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即让学生来做事。
老师:设置任务、选择资源、提供情境、开展活动。
学生:运用智慧,通过实践,完成任务。
结果: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和阅读体验,建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活动探究”课具体怎么上?
重点解决两个问题:教什么?(教学内容的确定)怎么教?(教学设计与方法的运用)
教什么?
第一步:明确学习任务。从学习任务中任选一个任务作为教学内容。
任务一:学习鉴赏。
任务二:诗歌朗诵。
任务三:尝试创作。
不建议一节课完成三个任务,不建议赛课只展示成果不见教师指导的过程。
第二步:明确教学目标:看《教师用书》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
1. 学习鉴赏诗歌作品,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任务一:学习鉴赏。)
2. 把握诗作的感情基调,揣摩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停连、节奏等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任务二:诗歌朗诵。)
3. 学习这几首诗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小诗创作。(任务三:尝试创作。)
教什么?学习任务一:学习鉴赏。教学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作品,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即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第三步:明确诗歌鉴赏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作品,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即先了解诗歌的意象,然后体会诗歌的意境,继而理解诗人的情感。
很多老师教方法中缺少了体会诗歌的意境这一环节。
第四步: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教师研读理解统编教材与《教师用书》中相关语文知识与概念,吃透教材。
意象=具体→多个意象形成画面→意境=抽象概括→抒发情感。
鉴赏方法中不能缺少意境这一环节。
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楚核心知识。只有掌握了核心知识,才能形成关键能力。
小结:教什么——教学内容的确定策略。
1. 选择学习任务。(三选一)
2. 确定教学目标。(单元目标)
3. 明确鉴赏方法。(研读教参目标)
4. 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语文概念知识)
问题二:怎么教?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策略。
第一步:确定教学方式。
单篇阅读→多文本阅读=学习任务群。(以单元多篇课文为例子,教会学生知识、方法,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比较阅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学诗歌鉴赏的方法。
第二步:明确教学环节。研读教材说明和《教师用书》分析。统编教材九上第一单元第二页,对应统编教材九上《教师用书》第二页。即教学环节:1.把握感情基调。2.分析诗歌意象。3.感受诗歌意境。4.理解诗人情感。
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与学习任务。(《我爱这土地》《你是人间四月天》)
教学思路:
学习任务一:比较两首诗情感的同与异。
学习任务二:比较两首诗意象的同与异。
学习任务三:感受诗歌意境,理解情感,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第四步:设计教学步骤与教学问题。
教学设计技巧:问题导向——设计问题,引导思考→问题设计,逐层深入。
备课时,将教学设计单独罗列出来,看问题之间是否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是否有一个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建议用直接呈现的方式将教学问题和盘托给学生。因为没有循循善诱的引导过程,没有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思维发展过程。硬是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与思维发展的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
教学设计技巧:教学设计与内容要有梯度变化,让学生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不能在同一平面滑行。
孙绍振先生说过:“在语文课上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一望而知→一无所知→学而知之。(好课的标准之一)
教学设计技巧:添加教学过渡语,承上启下,不但可以勾连前后教学环节,更点明教学环节与学习任务间的语文逻辑关系。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文脉相通,环环相扣,具有设计与艺术的味道。
教学反思:很多时候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环节、学习任务、问题设计之间缺乏逻辑性的问题,其实就是老师逻辑思维不强的表现啊。如果老师每天上课教的内容逻辑思维混乱,怎么能培养出逻辑思维强大的学生。所以强调语文教学逻辑严密,就是为了培养语文教师的思维品质啊。
小结:统编教材“活动探究”课怎么上?
教什么?单元学习目标。用多文本比较阅读的方式教知识、方法=学科素养。
怎么教?基于情境,问题导向,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