与教师的互动(不理、哭——求抱抱——亲一亲——开心游戏——能说:我喜欢你,喜欢幼儿园)
5、老师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虽然幼儿园教师承担着保育和教育双重责任,但必要的时候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做了什么。(给孩子喂饭、帮孩子擦屁屁,帮孩子洗衣物,帮助孩子清洁大便等等),让家长真正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和呵护,从而消除芥蒂。
四、以真情感化
将心比心,我一直坚信,只要用真心对待孩子,就一定会感化家长,从而信任感就有了 ,家长焦虑和一些顾虑自然而然就会消失,逐渐和老师成为朋友,这样孩子也会更加信任老师,因为老师和爸爸、妈妈是朋友。(这个理由是一个孩子告诉我的)
五、宣扬正能量
利用班级微信群和QQ群分享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树立我们教师正面、积极的形象。
家长的“分离焦虑”就是舍不得孩子,担心老师对孩子不好。我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对策,家长的疑虑就会“烟消云散”,“分离焦虑”症就这样被“医”好了。
此时我们化身医生,医治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医治家长,毕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完成。
如果您的家长也“病”了,不妨试试我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