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1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
情意目标: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
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
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
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两句问话。指导分层。
(二)学习(2?—6)自然段。
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
◇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
(二)学习(7—10)自然段。
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
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
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
交流:◇说,又说
◇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蜻蜓还给翠贞
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
◇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小心地翻过去
(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
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3、我们已经学习了板报稿的写法,你能结合课文介绍的关于蜻蜓的知识,写一篇板报稿吗?
4、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演示修改。
板书: 放飞蜻蜓
小朋友 陶行知
捉 循循善诱
谈 蜻蜓
放 和蔼可亲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后研究性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