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自我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能让教师自己主动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
在诸多教学反思中,我们见的比较多的是教学后的反思: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思考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我认为备课过程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备课过程中的反思的作用不容忽视。课前反思就是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和已有知识,同时考虑学生现状,对教材精心设计,反思自己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那么就课前反思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课前反思要反思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反思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实效:目标要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内容要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高效:教法要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虽然,进行课前反思并修改教学设计是非常劳累和耗时的,但是在课前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也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更是教师突破自身封闭,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
|