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学生疑,相机引导 ——再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与我校“自能学案”实践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1: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李庚南总结、提炼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全国初中数学教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读了李庚南老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一书后,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李庚南老师孜孜不倦地投身于行动研究的结晶,基础性、实践性、指导性强,并且穿插了非常多的课堂教学实例和评析,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与学的本质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我校的“自能学案”,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创设情境,自学生疑

“疑”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是思维的方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思维深度与广度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地开展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1.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利用现有环境条件从新的角度巧妙设疑

   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问题的“疑点”要有一定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问题要有启发性,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吸引学生质疑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最多的方法是串讲串问,一节课问题“无数”,总是设法用问题牵着学生走,而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与实践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其次,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引导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而我校的“自能学案”正是认真贯彻了这一点。在“预习导学”部分,设置了“预习提问”环节,就是让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更能提出问题,用于质疑。在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可以有意培养,正确引导,让他们多看看其他同学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启发,拓展思路。而“想一想”环节,也是由教师引导,设置启发式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二、学程是教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论的永恒话题。李老师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探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学程是教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实施教程的真谛,就在于理解并参与学生的学程,使学生将学习资源更好地内化和发展。研究、引导并参与学生的学程,才能使之更好地内化和发展。教与学的研究是教育的本质——发展问题的研究,即老师自身获得发展,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获得全面发展。学生是通过教学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过程获得发展的,因此教的教师要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法与学法应统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互动共进。

    李老师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强调让学生“自学”。“自学”包含了两个基本要义。一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觉自主地学习,乐于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核心是要有好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要义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想懂问题中达到懂想问题,在学会知识中达到会学知识,在自学中达到自主学习。

   针对自学,我校的“自能学案” 最大亮点就是“预习导学”部分,让学生先自学,老师课前进行批改,准确掌握学情,再根据自学部分出现的问题,重新调整本节课的侧重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三、教材是个“引子”,是个“参照材料”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师确定课题学习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学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应该说这是“一条底线”。我们教学时,应该“保底(课程标准)”但不“封顶”,使每个学生获得各自最大的发展。李老师认为:目前,中学教学教材的编写方法下是“演绎式”的,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有自己个性的探究和归纳。因此,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否则,非但教师本人的个性、智慧不能彰显,而且还会湮灭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或课前自学(预习)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研究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引例和例题的作用,书中练习、习题的类型、目的、要求等,对照学生的学习实际(知识与技能基础、思维水平和方法、学习兴趣等)用好教材。

而我们的“自能学案”就相当于教师把教材进行了二次整合,形成了个性化的“教材”,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改”,打造出适合本校学情的学案。

四、如何相机引导

   李庾南老师的引导强调意图隐藏,不显露痕迹,就事论理,启示与启迪。她总结了七种引导的方法:1.示范性引导;2.例证式引导;3.展望式引导;4.逻辑性引导;5.反馈性引导;6.诱误性引导;7.探究性引导。很明显,这些引导都是我们没有思考过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总之,独立自学是基础,相机引导是前提,群体议论是枢纽。三者相辅相成,才能使教学更有程序,不断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1:23:19 | 只看该作者
自学生疑,相机引导

——再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与我校“自能学案”实践有感

张琳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6: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