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观测云和雨 教学目标 1.知道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知道雨的大小根据雨量来判断。 2.初步学会用云量和云状判断天气情况。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筒,并会用它测雨量。 3.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持续观察并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云量、云状判断天气,用雨量描述天气。 难点:云量的判断。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云状图、雨量筒和制作简易雨量筒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个谜面,请同学们猜猜谜底。 谜面:形状象浓烟,变化万万千,雨雪是它造,能挡日和天。(打一自然物)谜底:云 师:我们时常能在高高的天空看到云,它们与天气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观测云) (二)新授 活动1 观测云。 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测云? 师:是的,我们一般从云量和云状来观测。(板书:云量 云状) 师:云量的观察全靠眼睛,因此我们会把天空看作一个大大的圆,再把看到的云放进去看占天空的多少来判断是晴天、少云、多云、阴天。 师:请翻到书20页判断云量多少的示意图,谁来说说图意。 师:原来我们可以用晴天、少云、多云、阴天等词语来描述天气。天空中的云量是会变化的,云的形状也会变化。你们都见过哪些形状的云呢? 生1:成团的白色像棉花糖。 生2:一道道波浪状。 生3:黑压压铺满天…… 师:我们一般把云状分为三类,它们是卷云、积云、层云。(板书:卷云 积云 层云) 师:看看书21页的图,说说三种云的特点? 生1:积云聚成一团多而厚。 生2:卷云像羽毛很轻薄。 生3:层云很多很矮没有固定的形状。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加深了解吧! 师:云状与天气密切相关,卷云预示整天都是晴好天气,积云是雨的逐步形成中,层云出现时有时正下小雨或不久就会下雨。 活动2 测量雨量。 师:下雨这种天气状况,也是我们本课学习的内容。(完整板书课题:和雨)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请自学21页指南车信箱。 生: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天空。这些水最终以雨、雪、雹等形式从空中降落到地面形成雨。 师:我们怎样判断雨的大小呢? 师:要知道雨的大小,我们要测雨量,测量雨量的仪器叫“雨量筒”。(板书:雨量筒 雨量单位:mm) 师:请观察我手中的雨量筒,说说它的特点。 师:我们该怎样用雨量筒测雨量呢?请自学书第22页。 生1:为了防止降落地面的雨水溅进雨量筒影响测量结果,雨量筒要放在离地面约70厘米高的地方。 生2:雨量的单位是mm(毫米),可以用直尺来测,量雨筒内雨的深度,这个读数就是雨量。 师:我们来看看雨量是怎样划分等级的?(课件出示雨量等级表) 师:不同的雨量对应不同的等级,我们可以用它更准确的描述天气。 活动3 自制雨量筒 师: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筒。(学生分组制作) 师:在家同学们可以选用口径20厘米的平底塑料瓶代替,但像可乐瓶底部是半球圆底会影响测量数据怎么办? 生:可以将半球圆底注满水,并在瓶外标注0刻度,再开始收集雨量。 师:书22页最下方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什么是降水量呢? 师:从空中降下来的只有雨吗? 生:天空有时还要下雪,下冰雹等。 师:所以我们把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降在水平面上,假设不渗漏、不流失、不蒸发,积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一天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全部融化成水,叫24小时的降水量;一个月降下来的雨雪全部融化成水,叫月降水量;一年降下来的雨雪全部融化成水,叫做年降水量。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叫做这个地区的平均年降水量。 师:看看指南车信箱里的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生1:内蒙古年均降水量最少155mm,澳门年均降水量最多2200mm。 生2: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的雨水少。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观测云可以从云量和云状两方面来观察。 生2:我学会了如何判断云量,还知道不同云状预示的天气。 生3:我知道雨的大小要根据雨量来判断,测量雨量的仪器叫“雨量筒”。 生4:我知道不同地区雨量不同,我们要持续观测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师: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很多本领,但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使用,为生活服务。让我们持续连续观测一周的云和一段时间的雨,并将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7页上。现在让我们到室外去观测云吧! (四)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