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2-5-3 11:42:31
|
只看该作者
6.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语言非常朴素自然,而蕴含了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意蕴。
8.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9.通俗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语言明白而流畅,往往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
10.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11.含蓄委婉。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人要考试了,怕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鉴赏诗歌语言习题演练
图片
【考点练】
01 品味词句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1)“山青花欲燃”中“燃”字妙在何处?
02 赏析风格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下列对诗的语言风格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含蓄隽永 B、平淡质朴
C、粗犷豪放 D、缠绵哀怨
图片
【拓展练】
1.(2020北京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所呈现的画面。
(2) 品析颔联中“钟”字和“割”字的妙处。
2.(2020湖北练考)阅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对该曲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
C.这首小令,格调豪迈高昂,气势雄浑磅礴,语言警策有力,描写生动,议论深刻,使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融为一体。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用得好吗?为什么?
3.(2019德州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这种诗体,要求____联、颈联必须对仗。
(2)简析“遍”字和“稀”字的表达效果。
4.(2020宁夏练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①。
【注】1:①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注】2: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白居易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看见窗外积雪,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1) 下列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已很大。
B.“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C.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D.这首诗朴实自然,诗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图片
【模拟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1)赏析“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一夜”和“尽”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上秋夜
【宋】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①道潜(1043-1102),字参事,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自幼出家。与苏轼。秦观友善。能写文章,尤其喜好作诗,为苏轼所称赏。②井梧:即井边梧桐。③断:停 。
(1)“雨暗苍江晚未晴”中的“暗”字用得十分巧妙,请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剐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被不胜簪。
【乙】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袁,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描绘了春望所见,“破”字使人休目惊心,“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写出了长安城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的景象。
B、乙诗颔联集中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禁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率之声,长江汹涌之状。
C、甲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乙诗通篇对偶。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昂扬振奋。
D、这两首律诗都是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为主,写出了国难家愁使诗人各尝艰难潦倒之苦,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