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选题(共50题)
1、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早在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2、动机冲突有多种形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心理状态属于( )
A、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题干正是双趋冲突的典型体现。
3、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 )
A、讲授知识 B、教书育人 C、教学艺术 D、引导启迪
正确答案:D
4、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正确答案:A
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C
6、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方案。
7、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E、激励性原则
正确答案:C
8、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A
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正确答案:D
10、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 D、明了联想提示巩固
正确答案:B
11、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 )
A、葛雷制 B、昆西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正确答案:D
12、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指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就是上位学习。
1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 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 发展性教学模式 D、 最优化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罗杰斯提出了从学生中心出发的非指导性教学原则。
14、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正确答案:C
15、《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
C、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 《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考查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规范。
16、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身份定位是( )
A、自由职业者 B、国家公务员 C、国家雇员 D、专业人员
正确答案:D
17、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正确答案:B
18、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正确答案:B
19、对于先秦儒家概括的人伦关系,董仲舒最强调三种是( )
A、君臣、父子、兄弟 B、君臣、父子、夫妇 C、君臣、父子、朋友 D、父子、兄弟、夫妇
正确答案:B
20、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1、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地发展。
22、教育法规的最主要渊源是( )
A、宪法 B、教育法律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正确答案:B
23、“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他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24、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
25、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正确答案:A
26、对教师来说,直接表现教师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批改 D、课外辅导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7、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D
28、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色彩对比等,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正确答案:B
2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正确答案:A
30、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 人格尊严 B、名誉权 C、人身权 D、受教育权
正确答案:D
31、学生集体是教育的( )
A、主体 B、客体 C、权威 D、主人
正确答案:A
32、反映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纲要》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月光老师QQ250335651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3、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是自然形态的教育。
34、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正确答案:C
35、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是( )
A、探究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体验学习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而进行的学习。它的第一步便是将班级分为小组。
36、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管理的班级管理理论。
37、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正确答案:D
3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正确答案:B
39、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正确答案:A
40、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对学习有影响。下列因素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意志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我们通常说的智力是心理学中的一般能力,即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因此,选项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意志力。
41、在道德教育中,人们常常运用“对偶故事”的方法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那么设计这种“对偶故事”方式所依据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榜样示范模式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对偶故事法主要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促进儿童去分析道德问题,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故而对偶故事法所依据的德育模式是认知模式。
42、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力行而近乎仁”的意思是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它所反映的就是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43、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相对评价是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
44、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正确答案:A
45、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小明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正确答案:A
4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决定论 D、个体本位论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题干是霍尔的名言,强调遗传决定论。
47、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它反映测试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也就是测试的效度。
48、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中,哪一种为教学的辅助方法(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正确答案:C
49、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正确答案:A
50、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直接感知、记录、分析的教学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属的权利有( )
A、社会实践 B、获得证书 C、免试入学 D、就近入学 E、不交学费
正确答案:CDE
2.下列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正确答案:ABC
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 D、教学经验 E、教学评价
正确答案:ABCDE
4.教师礼仪的特点有()
A、率先性 B、示范性 C、系统性 D、整体性 E、影响的深远性
正确答案:ABDE
5、下列选项属于现代教育的特点的是()
A、 终身化 B、多元化 C、全民化 D、世俗化
正确答案:ABC
三、简答题
1.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2.直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案要点】(1)观察前,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观察中,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3)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收起解析
3.德育有哪些途径?
【答案要点】德育有六大途径:(1)教学。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途径,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际锻炼;(3)课外校外活动。这一途径,开拓了学生的活动领域,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6)班主任工作。这是德育的一条特殊途径。
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触摸春天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máng)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chàng),没有一点儿磕磕(kē)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hú)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xiáng)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quán)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bīn)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niǎo)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本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流连于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的一个故事。
本文通过盲童对生命的热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正确读写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的方法理解字词。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学会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感受生命的内涵,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3)教学导入
①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好,听我讲个故事,听后给这个故事加个合适的题目。
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视力正常的人接连摔了几跤,而双目失明的人走起路来四平八稳。
视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问盲人:“为什么你看不见路却能够走得如此稳健,我能看到路却不断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视力正常的人一听更加疑惑不解了。盲人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就是因为你拥有明亮的双眼,能看清楚远方,却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脚下,对于眼前坎坷的道路还没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过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绊倒了。而我与你相反,因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贯注,将脚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稳,不会摔跤。”
视力正常的人听了连连点头。
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讲述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的故事的,题目叫——触摸春天(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③读了课题,你们头脑中也许产生了一些疑问,请说一说你们的疑问。(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的?为什么要触摸春天?春天怎么触摸……)
【设计理由】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