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最近深入一些年轻语文教师的课堂,发现他们课堂上的“水分”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一:课堂导入“华而不实”。
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精心设计了以下的导入环节:首先,让学生猜关于太阳的谜语;接着,听歌曲《种太阳》,听完后让学生说说对太阳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观看课件中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最后才揭示课题。这一系列的 “猜—听—说—看”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可如此一来,就花费了十多分钟,整节课显得前松后紧,在接下来的授课中,由于时间关系,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只能像 “走马观花”一样匆匆过场。
教学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当,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但是,如果在导入环节花费过多的时间 ,就显得华而不实了,会导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渗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所需要的时间无法保证。
表现二:课堂朗读“一枝独秀”。
“以读代讲,多读少讲”一直是新课改倡导下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读,应该是有目的的读,而不是泛泛之读。一位教师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以读贯穿整堂课:开课时的自由读;感知课文时的分段读;深入学习每一段时的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学完课文后的回顾读等等。可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并没有很好地告诉学生读的要求和目的,也没有对学生朗读后的点评和朗读指导。教师的导读语无非就是“想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吗?我们来读一读。”“刚才这个同学读得好不好?我们再来读一读。”“学了这一段,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确实,整节课读的次数非常多,读的形式多样,可这样的读只有量的递增、形的变化,却没有质的提升。如此的泛泛之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表现三:合作探究“形同虚设”。
有位老师在教《西门豹》一课时,在学生连课文还没有读通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合作讨论:“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这是课文的重点,学生来不及静下心来沉思默想,就开始讨论,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其实,这个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获得答案,问题是如何用连贯的句子把自己的答案组织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好了自己轻轻说一说,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答案,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随时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合作教学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合作学习”的理念体现得很充分,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来个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一个简单的问题或不需要讨论的伪问题都要大张旗鼓地进行“研讨”,甚至十分钟内让学生讨论两次。事实上,往往是学生刚转头只谈了几分钟,教师就“啪啪”两声拍手示意学生停下来汇报。这是自主合作探究吗?合作学习的前提是首先在合作前必须给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若学生还来不及对课文作基本的感悟理解,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就会成为单向的信息交流,只是个别领悟和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唱戏”,会导致多数学生思维的泛化和学习心理的浮躁化。
表现四:情景表演“突兀滑稽”。
一位教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指名一个学生上台演一演英子的动作、神态,感受英子开始时的自卑和紧张。很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然而,当被指名的学生很认真地从座位走上讲台时,其他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讨论的重点是学英子走路的姿势学得像不像。教师问一个男生:“你觉得怎样才像?”这个男生便马上像模像样地在教室里走了一圈,引得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这堂课就这样在笑声中结束了。这样的课堂表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教师让学生表演的目的何在?课堂中宝贵的时间在学生毫无意义的表演中流逝,而学生得到的又有什么呢?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但是,一切的情景创造都必须认真思考活动的目的,调控好活动的过程,如果情景创设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到东西,它就是低效的。
表现五:课堂拓展“喧宾夺主”。
一位教师在执教《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进行了三次拓展:泼水节的由来、周恩来总理的介绍、云南各地的少数民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的介绍等。一堂课,本该用来消化、积累语言的时间被挤占了,该学的没学会,拓展的根本没法消化,脱了了学习的主题,看似大容量的学习内容,其实是无效的。
教师要处理好文本学习和拓展的关系,就必须紧扣学习主题,必须以充分利用文本为前提。拓展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过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要选择好拓展的最佳时间。
综合上述,课堂里的‘水分’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挤一挤,总还是有的。什么时候水分挤得差不多了,课堂就精彩了,课堂教学也就真正高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