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积和容积单位》这节课,是我在刻意做好准备后才上的。
其实,说起“刻意准备”,也挺惭愧的。有段时间了,我的课堂陷入了一片误区。曾经,教学一年级,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能吊起孩子们的胃口,能让他们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课。而今,不知不觉中,走进教室,我好像很多时间都是拉着一张脸。嗨,还是挺怀念曾经富有童趣的语言,挺怀念曾经比较活跃的课堂的。
进入高年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课堂上,“多余”的话没有了,“多余”的环节没有了,虽然不是“满堂灌”,但一切行动都瞄向我新的目标——课堂容量。生怕在日久天长中,自己的学生会比其他班的孩子知道的要少,学到的要少,所以,便“喋喋不休”、“婆婆妈妈”,以避免孩子们浪费课堂时间。又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时不时会有些恐慌,生怕同学们仅仅只学到了知识,又怕自己课堂上的一些技能丢失。为此,还会在内心时不时抱怨当下的考试制度。
在这样的纠结中,在翻看《容积和容积单位》这节内容后,我决定拿这节课塑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塑造一个让我和孩子们都能放松、舒心,同时又相对高效的课堂。为了安全,我没敢让孩子们准备学习(因为要用上针管)。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自己特意准备了标有刻度的针管(带有1ml)、能揭掉一个面的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体(女儿学具盒里的)、容积为1L的富光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学校仪器室里的)。第二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那天的课堂很顺利,借助课件,孩子们很轻松地知道了什么是容器、什么是容积。面对本节课比较抽象的内容,我搬出了所准备的“道具”,拿起小针管,抽进1 ml的水,走进孩子们中间,让他们仔细观察,然后,让孩子们猜想,如果把水注进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容器,会出现什么情况,接着,我演示注水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听得很专注,看得很认真,轻松地得出了1ml=1cm³。在探究1L=1dm³这一环节,我放手交给一个孩子带大家去演示,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
课后,我想,孩子们在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中,轻松地获得了新知,这远比我直接告知效果要好得多。如果说这节课孩子们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其量也只能算个“半经历”。有些事情,孩子们也许只有亲自去做,印象才会更深刻。我开始质疑之前的课堂,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担心害怕,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很多“多余”的话、“多余”的环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凡事不能走捷径,“经历”很重要。在经历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技能、思想!
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也显得那么重要。突然想起自己、还有孩子,且不可看得太娇贵,这个不想做,那个不愿做。我还年轻,孩子还小,生活的路还有很长,很多事情还没有经历,勇敢地面对挑战,在经历一些事情甚至是困难中,不断地成长、壮大。不仅仅是对自己,更重要的——还有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