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与课程》学习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7: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威是美国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近日读了约翰.杜威所著的关于《儿童与课程》的文章后,使我对儿童及儿童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理论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 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2、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儿童中心论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教学的计划实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力来说,都是没有关联的。……尽管优秀的教师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以减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以上是关于杜威《儿童与课程》理论的总结。那么结合杜威的思想精髓,如何理解孩子,看待孩子,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对儿童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只有通过与儿童不间断的交往,通过日常教育实践,在儿童教育学领域才能创生卓越的思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我觉得“爱孩子”始终是教育的前提,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我们便会竭尽全力为孩子谋划与工作。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就要走进孩子的心中,尊重、认识、理解、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列·托尔斯泰说的好:“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此,我们应当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 、“年复一年,在我头脑中越发增强了这样一个信念:对孩子的依恋之感——这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没有对孩子的爱甚至依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结合杜威的观点,教师要具备这一素养就必须经常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感受上相互渗透。“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与孩子的交流不能局限于课堂里,还要延伸在课后的生活里,“个别学校师生之间存在着令人不能容忍的不正常关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有时感受不到儿童隐秘的内心活动,不能同孩子们休戚与共,不能在思想上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在低龄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多次深切地认识到低年级老师在孩子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他对孩子来说应当是一个与生母一般亲昵可爱的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

中国有句古话:“亲师信道。”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而其中最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通过学习,我还感受到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美的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一个真正的教师不能把孩子理想化,不能盲加一些美妙特性于他,但不能不考虑到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孩子对周围现实的情绪反应和精神反应有其独特的鲜明性、细微性和天真性。应当理解为对儿童的认识世界——思想上的心灵上的认识——作最细致的理解和体验。”,我们要承认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在有些方面确实超过了成人。他说:“原来小孩子看世界有他自己的眼光,有他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语言,不论你怎样努力,也是无法做到的。”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游戏的世界,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

正如目前许多教师把教育看作尽量多地往孩子头脑里灌输知识,孩子正常的生活就被打乱。孩子在校的时间变成了漫无止境、令人生厌的上课。对儿童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教育。

三、对课程

我们应当认识到,要使儿童将来掌握更多的本领,越要注意年幼时期身心的发育成长,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越大,就越要照顾到人的飞快成长、发育和形成时期,即童年时代人体的本性。应当重视儿童的自然成长,重视儿童的兴趣和天然需要,不能把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技能生硬地灌输给儿童,成人本位的教育,应以儿童本位取而代之。

我们应当更多的将儿童教育内容的重心从书本转移到自然界和社会环境,将教育的环境从教室转移到蓝天下,鼓励儿童探索、发现,在知识、语言、美的活动的源头——大自然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从而将儿童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人曾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因此应当把他同大自然的血肉联系利用来向他介绍精神文化财富。儿童周围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无穷现象和无限美的大自然的世界。这个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远源泉。而与此同时,同人们的社会关系、同劳动相关联的那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在逐年增长。

对儿童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教育。对儿童的认识如果是浅薄的,那么教育便会必然是浅薄的;对儿童的认识如果是深刻的,那么教育便会必然地是成功的。而在以后,我们的课程更是要以儿童为中心的,让儿童根据自己的探索兴趣而确定教育内容,而教师则是一个儿童生活的研究者、引导者、帮助者。我想,儿童教育思想在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依然要依赖于对儿童世界的深入认识上。对儿童的认识程度将决定教育思想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儿童教育工作成功的程度,同时也决定着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多少的欢乐。

我在阅读中收获着,我们应当以杜威的儿童为中心理论为引领,

去引导儿童探索、发现生活和世界的真、善、美,用他的智慧促使我们在儿童的心灵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并使它们成长壮大,做一名真正理解儿童的教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7:49:30 | 只看该作者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暑期,工作室要求每位成员精读杜威的《儿童与课程》一书,对于每一位成员来讲,将是一次专业思想的沐浴。既是沐浴,一定会有污垢的去除和清新香气的散发,以下是大家的感悟,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17:49:46 | 只看该作者
读《儿童与课程》后感                           

三棉幼儿园     刘颖洁     

       杜威何人?“中国国青队队长!”第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写过这么深奥的幼儿教育文章?”第二个疑问蹦了出来,“嗯、另有其人!”第三个答案需要证实。上网、搜索、汗然!这位老者不简单!他的一生可谓真正的奋斗在教育一线上,他的思想、他的理念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们!   初读《儿童与课程》,的确如导师说的感觉生涩,对于读惯充满童趣的教育文章而言,这篇文章真是读起来难以下咽。但当我看到第二页时,一种别样的感觉冲上心头:“精辟!”他对教育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彻底揭露,他对自己想法的表述是那么直接、恰当,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那么尖锐深刻,震撼着我的内心。于是乎我越读越兴奋,真是整篇文章句句名言、处处警句,让人由衷地赞叹,这该是怎样的一位教育者啊!

文章中他从教育过程中的“未成熟的、没有发展出来的人”和“在成人的成熟经验中体现出来的某些社会目的、意义、价值” 两个要素说起。这两个因素一向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着的,因此就派生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派别“儿童中心论”和“经验教材中心论”。杜威先生则很尖锐地分析了这两种教育派别不同之处。他认为“经验教材中心论”者是“把每个论题分为若干科目,再把每个科目分为若干个课时,每个课时再分为若干个特殊的事实和公式,每个课时都有具体的若干个目标和目的”,这种做法和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是何等相似!它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兴趣、年龄特点,“儿童一到学校里,多种多样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儿童的小小的记忆力和知识领域被全人类的长期的多少世纪的历史压得窒息了”,这在近一个世纪之前的原话,如今看起来和我们今天实施教育的感觉是何等相似。

在“经验教材中心论”中,教材是提供目的和方法的手段、工具,孩子是未成熟的人,是不了解何谓“知识”的,他们仅有的经验简单有待于发展,他们能做的就是被动的接受,而当他们完全适应时,“学习”的任务就完成了,一种模式造就的人即刻诞生。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乖宝宝”,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来达到目的,通过控制指导把孩子放在同一轨道上,就像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一样,敲打着学会什么是数字、什么是公式,被动的学习、机械式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问题将是很多的。杜威先生对“经验教材中心论”产生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很是精彩,因为害怕孩子接受起来困难,所以去掉那些能在实际探索中可以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最后孩子得到的,就只剩下“一些别的人在前人早已经历过的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公式化的变了质的回忆”。我得到的结论是“杜威先生对教材中心论是非常反感的”,其造成的危害对孩子是无法避免的,是会终生受到影响的。这也是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到的“教育浪费的真正含义”。

关于“儿童中心论”杜威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些认为孩子的兴趣就代表了孩子的成就,或者就意味着孩子将来会有某方面的成就,然后继续用以前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这样的认识是不负责任的。杜威先生认为,“兴趣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表现的那种成就”,就像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对某种方面有兴趣的时候,只能表示孩子有这个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并不是说他肯定会在这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在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不断地提出要求,给予一定的物质刺激,对这种兴趣和爱好的支持与培养,才有可能将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身的经验能力。

    除此之外,“做中学”也是杜威先生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他在自己的教育学理论阐述中虽然也使用了“活动”、“实践”等字眼,但在实质上,他所理解的“实践”只是“做”,而他把“做”看成是人的本能活动。他认为人有四种本能:制作、交际、表现和探索,在这四种本能中,制作与探索尤为突出,因此,“做中学”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的。杜威先生尖锐地批判了僵化的形式主义教育,他认为这种教育是“经院”式的,是死知识的灌输,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一知半解和生吞活剥的东西,以至“学习”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同义词,一堂课等于一次生硬的灌输。他批判了传统教育“三个中心”的教学,即仅仅以书本的知识、课堂上的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为教学的中心,而把真正的“中心”——儿童抛在了一边。在活动中儿童应当怎样学习?教学应当怎样实施呢?杜威先生说:“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我们教师就应当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儿童提供一定的环境,使儿童“由做事而学习”。杜威先生把“做中学”的方法又称做“教儿童生活”的方法,他提倡的“做中学”在具体实行中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传统的教学经验统统否定,比如否定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否定学校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和作用等等,这些就导致了学校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

    儿童和课程之间这些明显的脱节和差别,也许几乎可以无限地扩大。但是,我们已经有了基本的分歧:第一,儿童的狭小理解是关于个人的世界和非个人世界的理解;第二,儿童生活的统一性和全神贯注的专一性与课程的种种专门化、分门别类相反;第三,逻辑分类和排列的抽象原理与儿童生活的实际和情绪的结合相反。

    由于这些冲突的因素,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论派别。个别学派把注意力固定在课程教材方面,认为课程教材比儿童自己的已有经验内容重要得多,好象他们是说,生活是琐碎的、狭隘的和粗糙的,于是各门科目把具有极其完备的和复杂意义的这个宇宙奥秘揭示出来。儿童的生活是利己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和冲动的吗?于是在这些科目里可以找到一种客观宇宙的真理、法则和秩序。儿童的经验是混乱、模糊和不稳定,受当时的幻想和环境所支配的吗?于是各门科目提供了一个在永恒的和一般的真理的基础上安排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经过衡量的和精确的。因而引出的教训是,不顾和忽视儿童个人的特点、狂想和经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摆脱的东西,必须把它们遮盖起来和消除掉,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任务正是以稳定和妥当安排的现实代替这些表面性的和偶然性的事情,而这些在各门科目的课文里是可以找到的。

    把每个题目再分为若干课程;把每个课程再分为若干课时,每个课时再分为若干游戏和假集体教学活动,让儿童一步一步地去掌握每一个这些割裂开来的部分,最后他便经历了整个的领域。虽然看起来过程是漫长的,可是作为一系列的个别步骤来看,就容易获得通过。因此,重点就放在教材的逻辑的分段和顺序性上。教学的问题是采用具有逻辑的段落和顺序的教科书的问题,是以类似确切和渐进的方式在课堂上提供各部分教材的问题,教材提供目的,同时也决定方法,儿童只不过是未成熟而有待于成熟的人;是知识浅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他的经验面狭窄而有待于扩大,他是被动的容纳或接受的,当他是开心和乐意时,学习也就成为快乐的事了。

    而另一个学派说,不是这样。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是有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课程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们是工具,它们以服务于儿童的各种需要来衡量其价值。儿童的个性、性格比教材更为重要,不是知识和传闻的知识,而是自我的实现,才是目标。如果具有世界上的一切知识但却迷了路,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且,教材对儿童永远不是从外面灌进去,应该是主动探索的,它包含着心理的积极开展和主动探索。可以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这就说明决定学习质和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对这位老人的观点和见解十分佩服,耐人寻味中又让人颇多感触,教育者即学习者,学习应是伴随教育者终身进行的,我想我会再读杜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2: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