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之后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我再次读文,自我想,自我填;最终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但是作为新教师,我还有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1.对于教案教法借鉴他人可以,但是要适合自己;
2.整体设计前面部分练好,后面结束部分略显仓促,尾大不掉;
3.导入时应该鼓励学生多去说说寓言故事的内容,而不应该蜻蜓点水,尤其是本课,学生之前肯定读过,一个说不完整,可以多找几个补充;
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落去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之中,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5.翻译文章时,本末倒置,应该先从字词入手,再让学生连词成句。
6.翻译时方法的介绍应该突出一个在教学中体现;
7.领会寓言道理时。应当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方可提现卷首语部分“寓言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
8.还课堂于学生,教师仅做指导点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相信这一点一滴的总结与反思会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蜕变与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