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22-1-9 17:49:46
|
只看该作者
读《儿童与课程》后感
三棉幼儿园 刘颖洁
杜威何人?“中国国青队队长!”第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写过这么深奥的幼儿教育文章?”第二个疑问蹦了出来,“嗯、另有其人!”第三个答案需要证实。上网、搜索、汗然!这位老者不简单!他的一生可谓真正的奋斗在教育一线上,他的思想、他的理念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们! 初读《儿童与课程》,的确如导师说的感觉生涩,对于读惯充满童趣的教育文章而言,这篇文章真是读起来难以下咽。但当我看到第二页时,一种别样的感觉冲上心头:“精辟!”他对教育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彻底揭露,他对自己想法的表述是那么直接、恰当,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那么尖锐深刻,震撼着我的内心。于是乎我越读越兴奋,真是整篇文章句句名言、处处警句,让人由衷地赞叹,这该是怎样的一位教育者啊!
文章中他从教育过程中的“未成熟的、没有发展出来的人”和“在成人的成熟经验中体现出来的某些社会目的、意义、价值” 两个要素说起。这两个因素一向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着的,因此就派生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派别“儿童中心论”和“经验教材中心论”。杜威先生则很尖锐地分析了这两种教育派别不同之处。他认为“经验教材中心论”者是“把每个论题分为若干科目,再把每个科目分为若干个课时,每个课时再分为若干个特殊的事实和公式,每个课时都有具体的若干个目标和目的”,这种做法和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何等相似!它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兴趣、年龄特点,“儿童一到学校里,多种多样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儿童的小小的记忆力和知识领域被全人类的长期的多少世纪的历史压得窒息了”,这在近一个世纪之前的原话,如今看起来和我们今天实施教育的感觉是何等相似。
在“经验教材中心论”中,教材是提供目的和方法的手段、工具,孩子是未成熟的人,是不了解何谓“知识”的,他们仅有的经验简单有待于发展,他们能做的就是被动的接受,而当他们完全适应时,“学习”的任务就完成了,一种模式造就的人即刻诞生。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乖宝宝”,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达到目的,通过控制指导把孩子放在同一轨道上,就像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一样,敲打着学会什么是数字、什么是公式,被动的学习、机械式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问题将是很多的。杜威先生对“经验教材中心论”产生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很是精彩,因为害怕孩子接受起来困难,所以去掉那些能在实际探索中可以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最后孩子得到的,就只剩下“一些别的人在前人早已经历过的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公式化的变了质的回忆”。我得到的结论是“杜威先生对教材中心论是非常反感的”,其造成的危害对孩子是无法避免的,是会终生受到影响的。这也是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到的“教育浪费的真正含义”。
关于“儿童中心论”杜威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些认为孩子的兴趣就代表了孩子的成就,或者就意味着孩子将来会有某方面的成就,然后继续用以前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这样的认识是不负责任的。杜威先生认为,“兴趣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表现的那种成就”,就像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对某种方面有兴趣的时候,只能表示孩子有这个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是说他肯定会在这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在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不断地提出要求,给予一定的物质刺激,对这种兴趣和爱好的支持与培养,才有可能将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身的经验能力。
除此之外,“做中学”也是杜威先生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他在自己的教育学理论阐述中虽然也使用了“活动”、“实践”等字眼,但在实质上,他所理解的“实践”只是“做”,而他把“做”看成是人的本能活动。他认为人有四种本能:制作、交际、表现和探索,在这四种本能中,制作与探索尤为突出,因此,“做中学”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的。杜威先生尖锐地批判了僵化的形式主义教育,他认为这种教育是“经院”式的,是死知识的灌输,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一知半解和生吞活剥的东西,以至“学习”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同义词,一堂课等于一次生硬的灌输。他批判了传统教育“三个中心”的教学,即仅仅以书本的知识、课堂上的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为教学的中心,而把真正的“中心”——儿童抛在了一边。在活动中儿童应当怎样学习?教学应当怎样实施呢?杜威先生说:“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我们教师就应当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儿童提供一定的环境,使儿童“由做事而学习”。杜威先生把“做中学”的方法又称做“教儿童生活”的方法,他提倡的“做中学”在具体实行中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传统的教学经验统统否定,比如否定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否定学校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和作用等等,这些就导致了学校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
儿童和课程之间这些明显的脱节和差别,也许几乎可以无限地扩大。但是,我们已经有了基本的分歧:第一,儿童的狭小理解是关于个人的世界和非个人世界的理解;第二,儿童生活的统一性和全神贯注的专一性与课程的种种专门化、分门别类相反;第三,逻辑分类和排列的抽象原理与儿童生活的实际和情绪的结合相反。
由于这些冲突的因素,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论派别。个别学派把注意力固定在课程教材方面,认为课程教材比儿童自己的已有经验内容重要得多,好象他们是说,生活是琐碎的、狭隘的和粗糙的,于是各门科目把具有极其完备的和复杂意义的这个宇宙奥秘揭示出来。儿童的生活是利己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和冲动的吗?于是在这些科目里可以找到一种客观宇宙的真理、法则和秩序。儿童的经验是混乱、模糊和不稳定,受当时的幻想和环境所支配的吗?于是各门科目提供了一个在永恒的和一般的真理的基础上安排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经过衡量的和精确的。因而引出的教训是,不顾和忽视儿童个人的特点、狂想和经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摆脱的东西,必须把它们遮盖起来和消除掉,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任务正是以稳定和妥当安排的现实代替这些表面性的和偶然性的事情,而这些在各门科目的课文里是可以找到的。
把每个题目再分为若干课程;把每个课程再分为若干课时,每个课时再分为若干游戏和假集体教学活动,让儿童一步一步地去掌握每一个这些割裂开来的部分,最后他便经历了整个的领域。虽然看起来过程是漫长的,可是作为一系列的个别步骤来看,就容易获得通过。因此,重点就放在教材的逻辑的分段和顺序性上。教学的问题是采用具有逻辑的段落和顺序的教科书的问题,是以类似确切和渐进的方式在课堂上提供各部分教材的问题,教材提供目的,同时也决定方法,儿童只不过是未成熟而有待于成熟的人;是知识浅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他的经验面狭窄而有待于扩大,他是被动的容纳或接受的,当他是开心和乐意时,学习也就成为快乐的事了。
而另一个学派说,不是这样。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是有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课程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以服务于儿童的各种需要来衡量其价值。儿童的个性、性格比教材更为重要,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自我的实现,才是目标。如果具有世界上的一切知识但却迷了路,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且,教材对儿童永远不是从外面灌进去,应该是主动探索的,它包含着心理的积极开展和主动探索。可以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这就说明决定学习质和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对这位老人的观点和见解十分佩服,耐人寻味中又让人颇多感触,教育者即学习者,学习应是伴随教育者终身进行的,我想我会再读杜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