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爱国主题班级主题班会课教案:我爱您 ―― 祖 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3 20:5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国教育:祖国   

我爱您 ―― 祖 国
全体起立 ,奏国歌
我们的国旗
我们的国徽
我们的国歌
国旗的由来
国旗的的组成
国旗的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由曾联松的设计稍加修改而来。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旗上有一大四小共五颗五角星,位于红旗的左上角。大五角星的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那四颗较小的五角星的其中一只角都指向大五角星的中心,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杆套为白色。
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大的那颗五角星象征民主目标(一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只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徽的由来
国徽的组成
国徽的象征意义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于1950年6月18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二次会议上通过,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会议批准采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并送政协大会表决。此后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稻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
  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国歌的诞生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
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14日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时撤销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歌的决定。恢复原歌词具有新的历史意义,它会唤醒人们不要忘记祖国苦难深重的历史,不要忘记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前赴后继的战斗业绩,要居安思危,以激起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