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00: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问题一: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一个新变化,先识字后学拼音,而传统的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都是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统编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人教社小语室1955年编写的《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到了1959年第五版时,依据新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用“拼音字母”替代了原来的“注音符号”。此后人教社编写的各套小学语文课本,在入学教育后都系统地安排了汉语拼音学习。

  拼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识字的拐棍、帮助学习普通话和帮助阅读。过去小学生识字量少,学会拼音后,可以借助拼音读文章。但这也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学生容易偷懒,很多字即使会认了,也不愿意巩固记忆,而是借助拼音读字音。

  现在的语言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生活中到处都是识字资源,儿童在入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对汉字并不陌生。学生还没有上学前,他已经在学语文和用语文,他的身边就有丰富的识字环境,比如,坐火车看火车票识字,爸爸妈妈带学生在公园里识字,电梯里的广告识字等。一年级上册第一个识字单元安排认识“天、地、人”,我们做过调查,“天”和“人”基本上90%的学生在入学前都认识,“地”字80%的学生都认识。因此,学生对于汉字并不陌生,先安排识字课有助于实现幼小衔接时的平稳过渡,帮助学生适应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具有成就感。

  现在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比拼音的熟悉程度要高,开篇的识字单元,可以让学生在识字中熟悉周围的环境,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很少接触拼音,基本上接触的都是汉字,由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提高心理接受程度,缓解学习语文的压力,降低学习难度,减少畏难情绪。学生们先识字再学拼音,也使他们知道,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语言和汉字,而不是拼音。这样教科书非常清楚的定位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识字是目的,拼音是手段。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强调汉字学习的重要地位,强调拼音作为辅助工具的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读书的兴趣。先会识字后,他们就可以慢慢读一些浅显的儿歌、童谣。

  问题二:学生们入学前可能已经学习了很多汉字,有的甚至会800到1000的汉字,那还要学习拼音的目的在哪里?

  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生字的字音不一定准确。我们前面说到的拼音有三个功能,其中一个就是帮助识字,主要是帮助正音。拼音还可以帮助学习普通话、帮助阅读。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小,他们借助拼音能够阅读较长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方言地区,拼音对于学习普通话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入学教育前虽然认识了一些字,但对字义不一定理解,因此还需要借助拼音,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拼音作用很多,应该要学好,学扎实。

  问题三:先识读一定数量的字,再系统地学习拼音,曾延续多年的教学方式需要作何改进?

  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个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借助拼音的情况下如何教好生字;二是如何借助已学汉字学好拼音。因为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先学拼音再学汉字教学方式,以往刚开始学习语文时,把汉字作为辅助、拼音作为主体。但是,现在我们学习了第一个识字单元,认识了40个生字,或者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那么,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运用已学汉字帮助拼音的学习。比如,过去我们学习ɑn这个韵母的时候,借助天安门的图意帮助学生学习韵母ɑn的发音。现在教科书第一课要求认识生字“天、地、人”,“天”的韵母是ɑn,那么教学韵母ɑn时,学生已经认识了“天”这个字,便可以借助“天”字的韵母来学习和巩固韵母ɑn了。这就是说教师在拼音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问题四:小学古诗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教科书内容是如何安排的,教师、家长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学语文一共编排了129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首,文言文14篇,古典名著3篇。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

  在古诗文方面,增加古诗文的量,一部分是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共75篇,另外很多古诗文都是儿童在阅读白话文的时候已经了解过的。比如,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一篇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精卫填海》,学生们对这些课文的白话文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理解文言文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文言文的篇幅短小、文字简练,有时候一篇课文只有三五句话,学生们学习不会觉得吃力。

  另外,统编教科书与以前人教版教科书相比,在古诗文的安排上,作为课文的内容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增加的量主要在“日积月累”这个栏目上。设置“日积月累”主要是让学生背诵、积累,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对诗人表达的感情不要求统一掌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文必须背诵,等学生们到一定的年龄,他们便会自通其义,在生活、工作中自如运用已学内容。

  教学上,教师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古诗的时候,低、中、高学段的教学要求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其实,低年级安排的古诗只要求巩固识字、写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诵、积累,做到“囫囵吞枣”即可。中年级要求了解古诗句的意思,一般对诗人表达的情感不作要求。到了高年级,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意思的基础上,初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出低、中、高三个不同学段学习古诗文目标和要求。

  问题五:语文教科书首次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如何实现“专治学生少读书、不读书”?

  教师和家长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他们比较苦恼的是,要重视课外阅读,却不知道要让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因此课外阅读常常不容易落到实处。这套教科书把课外阅读纳入到了语文课程体系。教科书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们在不同年级、每个学期可以读什么书。另外,从教科书的目录来看,课文篇数减少了,但是学生的阅读量却大大增加了。阅读能力必须靠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统编教科书重视课外阅读,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语文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本套教科书通过设置“快乐读书吧”栏目,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对如何读课外书给学生以指导,克服课外阅读边缘化的尴尬。

  “快乐读书吧”栏目在第一学段主要推荐童谣、儿歌及情节简单、有趣的儿童故事等,重在培养学生对书的认识,如引导学生关注书名、作者、封面、目录等,同时注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如爱护图书。

  第二、三学段每册推荐不同种类的书籍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推荐时考虑到了作品的难易度,内容较简单的童话、寓言等安排在第二学段,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安排在第三学段。第二、三学段“快乐读书吧”体例结构一致,由“你读过这本书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个栏目组成。在“你读过这本书吗”栏目中,对推荐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节选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小贴士的方式对如何阅读该类作品做出提示,重点推荐的作品每一位都要阅读;在“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中,引导、鼓励学生关注、阅读更多的同类作品。

  一年级上册至五年级上册,主要推荐短篇的文章,或者是短篇文章连缀而成的作品集。从五年级下册安排的《西游记》开始,让学生初步接触长篇小说,学习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与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导航”紧密衔接,分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00:34:25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六:统编新教科书的使用,如果学生想要在语文学习方面脱颖而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从语文学科来说,我想应具备这几方面的特质:第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第二,要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学生通过分析、概括,能够从不同文体材料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巨大,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筛选信息,是必备能力。第三,书面表达有条理,能够做到文从字顺。第四,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有时间应多阅读、多实践,而不是低头玩手机。

  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全面推广使用,一些问题很值得老师们去研究。例如:

  1.统编教科书改编了传统的编排方式,如何开展不借助拼音的识字教学?拼音教学中如何利用已识字学习音节?

  2.学生在没有教学古诗词之前已经会背了,如何发挥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价值?

  3.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内容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在教科书已有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让学生阅读?

  4.在打好低级写话的基础上,怎么引导学生尝试写段,为中年级的习作做好铺垫?

  5.2019年秋季开始,统编中高年级教科书同时推广使用,如何做好不同版本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课文的衔接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00:34:41 | 只看该作者
陈先云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01: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