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主 题:加法 课 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尚雨露 【课标要求】 1.本课是学习了5以内数的认识、分与合等知识之后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的。教材通过气球、小松鼠等创设了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还要掌握“+”和“=”的读法和写法。 【学情分析】 加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许已经不是初步认识的内容了,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学前班或幼儿园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教学时,应利用主题图,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图意,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习加法算式的读写;探索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评价任务】 任务1: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任务2:能说出加法的意义。 【资源与建法】 加法这一节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加法,培养加法意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 | | 环节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同学们看,小丑右手拿了几个红球?可用数字几来表示?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3) 生:3 师:同学们看,老师的左手拿了几个黄球,可用数字几来表示?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1) 生:1 | | | 环节二 探究新知 |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手中一共有几个球吗? 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4) 生:4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4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指导学生用手势理解“合并”的含义。师:对了,把3和1合起来,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 3+1=4中“+”叫做“加号”。3+1=4读作:3加1等于4。 小结:我们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气球的个数合起来,就是用加法计算。 |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让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是4。 | 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为加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 环节三 小组合作,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 1、出示第24页的做一做。 2、让同学们会读算式,并能正确说出加法的意义。 | 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 |
所谓“减法”是先要理清课的脉络,抓住课的主干(核心目标)。接下来就需要做“加法”让课有血有肉。 这次讲课主要问题便在于主干问题里的小问题问的不明确,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估”之后出数据环节。 学生在数据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始计算。在此之前缺少让学生思考的环节。不想就让写学生一定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算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计算呢?能算吗? 学生思考后会说:没有办法算,少数据。 这时教师很自然在课件中出另两个数据,再问能算吗?顺利转入计算环节。 2、汇报环节。 (1)一位学生的方法在写题过程中对三部分进行标注,可以清晰说明计算的是哪部分的面积,这种好的做法我当时是希望同学们说出方法好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