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研读了陈静静博士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一书的第4辑和第5辑,在书中提到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观察,观察者要从对他人的评价取向转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回溯和反观。我们的观课从之前的“观教师”,转变为“观学生”,从其他教师课堂中学生的听讲状态来联系自身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学习历程进行剖析和反思,这是促进我们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改进的重要机制。
但是我真的会“观学生”吗?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对自己以往“观学生”的方法提出了质疑。在书中,陈静静博士提到要重新思考课堂上每一件微小的事,从而反观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因为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安全。例如:文中提到一名女生在被老师提问,回答问题后,很多同学都笑了,或许这些笑并不是单单的嘲笑,但是这个女孩的表情变得很尴尬,内心很受打击的样子,并且她一节课都很难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以至于她的情绪影响了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有时候或许我们只是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者一个动作,完全是无心的,但是学生却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多思多虑。看到这段描述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课堂,无论是在我观课的过程中,还是在我讲课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只从浅表来观察孩子们的听课状态,却极少从孩子们的细微表情去分析他们在课堂中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一个无心的笑就让课堂上的这名女生陷入了心理困境,并且一直走不出来,可见心理安全尤为重要,它会一直影响着学生整节课甚至一天的听课状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更加关注。
我们的课堂是由平等的人格、尊严和相同的心理需求所构成的一个无形的场,这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就是“尊重”。老师的课堂就是在这种背景和需求下进行的,满足这种需求是老师组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老师在这种场景下“不经意”批评了这个学生,使他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如责备了他,辱骂了他,这都会伤害他的人格和自尊心。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没有顾及到他的脸面,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丢了人,严重的可能使他颜面扫地。这就给他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使他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也给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留下了隐患。
那怎样才能确保学生处于一种安全的心理状态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单只关注课堂的表面,还要特别关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因为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安全,我们要对可能使学生产生心理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充分的预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放松身心,真正投入学习。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给予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若出现其他同学发笑的情况,可以及时去调整,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也不应该立刻批评指责,而要慢慢引导,重申回答问题学生答案的合理性,这样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和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